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倪蔣懷家屬以「時光膠囊」的概念,向臺北市立美術館,捐出高達近五百件的 […]
藝術倦怠不想看展|你也焦慮了嗎?——ft. 許佳安 、吳梓和
「藝術行政的職業傷病,是我們跟藝術的關係開始生病了。」 曾經,帶著自我期待與希望 […]
御花園裡的植物學:皇帝的花名冊與宮廷奇花 ft. 蘇雅芬
你曾經想過,清代皇帝為何熱衷種花嗎? 不只是賞心悅目,這些花卉其實承載了天子對自 […]
台灣美術與植物專家的相遇 ft. 胖胖樹
熱帶植物如何影響台灣美術?日治時期的畫家為何愛畫椰子樹、芭蕉、扶桑花? 本集邀請 […]
走過日治到戰後,認識臺灣最老的美術團體「臺陽美術協會」 ft. 蔡家丘
臺陽美術協會創立於1934年,最初成立的創始成員有8位,陳澄波、顏水龍、楊三郎、 […]
攝影家彭瑞麟與我們的「時代資料庫」 ft. 彭雅倫
在日治台灣開始攝影創作的藝術家彭瑞麟,出身於新竹客庄的漢醫家庭,藝術啟蒙雖為繪畫 […]
現象級展覽落幕?漫談近期臺灣美術史的策展趨勢 ft. 劉錡豫
大家還記得北師美術館曾展出「不朽的青春──臺灣美術再發現」、「光──臺灣文化的啟 […]
日治台灣繪畫記錄下消逝的日本民俗 ft. 張靖委
在本單元的前一集,民俗眼看陳澄波主題中,我們透過他的繪畫看到了日治時期,在現代性 […]
民俗眼看陳澄波:時代劇烈變動下的廟宇風景 ft. 張靖委
從日治時期到當代,台灣的民俗風景,在城市現代化與各種統治政策下,皆發生了劇烈的改 […]
在AI圖像時代,看見藝術史的未來 ft. 賴毓芝
全系列最終回!聽過美術館館長、節目製作人、中學老師、藏家的分享,本集來聽學者談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