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善禧
以寫生為創作信念。作品取材自生活,善於即景寫情抒懷,作品保有詩書畫元素,詩詞以俚俗上口的白話文為主。
題材不論人物、花鳥、山水、走獸、靜物等,舉凡現代生活中的自然與人文的大小景致,皆信手入畫;除受傳統文人畫的影響外,民俗工藝亦影響其甚為深遠,色彩造形上濃豔鮮麗,甚至以壓克力彩入畫;西方現代巨匠如畢卡索(Pablo Picasso, 1881-1973)、馬諦斯(Henri Matisse,1869-1954)經常為其造形用色上的取法對象;最關鍵的是他以書法遒勁厚重的線條筆法作畫,抑巧守拙,藉由樸拙的線條巧妙地融合了豔麗的色彩;山水方面逐步發展出的「台灣山」以及充滿生命力的鄉野味。
透過毫不設限的嘗試與大膽表現,鄭善禧成功地融匯古今中西建立起個人風格,以及改變傳統水墨畫的既定面貌,他曾自謂:「…自審所為者,新舊交匯,中西混雜,察我之作品,確是沒有風格的風格,若無家可歸也」。
近年他更醉心彩繪陶瓷的創作。鄭惠美即評價他:「以重彩建立主體風格,形塑蓬萊山的新山水美學;以現世生活為創作意識,開啟水墨新視覺境界」。
相關報導文章
2024.10.08
筆山墨海──史博館藏中的臺灣勝景
2024.05.30
重見臺灣美術史:國家圖書館收藏雄獅美術,延續半世紀的藝術生命
2024.02.15
國立臺灣文學館2024臺南/臺北:年度活動及展覽動態一覽
2023.09.23
藝壇新生力量,臺師大美術館正式啟用!一座藏身臺北巷弄的幾何形建築
2023.03.31
史博館「守護.時光」:獲捐林玉山珍貴畫作59件,暨膠彩畫〈黃牛〉修護成果發表
2023.02.10
【師大美術館系列探討】百年學府鏈接大時代的美麗與哀愁,師大美術館營運啓動元年
2022.08.12
王孫遊跡遍人寰:溥心畬生平
2022.03.03
【小典藏│藝術教育】福虎玩藝玩
2020.10.12
景薰樓2020年夏季拍賣,圓滿收槌
2020.02.25
從手稿、寫生冊看國寶級畫家林玉山的一路走來──臺中國美館「林玉山作品捐贈特展」
2020.01.25
歷代書畫家,妙筆迎「鼠」光
2019.12.16
國美館「林玉山捐贈作品特展」登場,重量級捐贈展現國寶畫家經典創作
2019.04.15
痛悼耆賢:書畫篆刻家吳平逝世
2017.12.01
大哉八十系列:郭博州個展
2017.07.25
長流美術館 精緻小品展
2017.06.21
歡喜翰墨緣,「鄭善禧的彩墨視界」閉幕會談
2017.06.14
鄭善禧、劉國松榮獲第36屆行政院文化獎
2017.06.13
〈拍賣預告〉景薰樓 亞洲華人現當代藝術 共尋大師風采
2017.06.12
秀逸靈透,淵穆清華 景薰樓2017春拍
2017.06.02
「鄭善禧的彩墨視界」座談會紀實
2017.05.02
65年歷程,鄭善禧:我畫畫是有感受的
2016.09.06
睽違70年,〈蜀道萬里圖〉亮相
2016.08.12
巧奪天工──當代陶藝‧雕塑展
2016.06.13
中華文化總會「林玉山的創作與傳承」
2016.01.22
長流2016年度經典鉅獻
2016.01.13
陶博館「意想青花瓷― 新世紀的震撼」特展開幕
2015.08.03
國立台灣美術館、國父紀念館館長交棒
2015.07.20
老客戶的肯定!再續二十年
2015.06.04
史博館「吳學讓書畫紀念展」
201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