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東尼奧
安東尼奧的創作俏皮卻諷刺,一個風格化的小男孩,就像在兒童漫畫或卡通片中一樣,乍看是幼稚和無憂無慮的場景的一部分,然而與第二眼看作品能發現它隱藏的暴力怪誕細節,揭示了日常生活中的虛偽,他選擇用一種貧乏和幼稚的語言來代表它們,使它們更加尖銳。
線上展廳
相關報導文章
2024.08.21
【2024鬼月專題】凝視梅杜莎,從經典圖像一探成就英雄的薄命女妖身影
2024.06.26
達文西的理想繪畫工作室:為模特兒提供娛樂消遣的人間天堂
2024.05.09
美國印象派畫家瑪麗.卡薩特:一位處傳統與現代轉折點的女性
2024.04.13
傳教士眼中的日本和亞洲:東洋文庫博物館「基督宗教交流史」企畫展
2024.01.03
【電影的美術館轉生考】電影機制在美術館重構
2023.11.18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95耆壽謝世,平民博物館為臺灣打開世界的窗
2023.05.27
2023WHATZ國際當代藝術博覽會,疫後時代的紅點派對
2022.10.20
當收藏家、策展人成為新品味製造者——有錢人對藝術沒有興趣就是不優?
2022.10.14
【高森信男專欄】阿斯馬拉:來自過去的未來之城及其法西斯視角
2022.04.07
天秤的兩端:抵抗?收編?電影藝術在戰後的前衛時刻
2022.02.10
【影形力專欄】空城記:關於空鏡頭加乘空白時間的美學方案
2021.12.13
【高森信男專欄】拉美藝術史伏流:混亂與國家─阿根廷第二波前衛藝術運動與壁畫運動
2021.11.08
【小典藏│藝術教育】換個角度看世界
2021.06.28
【影形力專欄】暫停與消失:關於《消失的情人節》的雙重視覺復現
2021.05.03
【TIDF】此刻成為未來的過去:越南導演張明貴《樹房子》的影像解殖與空間詩學
2021.01.20
如原作般神秘,失竊《救世主》複製畫現蹤那不勒斯一處公寓內
2020.11.12
非典型青花: 紋飾所呈現的寰宇文化交流史
2020.11.11
【創作下的女性專題】艾草之怒:藝術史裡的「Me Too」事件與女性創作能量
2020.09.28
2020台北雙年展亮點作品搶先看,公眾計畫、開幕論壇細節公開
2020.07.28
逆風飛行──2020七月現當代藝術拍賣總回顧
2020.06.15
英美博物館重新開放:疫情與抗爭的雙面夾擊?
2020.06.13
香港2020年春季拍賣即將開跑,拍賣期程、臺北預展與亮點拍品全掃描
2020.04.17
2020台北雙年展首波參展名單公布,展期因疫情順延一個月
2019.04.03
重看趙春翔—— 關於趙春翔的幾個提問
2018.11.09
那些「能有所不為」的生命:談〈佛法左派〉與陳界仁的帝國批判限界
2018.11.05
關於陳界仁的《帝國邊界》考或補遺——諸眾、餘民與安那其主義
2018.06.12
【簡秀枝專欄】未來感建築延伸電影想像,荷蘭「EYE電影博物館」前衛吸睛
2018.01.04
2017香港秋季佳士得、蘇富比、邦瀚斯、東京中央拍賣會報導
2017.07.12
多重美學的交會 專訪弗東談楊德昌
2016.10.13
讓我們移民未來
2016.06.23
通往地獄之路由善意鋪就 - 談談紀錄片《大同》及其他
2015.06.22
惠特尼新館開幕展 一覽美國藝術史
2015.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