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杜聰明,楊金虎,吳三連,蔡培火,楊肇嘉,劉啟光,連震東,沈屘,王貞治,蘇友讓,林歡邦,吳稚暉,黃朝琴,張其昀。這些台灣史「頭人」,他們名留青史,也照片中留下身影,但只有在雕塑中,他們的形象因寫實而定神。然而,再如今的創作裡,寫實的意義是什麼?寫實是關於像不像,那又是什麼樣的像?

藝術環境音的編輯部臨時動議,出外景來到嘉義市立美術館蒲添生雕塑紀念館,要與大家聊聊蒲添生與寫實雕塑的故事。

蒲添生生於民國與大正的元年,是繼黃土水後第二位赴日留學雕塑的臺灣美術家,也是台灣畫伯陳澄波的女婿。在那個連補助與市場都沒有的大環境裡,他是極少數能以雕塑創作養家活口的雕塑家,也為台灣的雕塑普及教育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最近,在嘉義美術館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許遠達策展的「定神-蒲添生臺灣頭人巨帙」,這個展覽從2月23到5月29日於嘉美館展出,以「來自米街走入雕塑」、「寫神入形」、「生活風景裡的蒲添生」等藝術養成學習、臺灣歷史與日常生活的三種面向,勾勒並呈現這位出身嘉義的臺灣雕塑巨擘蒲添生的藝術生命。

「定神」這檔展覽的作品,聚焦在蒲添生數量最多,也是與台灣社會歷史人物最接近的類別:胸像。蒲添生為台灣政商頭人造像的數量驚人,但較少被單獨提出作為展覽主體研究,但其實,這正是他以雕塑寫下屬於台灣頭人像的巨帙鴻篇。

如同藝術史家蕭瓊瑞認為,蒲添生的人像塑造系列,等同於以藝術書寫了「台灣歷史的一個重要面向」。

▍主持人|陳晞
▍來賓|許遠達、蕭瓊瑞

主持人

陳晞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ARTouch》企劃編輯以及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近年嘗試以另類的協作者身分參與展覽製作。目前關注後媒介情境與資訊時代下的視覺文化、繪畫性以及抽象化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方法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Related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