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rm_form default_tab=”login” logged_in_message=””]
初級玩家

落實共創未來的價值:藝術圈跟NFT之間最基礎的互動文|謝鎮逸

從過街老鼠到分一杯羹:藝術圈對NFT的觀望態度轉變

元宇宙、區塊鏈、加密貨幣、智慧合約、NFT、Web 3.0、熊市、牛市……這些近年來最夯的字眼,就算沒興趣了解,也會每天被各種不確定是正面還是負面的媒體新聞洗版,彷彿不了解一下是什麼都不行。大眾普遍對上述字眼存有戒心,大致上不離三種態度:首先,覺得在當今已然是網路時代,這些字眼不過是誇大其詞的噱頭,或是不切實際的趕時髦、進步論。再來,就是認為所謂元宇宙是對現實世界的全面拒斥與反叛;深怕一旦元宇宙時代來臨,現實世界的物理性基礎及其物理價值都會被抵消,從而對「虛擬」產生抗拒。最後,就是跟錢有關係。各種疑似老鼠會的組織、詐騙群組,或是某某在投資加密貨幣後瞬間破產的駭人聽聞,以至於到最後反過來強化了前面兩項態度:加密貨幣和元宇宙是噱頭、虛擬幣值沒有物理基礎就是不踏實、虛無縹緲。

這些當初看似「噱頭」的字眼,在隨著備有公信力的美術館、藝術機構、藝術節等各種單位在程度不一的應用或利用,一般民眾可能也開始見怪不怪。這兩年來,台灣藝術圈各領域中的NFT專案與相關計畫遍地開花,或多或少稀釋了兩年前那股令人不安、不適的疑慮或恐懼。也在短短兩年內,大眾從最一開始視區塊鏈與NFT為過街老鼠,到今天開始紛紛將其寫入各種獎補助計畫的投件資料中。到頭來,區塊鏈的「前瞻性」逾越了銅臭味,而虛擬世界的應用在當代趨勢下逐漸成為某種新一波的藝術現代性,彷彿不分一杯羹,藝術就沒有未來。然而,縱使宣稱擁有踏入元宇宙的決心,也終究無法保證各個投件單位因此而獲得了洗刷僵固制式的創新思維。

坊間早已有著大量相關的科普文章,故此本文不再贅述元宇宙是什麼、可以用來幹嘛,而是在這兩年來台灣藝術圈對待區塊鏈、NFT的態度轉變,思索如何如何能在「美感」、「社群」、「檔案」三種最基礎的條件上,想像自身與元宇宙的互動與競合關係。

NFT藝術的美感轉向

過街老鼠時期的NFT,被大眾所認知的視覺樣式往往是PFP(Profile Picture,個人頭像)。當然,如今鋪天蓋地的各種NFT計畫也終於擺脫了「簡單至極的圖像就能炒作」的刻板印象。但有個基本邏輯必須先被釐清:雖然上新聞的那些天價話題NFT似乎都是些圖像上簡單、直白、明瞭的樣式,但也不能說「圖樣簡單」等同於「技術簡單」;這個原則關乎到的是NFT藝術的技術認識論。

從繪畫、攝影、設計、數位成像、AI圖像等——雖然NFT的圖像形式包羅萬象,但生成式藝術(Generative art)成為NFT藝術中的佼佼者,或多或少也說明了區塊鏈技術為藝術創作形式所帶來的根本性轉變。雖然生成式藝術的技術邏輯能夠追溯到非常早期,但這種透過寫程式碼來生成出獨一無二的作品生產形式,也可謂是數位藝術中異軍突起的一道新風景。另一方面,雖然生成式藝術仍然訴諸一定程度上的視覺美感結果,然而對它更深層的討論方式,更大程度上是遠離一般大眾所能理解的技術門檻。

過去討論藝術作品,「價格」與「價值」總是難以相提並論,然而來到NFT時代,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在其認知的基礎上確實仍然屬於金融商品,故此「價格」與「價值」往往是相輔相成。這也關乎NFT藝術家和藏家如何於社群中彼此拉抬、共同推進彼此利益。那麼,NFT藝術「價格」與「價值」的共構關係,以及前述有關NFT藝術的技術門檻,該如何被一般大眾所理解?

NFT社群與藝術圈的合作可能

無論是Twitter、Telegram、Discord,NFT社群在社交工具上的經營與維護,都仰賴成員們的集體互動。故此,社群的凝聚力、向心力和黏著度往往都比一般日常生活中的社交網絡來得更茁壯。雖然近期藝術圈已藉由各種專案合作與NFT社群拉近了距離,但因為NFT社群中的共同核心話題仍然不離元宇宙運作的軌跡,故此對區塊鏈毫無經驗的外人始終不得其門而入。

縱使「新世界」(NFT社群對元宇宙世界的戲稱)的NFT社群也極為努力地向「舊世界」(現實生活世界、WEB 3.0以前的世界)的普羅大眾推廣區塊鏈與NFT的應用與普及教育,但對於那些尚未開始接觸元宇宙的人而言,往往難以主動去了解其知識基礎,更遑論對其作出生態的觀察。如此一來,大眾對「新世界」的理解與閱讀,很大程度上仍亟需「舊世界」來扮演中介與橋樑。換言之,除了來自「新世界」的單向發動,也需要「舊世界」來與之回應,才能達到更廣泛的雙向互動。

如果藝術圈要與NFT社群有著進一步的共創行動,並面對那無可迴避的未來性,美術館、藝術機構等單位所扮演的公領域角色,如何藉由策展與展示來向大眾說明區塊鏈的發展趨勢,也就極為重要。同時,攸關美學原理與技術轉向的NFT藝術,也終將使得未來的藝術評論、研究不得不重新面對藝術與技術之間糾纏的關係揭露。以至於當代藝術史的書寫,該如何從當下就開始對其展開觀察,亦是需要被迫切提示的重大工程。

區塊鏈的檔案化保存

區塊鏈因為「去中心化」、「抵抗主流與壟斷」的特性,常常被視為有種「左派」特質。雖然我們深諳有人的地方就會永恆地產生階級與主從關係,抑或是區塊鏈的「去中心化」很有可能會有「再中心化」的可能——但至少區塊鏈的機制設計與技術優化,仍然還是先決地展開了WEB 2.0所無法做到的事。而其中的一大價值就是分散式網絡,以及檔案資料的分散式儲存。

2021年香港《蘋果日報》停刊,全球讀者為此展開了龐大的資料備份行動。倘若IPFS(Inter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檔案系統)與P2P(peer-to-peer,點對點)的儲存與傳送方式能夠愈發普及化,或許我們損失的資料與備份不至於因為中心大台說撤就撤。2018年創立的媒體平台「Matters」,即是採用此項技術的範例。在去物理化、不可竄改、提升安全性與促進公開透明的原則下,分散式儲存確實緩解了當前時代不少對於資料保存的焦慮。

以IPFS跟P2P方式儲存資料的書寫平台matters。(網路截圖)

此外,近期文字型NFT(Writing NFT)的大幅興起,透過文章書寫在鏈上鑄幣,得以永久保存於區塊鏈上,再也不用擔心中心平台的突然下架與資料刪除。況且,這種自我出版的形式,也開始搭配一些作者與讀者之間的直接互動與犒賞機制;其中如《區塊鏈社會學》作者高重建發起「LikeCoin」加密貨幣,讀者透過按讚就能「化讚為賞」,實質以金額回饋作者。除了NFT以外,舊世界中藝術作品(尤其是數位藝術)的保存,有沒有可能透過WEB 3.0技術,進一步廣泛應用在各種層面上?

Likecoin加密貨幣的Writing NFT計畫。(網路截圖)

KKBOX Group旗下公司KKFARM(科科農場)創發的區塊鏈創意產業協定「Muzeum」,透過IPFS技術、以太坊、Bitmark區塊鏈,架構出一個藝術產業人才的公共內容資料庫,以及實行P2P授權和版稅分潤的去中心化著作權系統。這種平台在取徑上減輕了藝術家常常難以收到合理版稅的問題,也藉由更公開的方式,使得藝術家的作品容易流通、可見,並且在安全性上獲得最基礎的保障,不失為一例可嘗試的方向。

KKFARM頁面。(網路截圖)

持續關注與計劃性投資:共創未來價值的可能

無論是區塊鏈應用發展,抑或是NFT藝術的創作能量,都證明了新一波台灣文化軟實力的潛在動力。當NFT藝術家紛紛在區塊鏈上發光發熱,甚至能夠快速組成台灣國家隊進入國際級展演、賽事場合,舊世界如何積極對其作出潛勢的觀察實在刻不容緩。

誠然,Web 3.0和區塊鏈著實在當前的媒介應用、機制面上帶來了龐大的發展潛能與未來性,但能不能成為每個人面對革新、創造慾望中的萬靈丹,前提仍需回到是否對其擁有充分的理解,與對其發展潛勢的持續照護。雖然「跟不上時代」不是什麼損失,但如果元宇宙儼然度過了「過街老鼠」時期,不如從當下開始,選擇對這個新世界抱持多一點的好奇,關注其未來性甚至投資未來性。哪怕這個未來,是如此地危機重重。(文|謝鎮逸)

延伸推薦

Read More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