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孝德

謝孝德(1940-    

桃園新屋鄉人,台灣師大美術系畢業。曾任省展等重要競賽評審,並任教於師大、文大、復興商工等校。

1974年謝氏前往美歐等國遊歷,1975年入法國巴黎羅浮藝術學院研究。1976年返國後,積極提倡照相寫實主義技法。此時期謝氏個人的創作以超寫實畫風結合鄉土的人物景致,生死、性與愛、老人與小孩等均為常見主題,在無彩度的灰白色系背景前,冷冽的紫、藍兩主色經常將畫面烘托出一種驚悚的視覺經驗,傳遞對當下社會風俗、道德民情的懷疑、批判和嘲諷。[1]此外,〈看蘋果吃蘋果〉、〈虛與實〉等系列,則將視、觸、味覺等感官經驗融為一體。[2]1976年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展出時,作品〈禮品〉特寫腳上繫有紅色絲帶的女性裸體,該作被迫因有傷女性自尊的理由而卸下,這一系列源於諷寓、抗議不平衡社會之初衷的作品,在當時戒嚴保守的社會中著實掀起軒然大波。

1980年代末期後,謝氏一改寫實風格,以畫刀堆疊作畫,同時也創作水分渲染的鄉土水彩作品。謝孝德認為鄉土藝術接受西方潮流並不意味著盲目迎合,藝術本來就無國界,藝術家必須具有適應新時代的敏感度,以及忠實的情感。他同時認為,藝術家應具有積極入世的態度,為社會服務,因而其作品經常具有台灣社會的某些縮影。

[1] 國立台灣美術館二十世紀台灣美術網站:http://sql.tmoa.gov.tw/art/html/2-4/homepage.htm

[2] 李美玲,〈謝孝德—人生與藝術的相逢〉,《台灣現代美術大系.西方媒材類:超寫實風繪畫》,台北市:藝術家,2004,頁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