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bience.藝術環境音

你是否好奇過一個展覽的空間是如何設計的?在設計的過程中要怎麼把握住策展人的策劃概念,又要讓藝術家的作品呈現最佳觀賞狀態?

在一個展覽的整體體驗中,展呈空間的設計,絕對是細節中的魔鬼!

本集節目邀請到建築設計師顏大喆來分享他的經驗,他曾經操刀電影導演陳芯宜於北師美術館的第一個個展「無法離開的人」,利用空間形構出在黑暗中重見光明的身體感。

由音樂創作者王榆鈞於池上穀倉藝術館策劃的「如果你先我一步聽見」,展場以半透明的紗網作為展牆,使空間像是一層層被細膩推疊的圖層。

以及由王韓芳、馮馨於嘉美館策劃的「天天上演」,透過「椅子」打造具有現場性的有機舞台。

除了展覽之外,更曾設計過牯嶺街小劇場的空間改造與觀眾席、新竹市動物園的狐獴園區。

具有豐富空間設計經驗的他,也與一般我們想像的「建築師」不太一樣!?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本集來賓

顏大喆 野之建築主持設計師,畢業於實踐大學設計學院建築設計學系碩士班。設計核心理念是批判式地域主義,探索於建築設計、空間設計、構築創作、展示設計等實踐與實驗間。設計作品含括:新竹市立動物園狐獴棲地場域、地方中小學校教室再造及私宅等;也與不同美術館、創作者及策展人的跨領域合作計畫。

主持人

陳思宇 藝術研究與書寫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音像藝術與文化環境等。近期正嘗試藝文內容的另類編輯。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歷史文物》、《文化桃園》等。畢業於國立臺南藝術大學動畫藝術與影像美學研究所。現任典藏雜誌社企劃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公視《藝術很有事》節目「周書毅與鄭志忠,擁抱差異的劇場實驗」企劃編輯、《藝術觀點ACT》執行主編。E-mail: sihyu0322@gmail.com

陳晞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ARTouch》企劃編輯以及2022 C-LAB 「CREATORS計畫」 年度觀察員。近年嘗試以另類的協作者身分參與展覽製作。目前關注後媒介情境與資訊時代下的視覺文化、繪畫性以及抽象化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方法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Related Podca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