正在閱讀
珠三角藝術新平台 四條友的「廣州畫廊」

珠三角藝術新平台 四條友的「廣州畫廊」

2015年底,在全國經濟一片低潮的情況下,由於資金鏈斷裂,一些經營多年的畫廊隨之倒下。由於投資者信心大跌、藏家…
2015年底,在全國經濟一片低潮的情況下,由於資金鏈斷裂,一些經營多年的畫廊隨之倒下。由於投資者信心大跌、藏家拋售,市場存量作品太大,部分藝術家作品價格被腰斬或者全面滯銷。而在廣州有一群年輕人滿懷理想開啟了一新空間「廣州畫廊」。畫廊,對於藝術家再熟悉不過,而藝術家開畫廊,在中國的案例也比比皆是。那麼這次,在廣州這4位80後究竟想開一家怎樣的畫廊?
最先知道「廣州畫廊」是從友圈裡得知,當時還納悶誰那麼大膽在這個時期開畫廊,並且名字看起非常之高大上:廣州畫廊,英文Canton Gallery。從畫廊的微信公眾號的兩篇延伸閱讀〈永泰興通畫點〉、〈清朝年間外銷畫成為世界觀看中國的一個方式〉,這正好解釋了畫廊的名字由來,而「廣州畫廊」就是廣州的畫廊。「在地」可能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以扶植與培養這個地區的年輕藝術家為方向,另外就是面向「當代藝術」,在語境與時空上都是在場的創作實踐形態。
廣州畫廊的四條友,左起:容穎儀、胡向前、林奧劼、林敬新。
四位年輕合夥人的畫廊
從廣州美術學院至怡樂路10分鐘的車程便抵達「廣州畫廊」所處的商務大廈,樓下門庭是一家汽車修理廠,這不禁讓人想起去維他命藝術空間必經過一個菜市場的情景。廣州畫廊由胡向前、林奧劼、林敬新共同出資經營,目前三人平均分攤所有費用,他們均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胡向前和林敬新在若干年前也參與了觀察社的創辦。這個計畫源於胡向前從北京回廣州時,大家在小洲村聊天,談到這邊的發展情況,於是想要辦畫廊。
他們還邀約了第四位合夥人:曾留學英國、居住在香港的容穎儀,因為她曾經任職於維他命藝術空間有相關工作經驗,被邀請出任畫廊經理。她把第一個展覽命名為「低緯度的不透明」,而第二個展覽也正規畫中,兩個展覽的意念似乎都傳達了對南方港口城市的近代歷史的興趣。整個團隊除了也是藝術家的「畫廊助理」賴志傑,其他幾位都是「80後」。
廣州畫廊設在怡樂路一商務樓三層其中的一間,近100平方米的空間,對於一家新建的畫廊來說,相較於一些資金充裕的空間,他們算是勉強把店面撐起,畫廊門口掛著常規的不鏽鋼銅板招牌,赫然呈現中國書法「廣州畫廊」的字樣,由香港書法家葉浩麟題字。
「低緯度的不透明」的展覽一共展出五位藝術家作品,展覽雖然小,但卻非常完整。從架上繪畫到影像、裝置、現場行為表演,應有盡有。其實原來應該是六位藝術家,最後一位未能參展的藝術家是一件木質裝置作品,由於從香港進中國內地需要報關審批,木質作品沒通過,因此未能如期而至。
劉茵近似日式少女漫畫般的作品。
畫廊進門,便在玻璃門上看到劉茵近似日式少女漫畫般的夢幻畫面作品。與「超平面」一脈相承是泡泡外在隱含對現實的諷刺;取材自新聞和大眾媒體作品,在劉茵筆下總是過份潤飾—然而想像中客觀持平的媒體,也不是絕對的忠於真實。如今新聞策展盛行的年代,明示暗示,沒有誰比較真實。這次展覽展出的《天空下》,六塊少女面孔般的小圓盤攤開,沒有任何可以追溯進入的點,畫面留待觀賞者發掘。
WT IP《Jin2》、《Din6》。
WT IP作品《Jin2》和《Din6》均以粵語拼音命名,語帶相關,分別形容夢魘及縈繞腦海不去的顏色。作為畫家的她曾經為當代一線藝術家代筆,工作室製作團隊生涯要求準確配色,以及和他人契合一致的筆觸,以潤飾掩蓋多人作業的事實。這次展覽WT IP以藝術家身分回歸自己一直關注的繪畫語言,同時理性審視過往所學對自己創作的影響,作品凝住自由表達與技術考量的角力。
展廳裡放置八台老式電視機,播放著黃永生的作品《阿爾的太陽》。由於他長期以日夜顛倒的工作模式生活,獨自夜深工作至早上的日子,只有日出的陽光才可以提示自己尚在日間。《阿爾的太陽》是藝術家的約日節律,畫面群播放的日出日落是截取來自世界各地監視攝像頭的即時串流,好讓自己在有需要時隨意調節因著日夜顛倒而出現的時差。
MMI影像團隊《西遊記》。
MMI影像團隊從不同版本的《西遊記》電影剪輯出師徒四人與駿馬五人獨腳戲的片段,分別製成五個獨立視頻。取經五人組在團隊的編舞下,影像語言在真實世界中互動。《西遊記》中唐僧最大的成就不止於取西經,而是在取回異域經書後將之翻譯成中土語言,佛教智慧才得以在中土流傳。開幕當日,藝術家們都來到現場,將這一互動影像進行現場表演。
展廳緊挨著窗台前,放置的是方琛宇的《午後》,這是一系列二十本記錄藝術家在德國留學時,二十個午後的A5小書。帶有膠質的小書經過陽光照射後存儲了廣州的午後溫度,重新翻熱小書裡面陰晴交集的下午窗前倒影映照。
對於建立畫廊的初衷,胡向前坦然談到,「因為廣東沒有年輕的畫廊。或者說是我們在做第二代畫廊,第一代是維他命藝術空間,每一代都應該有自己對應的畫廊。」就藝術家身分轉變問題,在胡向前看來非常正常:「在很多人看來會有歧異,對我來講沒有什麼問題。我覺得藝術需要一個空間,這對藝術家來說很重要,他們在這裡可以受到別人關注、與別人溝通。我們不會刻意去找珠三角以外的藝術家。我自己因為有畫廊代理,作品就不會在這裡做展覽並進行銷售。經營畫廊會焦慮,會像做藝術一樣,做藝術也不一定能賺到錢。我們真的是要做一個畫廊,努力找藏家收藏作品,把畫廊維持下去。」
作為畫廊經理的容穎儀平常生活在香港,卻很從容的對待自己在廣州的新工作挑戰,她談道:「大家想要一個地方,可以去關注、推介珠三角的藝術家,這個滿重要。因為中國藝術發展中的粵語地區也是很有活力的。如果藝術家要成功只能去北京、上海的時候,假設你是一位藝術從業者,可能沒問題。但是對藝術家來說,可能在自己最熟悉的環境裡進行創作是很重要的。所以希望可以有一個在地的平台關注珠三角的藝術家。所以,我們適逢其會做了『廣州畫廊』。」廣州畫廊,這家僅有百平米的空間,承載著廣州在地藝術家的展演欲望,空間雖小,夢想無限。
潘慧敏( 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