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瑞

卓有瑞(1950-

女,台灣屏東人。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紐約州立大學藝術碩士。受教於李石樵,習得堅實的學院技法。赴美獲碩士學位後長期定居紐約。近年受彰化師大、香港中文大學、台東師範學院等校邀請到校客座。

卓氏以幻燈機投影出自己家鄉常見的香蕉,在畫布上精細描繪出香蕉的影像,為國內最早採照相寫實畫法的畫家。這些超大畫幅且背景完全餘白的巨型香蕉,從青綠到腐爛,視覺刻畫一一如實地迫近在觀者眼前,引起相當大的震撼和爭議。

紐約的生活則使她開始將注意力轉移至光影下建築局部的觀察,因此完成〈蘇荷〉系列作品,展現時光流轉中城市街道的瞬間光影與面容;〈巴黎〉系列同樣也是城市微觀作品。對她而言這些殘破落敗的角落,帶著人文感、歷史性,因此她的作品記錄了這些時間的印記與抒發其個人感慨。[1]

近期作品主題更從三度空間聚焦在二度空間的「牆」上,景深所短了,但牆的表情更為細緻豐富,凹凸不平的肌理和色彩,反使畫面呈現視覺的抽象感。李美玲即表示:「『牆』系列依然從生活中最平凡的瑣碎樸實處出發,顯出豐富的感情來,反倒營造出令人昏眩的抽象空間」;高千惠則指出:「卓有瑞以逐步壓縮空間的方式,窄化視野,延伸想像,…作品的整體畫面是靠許多片斷的平面匯集而成…使其主體逐步失去客觀性質,最後成為畫家內在世界的一種投影。」[2]

這些「牆」的來源源自卓氏行旅界各地的拍攝,含括了古今時空,因而她描繪的旨意乃在於表現:生命。卓氏指出這些近似靜物表現的手法,帶有其個人的獨斷主觀裁選,意圖抒發其主觀情緒;同時這種近似中國傳統「格物致知」的觀察體現,則是試圖凸顯物質的永恆面。

從早期的紐約角落到近期的〈牆〉系列,卓氏以一貫照相寫實的手法,精密入微地表現對象,但卻不同於西方照相寫實的冷冽去個性;同時在發展過程中由超寫實進入抽象,她強化分析了照片中所無法顯現的細膩肌理,[3]畫面顯現出對象既真實又虛幻的本質,悠悠道出光陰的喟嘆。

[1] 卓有瑞,〈創作自述〉。同註8,頁111。

[2] 高千惠,〈流派的普渡與美學的往生—談定型風格中的創作能量〉,藝術家,245期,1995.10,頁385。

[3] 此項特徵在周念慈、謝里法、陸蓉之、高千惠等人的文章中均有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