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你曾經歷過這種矛盾嗎? 某一天,你欣賞的創作者忽然捲入道德爭議,甚至觸犯法律。你該如何自處?他的作品,還能繼續影響你嗎?還是你應該選擇將他「取消」? 

在最新一集「來顆讀書丸」中,我們邀請了作家、影評人,同時也是樂評人的馬欣老師,一起來聊聊這個當今人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問題,並透過《大師失格》這本書,思考藝術、道德與取消文化的界線。

本集節目深入討論的議題:

📌 創作者的「道德缺陷」會影響作品的「美學價值」嗎?還是作品本身應該被獨立看待?


📌 曾經備受追捧的藝術家,如今卻成為眾矢之的?如在《逃離夢幻莊園》中被指控孌童的已故流行樂天王麥可.傑克森(Michael Jackson),又或曾面臨養女的性侵指控,並捲入電影大亨溫斯坦性侵案的好萊塢大導演伍迪.艾倫(Woody Allen)。在道德與情感的矛盾之中,我們該如何重新審視這些曾經啟發我們的創作者與作品?

📌 當我們談到「取消」時,談的究竟是什麼?「#取消文化」真的能抹去一位創作者的影響力,足以撼動產業結構嗎?還是只是觀眾們一場短暫的情緒發洩? 


📌在當今媒體與網路推波助瀾之下,面對道德爭議事件, 我們應該如何建立獨立批判思維,避免倉促下判斷?

最後,藝術與道德的界線,應該如何劃分?或者,這條界線從來就不明確呢?

你覺得創作者的道德瑕疵,會影響你對作品的評價嗎?還是你認為藝術應該與創作者的私德分開呢?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本集來賓

馬欣 音樂迷、電影痴,其實背後動機為嗜讀人性。娛樂線採訪與編輯資歷20餘年,持續觀察電影與音樂;現為自由文字工作者,從事專欄筆耕。 曾任金曲獎流行類評審、金鐘獎評審、金馬獎評審、金音獎評審等,文章散見於報章雜誌如《中國時報》娛樂周報、《聯合報》、《GQ》、《幼獅文藝》,及「博客來 OKAPI」、「非常木蘭」、「書評書目」等網站,並於「鏡好聽」平台開設Podcast 節目《馬欣的療癒暗房》。著有:散文集《看似很美,其實是壞掉的》、《邊緣人手記》;影評集《當代寂寞考》、《反派的力量》等。

主持人

章郡榕 

Related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