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世強
1926生於廣東韶關,1948年考進廣州市立藝術專科學校西畫科。1949年夏葉世強與兩位同窗楊之光、蔣健飛得到院長高劍父先生贊同,離校「流浪」增廣見聞,打算從廣東徒步遊歷到敦煌。可是戰亂與學潮局勢下,轉而渡海訪遊台灣,不意滯留而與家鄉斷絕音訊。當時國共內戰尚遍地烽火,同行楊之光幸得船票回穗,而葉世強無望回到故鄉。1950年,以恩師黃榮燦高度認可的天賦考入臺灣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國立台灣師大前身),後因白色恐怖而長年陋居山崖海陬制琴作畫,創立流麗純粹的繪畫風格,意境悠遠而氣息浩蕩。
葉世強長年離群獨居,生活清寂,陋居山崖海陬制琴作畫,過著禪行者的生活。1975年學習研習製作古琴,將製作古琴視為藝術創作。浸淫在禪心清靜的境界中,葉世強創立出一套流麗而純粹的繪畫風格,意境悠遠而氣息浩蕩。當時台灣雖有各種水墨運動與前衛藝術組織,葉世強堅守他個人藝術的精神,炯炯獨行,因而深受學生與追隨者敬重。葉世強一直以藝術作為修身與修禪的操守。他生前難得公開展覽,故此他的作品對他的仰慕者尤其煥發傳奇色彩。
二戰後,台灣的藝術家對應西方戰後的潮流,以中國傳統為藝術實驗的基礎,探索中國藝術的「現代」出路。葉世強既不願意尾隨西方新潮運動,又不願受困於國畫的民族國家范疇,尤其避忌冷戰兩方的意識形態困局。最終他以美術的永恆意境為依歸,同時投身於現代和傳統的藝術語言,發展出獨特的繪畫手法,以強烈的個性和深邃的精神境界打破成規。葉世強同時拒絕了藝術的學院體制與官方機制,又以不妥協的風骨抗拒藝術市場和官僚展覽制度。葉世強可謂貧而不窮,因貧而富得生命自由,因困而早成文化界的傳奇。他的案例突出了中國當代藝術論述中亟待整理的問題,比如「民族」與「國家」的議題,「意識型態政治下的創作道路」。葉世強代表的這條隱晦的藝術道路在一定程度上質疑了戰後以國家論述為主流的藝術史,對研究者提供了寶貴的思考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