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室在台灣藝術發展的歷程當中,總是在學院外扮演重要的轉運站角色。
從日治時期以來,也有相當多重要的前輩畫家開設畫室,在學院之外擔起藝術創作與美學推廣的孵化基地,例如廖繼春的雲和畫室、林之助畫室、潘春源的春源畫室、李仲生安東街畫室、莊世和創立的綠舍美術研究會。在戰後也有不少畫室,是作為銜接美術高等教育的美術補習班。
每一種空間的使命,都會隨著環境的政治變化而產生影響。在八九〇年代起,藝術教育的環境也越來越不同。藝術學院隨著海歸學者逐漸「當代藝術化」、大眾對藝術創作思維的普及化,畫室又從本來因應大專考試的術科補習班,成為成人當代藝術教育普及化的基地。
陳韋鑑創設十年的「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就是其中一個例子。近年來,像陳韋鑑這樣的學院外當代創作教育者,讓素人、非本科的創作者,逐漸養成了一股不同於學院藝術教學的創作能量。
因此我們邀請到陳韋鑑來聊聊他的「藝術補習班」在這幾年的創作教學實踐,以及他如何看待畫室在台灣的脈絡:作為一種聚集的空間、基地,如今它如何呼應「當代藝術化」的創作環境?
➤➤ 訂閱我們!節目上線不漏接!
░▒▓ 本集菜單 ▓▒░
◍ 不為了升學而教的畫室2.0,它為了什麼?
◍ 學創作一定就是要成為藝術家嗎?
◍ 為了「清爽地走入五十歲」
◍ 藝術大學—推廣中心—畫室2.0
◍ 當代藝術家也在升學畫室賺生活費?
本集來賓
陳韋鑑 胖老師繪畫攝影教室創辦人。曾多年於畫室教授藝術史課程,如今的教學主力放在素人當代藝術創作教學,並曾在台灣各地開班授課。除了身為畫室老師之外,他也是台新藝術基金會特約藝評。
主持人
陳晞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ARTouch》企劃編輯以及2022 C-LAB 「CREATORS計畫」 年度觀察員。近年嘗試以另類的協作者身分參與展覽製作。目前關注後媒介情境與資訊時代下的視覺文化、繪畫性以及抽象化命題,亦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方法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