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倪蔣懷家屬以「時光膠囊」的概念,向臺北市立美術館,捐出高達近五百件的藝術創作與檔案資料,為開館以來單一藝術家的捐贈之最。
本次的「懷德樂美」紀念展,可說是「解封」後完整的一次詮釋跟研究,一方面完整拼湊出倪蔣懷同時身為藝術人與礦業人的雙重身分,另一方面也讓過去未竟的「寶峯美術館」有更清楚的面貌,被再現於本次的展覽中。
而有趣的是,這美術館留下的歷史效應,竟然也可以影響到後來戰後1980年代重探日治台灣美術史的風潮!實情究竟如何?讓我們請策展人廖春鈴,為聽眾一一解析。
來賓
廖春鈴 臺北市立美術館副研究員,「懷德樂美—倪蔣懷紀念展」策展人。曾任北美館展覽組組長,並曾主持研究組圖書文獻中心。關注臺灣美術史,透過研究策展梳理藝術家生命軌跡與史料;策展代表作包括「雲煙過眼:陳其寬的繪畫與建築」、「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吾之道:何德來回顧展」與「溺浮沉洄:許雨仁回顧展」等。
主持
陳飛豪 「華麗島當代藝文誌」主持人。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臺北雙年展,2019年臺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