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沈周、張大千雄霸古今:佳士得香港2018中國書畫春拍現場直擊

沈周、張大千雄霸古今:佳士得香港2018中國書畫春拍現場直擊

編號942明代沈周《移竹圖》卷,水墨紙本,24.5×98公分,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成交價1,690萬港…
編號942明代沈周《移竹圖》卷,水墨紙本,24.5×98公分,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成交價1,690萬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封面拍品明代文徵明1512年作《草書》卷則居第二高價。為文徵明少見的大字草書風格,書自作詩五首,卷末具王穉登題跋,後有近代于右任、吳寶瑜、許世英題跋,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惜拍賣官郭心怡中途嗆到,喝了幾口水,打亂氣氛節奏,最終經十餘口、三分鐘競價,由座席第一排女士奪得,成交價790萬港元。第三高價,則落在開場之台灣「清翫雅集」資深藏家葉啟忠珍藏系列。葉啟忠收藏經歷由1970年代開始,累積30多年的豐富收藏經驗,所呈現的25件古代書畫雖流拍四件,但成交作品多高出估價數倍,其中以明代藍瑛1658年作《法李咸熙山水》,以逾估價二倍多之225萬港元成交,乃其舊藏最高價,成為本場第三高價。另,其珍藏之明代陸復1522年作《雙清競秀》則以逾低估價十倍的200萬港元成交,成績喜人,為本場第五高價。清代高鳳翰1743年作《紀夢詩》,大尺幅左手書,記夢過往好友張在辛之事,書贈景巒,成交價81萬2,500港元,創高鳳翰個人單幅書法最高價。日本資深藏家之唐代無款《書法心經》卷,成交價212萬5,000港元則為第四高價。本場百萬價位之上拍品共13件,其中又以明代趙孟頫(款)《書劄》表現令人驚豔,較低估價8萬港元超出23倍多,成交價187萬5,000港元,成為古書畫溢價之最大黑馬。日本資深藏家珍藏之明代浙派後期名家鄭文林《群仙圖》,品相好,尺幅大,以焦墨枯筆,點染粗豪,吸取牧谿、梁楷的天然之趣,捨浙派生硬之弊,反映了世俗社會的民間性格,成交價175萬港元,略顯遺憾。然而,最大的遺珠,或可說是王鐸1640年作《草書》,乃抄書王羲之《想小大皆佳帖》句,筆力雄健,跌宕生姿,雖入百萬港元價位,但或許因品相略差,僅以平估價之112萬5,000港元成交。
近現代書畫,4.23億港元再創佳績!
5月29日「中國近現代畫」共推355件(編號1382張大千《白荷》撤拍不列入),成交總金額4億2,347萬8,750港元,成交率約74.37%,較上一季2017年秋拍成交總額3億7,749萬6,300港元,成交率77.99%;及2016年春拍成交總金額2億9,526萬6,300港元,成交率74.33%,於金額上增長,成交率則表現持平。千萬港元價位作品有六件,張大千、傅抱石各占二席,吳冠中與齊白石各一件,然而皆為不消幾口競價即落槌,全於估價內成交且未及高估價,可見高價品略顯疲軟之姿與買家的理性。拍品價位M型化趨向明顯,高低檔價位再次拉開距離,整體氣氛謹慎,每一口間依競價階梯平穩進行,未有跳升及激情,節奏顯慢。來源清晰、流傳有緒的名家作品成為硬道理,獲得青睞。
本季佳士得香港近現代書畫,以張大千數量最多,共有48件(編號1382張大千《白荷》撤拍不列入),然成交景況,正如冰火兩極。或因品質疑慮、估價太高等市場不認可之故,共有20件流拍,卻也不負眾望,本次估價最高拍品張大千《觀泉圖》,估價6,000萬至8,000萬港元,以6,422萬5,000港元成交領軍全場,成為第一高價。此幅創作於1963年,正是張大千旅居巴西聖保羅之階段,可謂是張大千南美時期的代表作之一,見證了畫家由傳統具象走向充滿衝擊力的先鋒抽象之轉向過程,標誌著畫家新時代的開啟。大千對此作青睞有加,即使多年之後由巴西遷居加州,仍隨身攜帶,懸掛於環蓽盦會客室中,可見於畫家的心中之分量,此作曾於2004年佳士得春拍以364萬7,800港元成交。融合人物的潑墨潑彩巨構《喬木芳暉》則以成交價2,170萬港元,居本場第四高價,該作曾於2008年中國嘉德秋拍登場,時估價人民幣880萬至980萬元,以未成交作收。「喬木芳暉」或「喬木高士」是大千先生常畫的題材,中年時偶一為之,至老年漸漸多畫,在台灣時期更是所作不少。此畫繪於1982年,矗立參天的喬木下,一高士獨立於前,在創作時間稍早的庚申(1980)嘉平月,當大千以潑彩法畫喬木及渲染滿幅畫面時曾表示:「此幀與往日別出手眼也」,細觀本幅老樹蒼鬱,青綠蓊翠,不愧為「別出手眼」之類。此次推出的一系列張大千潑墨潑彩作品,均獲成交。
編號1379張大千1963年作《觀泉圖》,設色紙本,木板鏡框,134×68cm ,估價6,000萬至8,000萬港元,成交價6,422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佳士得香港拍賣預展現場,圖為張大千《喬木芳暉》。該畫以2,170萬港元成交。(攝影/藍玉琦)
傅抱石向來數量較少,但凡有大作登場,必然引起關注。傅抱石1943年作《松下問童子》,畫作靈感源自唐代詩人賈島《尋隱者不遇》詩句,以其一貫的細緻散鋒筆法描繪,兒童轉身的姿態及高士神情的瀟灑淡然,富戲劇感與詩意情境,由尋隱者不遇的委婉表現出訪客對隱者的仰慕之情。此作由傅抱石寫贈同道黃君璧,其欽慕之情應可言喻,深具意義,成交價4,172萬5,000港元,為本場第二高價。除詩意人物,傅抱石筆下的歷史故實人物畫,不少取材自晉人逸致,傅抱石《東山絲竹》即以東晉謝安事蹟為題。謝安早年無意宦游,曾隱居於會稽之東山,縱情聲色;後國家有難時,挺身而出,以指揮「淝水之戰」,以少勝多而名垂青史。傅抱石於抗戰期間寓居重慶金剛坡時,屢採此題材作畫,或藉由謝安攜伎宴遊、鳴琴撥阮表述心志。此作曾經蔡辰男、張宗憲舊藏,於2010年香港蘇富比春拍現身,時成交價1,466萬港元;本季於佳士得香港以成交價3,130萬港元,居本場第三高價。
編號1431傅抱石1943年作《松下問童子》,設色紙本(未裱),鏡框,108.5×31cm,估價3,500萬至4,500萬港元,成交價4,172萬5,000港元。(佳士得香港提供)
本季「最可愛的」近現代畫、封面拍品謝稚柳《八犬圖》,估價800萬至1,200萬港元,在理性謹慎的市場景況下,惜因估價太高,使買家卻步,終以流拍作結。在理性競價中,逾估價最高者為吳昌碩《有憙》,取漢鏡銘「樂無事,日有喜」語,喜字古作「憙」,篆書「有憙」,以縱取勢,真力飽滿,並以行書款識,富金石氣,超過低估價14多倍之218萬7,500港元成交。在專場特輯中,以胡士方直接得自周作人,並由家族傳承至第二代之藏品最受追捧。周作人《致胡士方信劄》共86通,記錄了胡士方自1950年代初直至文化大革命前不斷從香港寄送藥品、生活物資、海外書籍、文房材料,周作人亦寄送書法小品答謝之內容。周作人詩文舒雅,其所用信封信箋亦多精緻,足見文人雅致,此批通信是瞭解周作人晚年生活與思想的真實史料,成交價598萬港元,創周作人拍品高價紀錄。(此前紀錄為周作人1964-1966年致鮑耀明信件103通,中國嘉德2012秋拍人民幣442萬7,500元,折合港元545萬9,309。)
編號1291傅抱石《東山絲竹》,設色紙本,鏡框,103.3×29cm,估價2,600萬至3,500萬港元,成交價3,130萬港元。(攝影/藍玉琦)
沈周、張大千雄霸古今:佳士得香港2018中國書畫春拍現場直擊
古代書畫,沈周獨佔千萬
5月28日「中國古代書畫」專場於香港佳士得登場,集台灣、香港、日本、義大利、美國等地重要私人收藏,共185件作品(編號998王翬《秋山幽居》撤拍不列入),成交總額6,981萬1,250港元,成交率約68%;較2017年秋季總成交金額2億588萬8,750港元大幅下修,成交率則較先前65%略有成長;較2016年春拍總成交額7,650萬7,500港元、成交率64.47%,則略為向下調整。千萬級拍品以沈周《移竹圖》1,690萬港元一支獨秀,緊接在後者為文徵明《草書》的790萬港元,而後價位大幅向下至200萬港元品級。本季古書畫重量級拍品和以往相較顯得偏少,據佳士得中國書畫部專家游世勳說明,因近日受中美貿易戰爭影響,在美元的連動下港元幣值下滑,不少藏家將拍品移至秋拍,秋拍勢必精彩可期。
整場氣氛冷靜,平穩中偶見亮點。拍前備受注目的「金匱室」陳仁濤珍藏三件明代「沈氏」長卷,由明代沈周《移竹圖》拔得頭籌,成為古書畫第一高價,估價300萬至500萬港元,以180萬港元起拍,不消二三口競價,價位由220萬港元直接跳到600萬港元,經現場買家和電話買家輪番競價,價格快速攀升,最終由現場買家競得以1,400萬港元落槌,以逾低估價五倍之成交價1690萬港元成交,僅此一件,即占總成交額24%,亦為本場唯一千萬港元之作。沈周《移竹圖》繪二僮僕擔脩竹至屋舍,主人於屋前迎接,畫法以董巨、黃公望為本,筆法穩健,蒼中帶秀,具朗潤之韻,引首為翁方綱「移竹墨緣」,卷後為沈周題詩《和陳玉汝大理乞竹韻》、李東陽行書自作詩,及王穉登、翁方綱、法式善、吳榮光、湯金釗、胡璧城題跋,經裴景福、翁方綱、譚敬、王南屏、何冠五、葉夢龍、吳榮光遞藏。明代沈灝《幽栖圖》,筆墨秀潤雅逸,畫風近沈周,成交價40萬港元,為該畫家個人作品最高紀錄。另一件陳仁濤珍藏之明代沈士充《山水清音》,以平低估價60萬港元落槌,成交價75萬港元,由台灣藏家石允文納入囊中。
ARTouch編輯部( 163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