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泥藝術將於2022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C07展位精彩呈現七位藝術家:霍剛、李光裕、楊北辰、宋曉明、董承濂、王淑鈴及來自英國的柏丹(Daniel Pulman)等人的最新系列創作。
這幾位具有代表性的當代藝術家其藝術實踐範圍涵蓋了幾何抽象、現實主義油畫、雕塑和動態科技藝術裝置,他們以獨特的視覺語彙及風格,不斷地在其藝術歷程中樹立里程碑,作品亦於海內外廣泛展出,如威尼斯雙年展、國際藝術機構、海外藝博會等,在國際藝術舞台上相當活躍。
此次展覽將展出霍剛2020年創作的標誌性大型作品,霍剛以大膽新穎的色彩不斷探索幾何抽象表達的新可能性;甫於新加坡濱海灣花園結束個人大型戶外雕塑展的知名雕塑家李光裕將帶來2021年的最新作品,其人物造型透過獨到的空間語言,展現了體態的輕盈與活力;楊北辰的作品擅長以精微的手工雕刻與繁複的擬仿著色,創造出真偽難辨的木雕作品,新開創的古籍系列以其細膩刀法探觸古籍作為知識載體以外,在幽微的隱晦與細膩中訴說歷史的曾經;宋曉明2021的幾何系列透過畫布上虛構的安排,幾可欺騙觀眾眼睛的膠帶形象,強烈吸引觀者進入一個視覺上的實體/虛幻世界;董承濂最新Divine Moments 系列,以裝置的奇幻力學,探索重力的概念,呈現超自然的視覺效果與互動性,為觀者打造匠心獨運的沉浸式藝術;王淑鈴長年透過她的繪畫 傳達個人經驗與外在風景之間的深沉思考,此次新作呈現最新抽象語彙,畫作中的「光」以淡墨的色彩,在巨大、充滿動能的筆勢縫隙中輝映;來自英國的柏丹現居於台灣,長期透過旅行觀察在地景致風貌與風土民情,並在繪畫中以堆疊豐富的色彩細膩地呈現人物和自然景色的生動樣貌。
采泥藝術希冀在2022台北當代盛會中,能透過七位藝術家最新創作系列的呈現,體現其如何發展個人內在蓬勃的創作驅力,結合東西方不同的藝術視野與創作,予觀眾一同深入參與國際藝術交流與對話。
藝術家
霍剛
1932年出生於南京,1949年來台並師從李仲生,1964年前往義大利米蘭,並展開長達50年的旅居生涯,直至2014年才返台定居。
作為台灣知名現代藝術團體「東方畫會」的創始成員,霍剛跳脫學院派創作風格,致力於推動「台灣現代藝術運動」,成為其代表人物之一。
藝術家
李光裕
藝術家
楊北辰
VIP Booth
大摩Dalmore x 楊北辰 YANG Pei-Chen
藝術家
宋曉明
宋曉明1967年生於花蓮,1994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後,赴美國紐約市立大學城市學院(City College of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完成藝術創作碩士;之後又於英國國立蘭卡斯特大學當代藝術學院(LICA, Lancaster University)取得視覺藝術博士
此次展出宋曉明的最新作品,為英國時期從事博士研究的創作實踐之延續,針對寫實主義的傳統立論與爭議提出個人的見解。宋曉明作品經常在非具象的背景前,呈現虛構的安排,幾可欺騙觀眾眼睛的膠帶,勾勒出畫面所呈現的顯著特徵,例如光與影的交互影響與變化。
藝術家
董承濂
董承濂(1973-)
東海大學美術系創作組學士、美國奧瑞岡大學金工與珠寶設計系碩士。畢業後落腳於美國奧克蘭,2013年成立「studioDONG」工作室,作品多次於國內外美術館與藝術機構展出。2012年獲得美國「40 Under 40」(四十位四十歲以下具潛力藝術家)的殊榮。
董承濂是概念藝術的實踐者,擅於轉化艱澀的科學理論,幻化為令人驚嘆的複合媒材藝術作品,讓觀者在真實的體驗中思考自身、獲得療癒昇華的力量。
播放影片
播放影片
播放影片
藝術家
王淑鈴
王淑鈴的個人大型抽象作品尤為著名,主要以東方山水映對西方抽象繪畫風格創作基底,融合個人的情緒與意念,以大膽且揮灑的筆法搭配氣勢恢宏的構圖,幻化揮灑盡情的色彩於畫布上縱橫,在形的流動與轉化之際,體現個人沛然無盡的思緒與意念,並以全然的抽象語彙,開創一種立基於時間、空間與文化本質的交錯,根植於天地造化的藝術語境。
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