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打一場世界游擊戰

打一場世界游擊戰

位於台北新生南路老樹咖啡巷弄間的恆畫廊,最早坐落於大直地區,去年進駐新生南路與忠孝東路附近,畫廊負責人傅運衡表…
位於台北新生南路老樹咖啡巷弄間的恆畫廊,最早坐落於大直地區,去年進駐新生南路與忠孝東路附近,畫廊負責人傅運衡表示,這裡的氛圍最吸引他的是與在地的連結,就像他幾乎每天都會跑到老樹咖啡和朋友們暢談;那種深耕在地的感覺,對他而言很重要。就像新生南路口的招牌地標老樹咖啡,是歷經台灣風華時代的代表。
恆畫廊負責人傅運衡,表演藝術出身,從台大戲劇系畢業不久,隨即前往法國就讀社會學與藝術相關科系,待了一年後放棄學位返台工作,因緣際會下進入畫廊產業,從時薪一百多元的工讀生做起,他在資深畫廊中鴨子划水深耕。2011年,在募集了百萬資金到位後,離開待了7年的畫廊,創業展開人生的新篇章,成為當時最年輕的畫廊負責人。
台灣藝術家彭譯毅的裝置作品。(攝影/陳意華)
以拓展海外市場為策略
以致力參展海外藝博為使命的恆畫廊,從創辦至今幾乎年年都會參加至少一場的海外博覽會。傅運衡表示:我們計畫利用五年時間做海外游擊戰,記得有某家台灣資深畫廊曾說過,一年只要去一趟香港巴塞爾,讓藏家走一趟香港就夠了。但對恆畫廊而言,必須把藝術家作品帶到國外藝博會介紹給新藏家,這是他們不同之處。「我希望藝術家能走出去,所以利用四、五年的時間打這場游擊戰,理解每個市場的特性,從中找到一個最適合的平台。」
2012年10月,恆畫廊參加首場海外藝博Art Toronto的「Focus Asia」項目,一年後轉往歐洲,在瑞士巴塞爾期間參加Art Basel周邊的衛星博覽會「The Solo Project Basel」。2013年起,恆畫廊開始鎖定歐洲藝博會作為開發新藏家的目標,去年首度參展倫敦Art 14 深獲好評,而經過這一兩年的試水溫,傅運衡發現倫敦是一個可以發揮的平台。
他分析:倫敦的藝博不像Art Basel是豪門的場合,即便是帶去的好project也只能曝光,但卻不會被關注到,因為那裡的亮點太多了;但在Art 14,恆畫廊帶去的作品容易被看到,這點是首要條件。其次是,從「市場面向」來看,不少畫廊在藝博會只是做「交易」的行為,把作品賣掉而已,但對他而言,透過陌生介紹後,把作品銷售出去,成功機率很高,而且更重要的是,能與當地的中產階級買家或收藏者進行深度的互動與收藏。
2014年10月參展科隆藝博會(Cologne Art Fair)。圖|恆畫廊
東西方藏家的品味差異
由於近幾年在海外藝博的「跑攤」行程,傅運衡不僅打開眼界,也累積了不少豐富的經驗,對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與收藏者的藝術品味,他有獨到的觀察。「歐洲藏家整體而言比亞洲保守,或許這種說法很多人不能接受。」
傅運衡指出:在亞洲即便是西化最早的日本,也沒有那麼深厚的西方傳統,在西方從巴洛克、新古典、浪漫主義等藝術史脈絡一路走下來,對西方人而言,這些西方的藝術史與美學觀點都是根深柢固的,但對亞洲而言,這些西方概念卻是新的,即便是我們充斥在西方文化中也是如此。所以,我們整天都在嘗鮮,接受新的東西對我們來說並不成問題。因此不可諱言,台灣很多新藏家口味很廣泛,或許也可說是亞洲新藏家的接受度都很高;相較之下雖然歐美也喜歡嘗鮮,但就得看地區,如加拿大較保守,即便是英國、科隆、巴塞爾等地亦是。整體來看,他們會讚揚、欣賞新東西,但卻不會收藏。所以說,西方人在收藏的品味上並不會比亞洲人來得多元化。
但,為何西方市場還是如此吸引他前進?「雖然新的東西在亞洲比較容易得到共鳴,但選擇放在歐美的平台,還是因為西方人重視『價值』,常會看到那些永遠在做幾何、抽象、色塊的作品,那種前仆後繼的熱情投入,或許你會覺得怎麼到現在還在畫這些老東西?那是因為他們看到價值,為了重塑那個價值,透過不斷創作藉以審視。」他強調:「因為我們缺少那個內容,不了解背後的脈絡,所以我們永遠只看到色塊等形式的東西,卻看不到背後的內涵。」目前恆畫廊的客群仍以台灣收藏家為主,其他則來歐洲等地。
恆畫廊2013年6月前進瑞士巴塞爾參與周邊的衛星展覽The Solo Project Basel,現場展出宋曉明個展。圖|恆畫廊
為台灣藝術家製造機會
從2011年成立畫廊至今,恆畫廊一年規畫的展覽至多四檔,主要集中在下半年展出,而上半年以參展海外藝術博覽會為主,並且舉辦一到兩檔的展覽,恆畫廊也會協助藝術家找尋合適的駐村地點或有趣的藝術交換計畫。目前合作的藝術家以新興藝術家為主,包括台灣藝術家宋曉明、姚仲涵、彭譯毅、劉致宏以及法國藝術家普哈特(C. Prat)等。而其藝術家的創作特點,必須著重於創作脈絡(context)與其根源,目前是恆畫廊主力藝術家的宋曉明,居住在西班牙的法國藝術家普哈特,裝置藝術家姚仲涵等皆是。明年上半年恆畫廊將力推台灣藝術家劉致宏,值得拭目以待。今年首度入選2015台北藝博會的恆畫廊將推出5位藝術家,其中一位為英籍巴基斯坦藝術家Saad Qureshi,是與國外畫廊合作的計畫之一。
「我們沒有宏大的目標,像是要推廣台灣藝術這樣的野心,但很多時候是過程中達到目的。」傅運衡認為,能到國外參展並不代表你站在國際舞台上,那只是一個效應和機會。「我不會設定這麼大的目標,很多時候只是希望增加曝光,創造機會,我只想踏實地把藝術家的想法傳達出來。」原本可能站在舞台的傅運衡,卻選擇隱身於藝術家的背後,他說:「我覺得劇場訓練在這個行業,似乎沒有什麼直接的關係,但可以確定的是,追求完美表現的精神,是一致的。」為藝術家做好代言的角色,在收藏家或客戶面前呈現最好的知識與能力,對傅運衡而言或許才是屬於他的最佳人生舞台。
恆畫廊於2014月2月參加的ART 14 London。 圖|恆畫廊
恆畫廊負責人傅運衡認為,經紀人最重要的角色是扮演好藝術家和收藏家的橋樑,為藏家把關,推薦好作品。(攝影/陳意華)
陳意華( 1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