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銘哲

黃銘哲(1948-    

男,宜蘭冬山人。未受過正規學院訓練,但曾入中國藝術學苑從席德進、李德習畫,亦入賴武雄畫室學習。1976-1980年間遊學歐美。

1970年代作品多取材自鄉土現實,家鄉的老人、小孩與牛一一入畫,傳達生活經驗的感觸,風格上融合了魏斯(Andrew Wyeth)的懷鄉寫實、古典寫實主義的客觀再現、以及印象派的主觀色彩,如作品〈日出而作〉;1980年代遊學歸國後,仍保留寫實題材,但在構圖上已趨簡化,單一色調的背景凸顯了主題圖像,如〈思源〉一作;爾後至1985年間,作品風格逐漸更變為裝飾性寫實,平面、線性的描繪取代立體、明暗的營造;題材上也由鄉土關懷轉為對女性的愛慕與親情的關懷,如作品〈第三個希望〉,極端細膩的寫實,卻又有別於超寫實與古典畫風;[1],學者王哲雄認為黃氏取的題材:「…是秉持著『入世觀』,也就是說他選擇題材不會遠求他方,而是他身邊周圍所看到、聽到、感覺到的七情六慾、親情與愛情,但是他使用的手法往往是隱喻的、寓言式的或象徵性的『出世觀』,說得明白點,黃銘哲的畫多半是以隱喻、象徵的方法在寫他的『自傳』。」[2]

1990年代畫風轉向半抽象的表現,揉合馬諦斯的色彩、克林姆(Klint Gusttav, 1862-1918)的裝飾、培根(Fransic Bacon, 1901-1921)的變形、美國抽象表現主義及畫家的幻想,展現都會女子的千變萬化;同時形體也從平面走入立體造形,跨進雕塑領域,展現一種繪畫性的雕塑,學者謝東山認為:「…他的雕塑大大地跳出學院雕塑的傳統規範,有別於訓練有素的雕刻家之作品。…作品裡簡單的內涵、絢麗的外觀,將金屬轉化成一種視覺象徵,這正是後工業社會視覺藝術的一大特徵。」。[3]

[1] 鄭惠美,〈黃銘哲—堅持農人精神,耕耘夢幻國土〉,《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鄉土寫實繪畫》,台北市:藝術家,2004,頁71。

[2] 廖仁義,〈黃銘哲的藝術世界探索—藝術造形的放逐與鄉愁〉,藝術觀點,05期,2000.01,頁52。

[3] 謝東山,〈冒險家的精神與幻想家的理想—黃銘哲的立體造形藝術〉,同註528,頁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