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彩畫的非具象派——蕭如松百年冥誕紀念巡迴展

  • 展期

    2022.12.09-2023.04.09

  • 地點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台中市霧峰區柳豐路500號)

瀏覽官網

台灣水彩畫的非具象派

法國哲學家巴斯卡爾在《思考》當中指出「人在大自然當中不過是一根最柔弱的蘆葦而已。人正是思考的蘆葦(un roseau pensant)。」相較於廣大無邊的宇宙,人類幾近於無,誠如一根蘆葦,既柔弱且悲慘。然而如同這根柔弱與渺小蘆葦般的人類,透過思考能夠將宇宙包含起來。
對於蕭如松而言,他的藝術成就,在思考當中體現出偉大,在思考當中擁有整個宇宙。在台灣美術史上,蕭如松就是一根思考的蘆葦,他所建構出來的畫面充滿深度哲思的內涵。他把水彩提升到彷彿油畫那種厚度感,使得景深豐富,洋溢著穩定、深沉、靜謐的精神層次。
他的作品,不論是人物、靜物或者風景畫,都展現出高度哲思,追尋對象色彩、造型、情緒、感受的高度統一效果。他經歷二次大戰以及戰後的荒涼,還包括自由禁錮的不安,於是將早期肅然的教育精神提升成潔淨特質,並將其對於人生以及藝術的追求熱忱提煉成色彩象徵和造型隱喻,最終演變成繁複時空辨證上的心靈觀照的作品。

主辦單位:亞洲大學、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

合辦單位: 新竹縣政府文化局

借展單位:國立臺灣美術館、阿波羅畫廊、名冠畫廊、東之畫廊、國立竹東高中

特別感謝:林高椿、范正秋、洪翊翔、陳登壽、劉達治、簡秀枝) 先生/女士 (排名按姓氏筆畫序)

蕭如松,逛畫廊的仕女,1985
蕭如松,淑女讀信,1970
蕭如松,少女
蕭如松,門口(門裡門外)
蕭如松,窗,1966
蕭如松,窗,1965
蕭如松,噴水池,1970
蕭如松,走廊,1970
蕭如松,夜市,1975
蕭如松,夜景,1975
蕭如松,燕麥,1960
蕭如松,雞蛋,1970
蕭如松,窗邊(靜物),1970
蕭如松,學生群像,1966
蕭如松,學生群像,1975
蕭如松,窗邊
蕭如松,發光樹,1975
蕭如松,靜物
Tags
新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