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風靡名流界的中國瓷 米蘭普拉達基金會「瓷廳:中國外銷瓷」展覽

風靡名流界的中國瓷 米蘭普拉達基金會「瓷廳:中國外銷瓷」展覽

由葡萄牙古董商喬治.威爾士(Jorge Welsh)與露伊莎.文海斯(Luísa Vinhais)共同策劃的展覽「瓷廳:中國外銷瓷(The Porcelain Room:Chinese Export Porcelain)」,正於米蘭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盛大展出。展品主要來自巴西收藏家雷納托.德.阿爾伯克基(Renato de Albuquerque)的珍藏,並增添歐美博物館的借展品。聚焦於16至19世紀間,超過1700件五花八門的外銷瓷器,以不同主題內容與多樣陳列形式隆重呈現,回顧歐洲人300餘年來對中國外銷瓷的熱愛。
由葡萄牙古董商喬治.威爾士(Jorge Welsh)與露伊莎.文海斯(Luísa Vinhais)共同策劃的展覽「瓷廳:中國外銷瓷(The Porcelain Room:Chinese Export Porcelain)」,正於米蘭普拉達基金會(Fondazione Prada)盛大展出。展品主要來自巴西收藏家雷納托.德.阿爾伯克基(Renato de Albuquerque)的珍藏,並增添歐美博物館的借展品。聚焦於16至19世紀間,超過1700件五花八門的外銷瓷器,以不同主題內容與多樣陳列形式隆重呈現,回顧歐洲人300餘年來對中國外銷瓷的熱愛。
「瓷廳:中國外銷瓷」展覽。(米蘭普拉達基金會提供)
外銷瓷始於漢代,15世紀登上世界貿易舞臺
中國外銷瓷的發展源頭,最早可推至漢代。從今日越南與馬來群島等地的考古遺址中,仍可發現當時的陶瓷蹤跡。之後隨著陸路與航海的商務運送,陶瓷與絲綢等外銷品陸續抵達歐洲大陸,現身於羅馬等都會城市。在唐代之際,中國外銷瓷逐漸擴大其市場範圍,東亞、東南亞、南亞、中東甚至北非等地,至今都還能找到許多案例。日後外銷瓷市場穩步增長,到了元代時期,來自歐洲的商賈旅人,也把本土商品、技術、習俗、品味與文化,直接或間接地帶進東方,與中國的陶瓷業者展開密切的交流互動。
但是要到了明代,中國外銷瓷的出口市場才變得越來越重要。約在15世紀時,青瓷與青花從多種陶瓷種類中脫穎而出,成為眾所矚目的熱賣品。很快地,歐洲商人集結成群,開始從中國批量訂製瓷器,各自運回西方境內,滿足當地的消費需求,揭開了首次大規模的跨國商品買賣活動序幕。為了凸顯中國外銷瓷在全球貿易體系內佔有重要地位,本展匯集各種針對不同市場、群體和功能而生產的瓷器佳作為範例,說明中國匠師如何理解異國人士之需求和品味,並相應地調整其產出內容與形式。
作為商品貨物的中國外銷瓷,通常是出於明顯的功利目的而進行製造。匠師的主要意圖,乃是為了符合顧客需要與喜好。但在作業工序中,仍會展現出創作者的才華巧思。也就是說,除了市場考量等獲利因素,這批作品同樣具有某種美學特徵與藝術質感,方得以在早期現代世界製造業的競爭逐利中,受到消費者的追捧支持。因此,本展關注16至19世紀間中國外銷瓷因應歐洲市場而呈現的發展狀況與風格變化。內容以三部分為核心,分別是早期訂製(The First Orders)、餐桌器具(The Table)與瓷器廳室(The Porcelain Room)。
「瓷廳:中國外銷瓷」展場第一區。(米蘭普拉達基金會提供)
早期訂製(The First Orders),中國本土類型為主流,逐漸出現西方元素
展覽第一區展出製作於明代16世紀早期至17世紀中期的外銷瓷,當中以青花為主,多數具有歐洲圖像與文字描繪。根據策展團隊的分類,這些展品都可列入「早期訂製」的類目。所謂的「早期訂製」,指稱葡萄牙人抵達中國後,首次委託訂製的瓷器種類。依館方報告指出,這類「早期訂製」的瓷器,現今僅存世約150餘件,而本次展出數量超過45件,內容包括相異的器物造型、圖繪主題和風格特徵,相當難得。另外為了提供觀眾完整的全球式視野,策展人亦把一批針對伊斯蘭市場而製作的中國外銷瓷與當地製品囊括其中,對照彼此的啟發與影響。
明嘉靖〈葡萄牙紋章壺〉,33.5×16.5公分,里斯本瑪德歐斯.艾瑪達博物館(Casa-Museu Medeiros e Almeida)收藏。攝影/Márcia Lessa。
約在16世紀初期,第一批歐洲人遠渡重洋抵達中國,開始向當地商家訂製陶瓷,寫下東西方商務貿易往來的嶄新篇章。當中的開創者包括知名探險家歐維治(Jorge Álvares, ?-1521),他出身於葡萄牙王國,1513年5月來到廣東,為最早來華進行私人買賣的葡籍人士。當時葡萄牙人主導了中歐之間的瓷器交易,他們向中國製瓷業者訂製具有西方圖案裝飾的特殊作品,為歷史上首次所見。內容包括葡萄牙王室貴族之專屬徽章、葡萄牙國王曼努埃爾一世(King D. Manuel I, 1469-1521)創發的渾儀圖案、IHS神聖字母組合(代表耶穌基督希臘名稱的前三字母簡寫)、名門將官世家族徽以及傳統宗教圖騰等。
明萬曆〈A-BORRAG銘文藥罐〉,28.5×14公分,RA收藏。攝影/Richard Valencia。
展品中一件中國外銷瓷鹽罐,是現存具有西式造型兼實用功能的早期器物例子。大約製作於17世紀,刻面形狀取自歐洲金屬鹽罐模型而加以仿製。鹽在當時屬於昂貴調味料,所以裝放的容器也備受重視,成為餐桌上炫富的必需品。另一件裝飾著七頭異獸瓷碗,圖像意義來源可追溯至希臘神話,亦與聖經舊約故事相關,兩旁卷軸上書寫拉丁文格言,意為「智者乃具備全知能力」。除此之外,藥劑瓶罐也是熱門的外銷選項。此件作品根據罐上標籤「A-BORRAG」,推測是專門用來盛裝琉璃苣的植物藥水,對於治療風濕病症極有效力。
在這段被稱為全球化貿易開展的新時代內,中國外銷瓷的器型和裝飾雖然以本土類型為主流,但當中已經逐漸出現西方元素。中國匠師透過訂購者提供的素描、版畫或模型,進行臨摹仿造的製作,以滿足歐洲客戶的需要,其成果與變化可在本區展品中得到證明。到了18世紀初,外國人訂製瓷器的要求越來越具體化,無論就外觀或紋樣而言,中國外銷瓷遂朝向完全西式風格邁進,明顯呈現歐洲的審美趣味與用途功能。
「瓷廳:中國外銷瓷」展場第二區。(米蘭普拉達基金會提供)
餐桌器具(The Table),盛清製瓷巔峰,歐洲富豪餐桌上的中國風景
隨著外銷瓷在歐洲市場日益普及,景德鎮窯場的重建工作也從明清鼎革的紛亂低迷中逐漸恢復生機,展現光景。尤其康雍乾盛清之際,中國瓷器製造水準達至頂峰,各種新式技術與物料層出不窮,外銷貿易熱絡前所未見。由於海外需求量增加,有些窯場工坊甚至專門以外銷為製造主力。來自西方傳統的餐飲器具,陶瓷、木製或金工等材質相繼被引入中國,成為當地匠師的參考物。從康熙晚期至乾隆年間,炫麗奪目又美輪美奐的整套瓷器餐具組,遂成為塑造西歐早期現代物質文化的重要因素。
當時從中國出口的瓷器中,最受人矚目的餐具類型莫過於以仿生瓷為主的作品,是本展第二部分的主軸。以自然主義為創作宗旨,此類作為日常飲食器具的仿生瓷,造型活潑引人關注,模擬對象包括花卉蔬果植物與鳥獸家禽動物等等。這些生動特殊的外銷餐具,都是為了歐洲市場而專門製作,企圖在飲食時營造異國情調與增添自然風味。產出時間約於1760年代左右,主要客戶群為歐洲的富豪貴族家庭,用於擺放在他們的餐桌上,不僅可以娛樂客人來賓,亦能炫耀自身財富品味。這些作品風格與形制的母型,大多來自歐陸知名的製瓷工廠,例如德國的梅森(Meissen)與赫斯特(Höchst),以及葡萄牙里斯本的皇家製瓷廠(Real Fábrica do Rato)等地。
展場中的一只蟹型蓋碗附碟,造型突出,工法精細,據悉類似作品存世數量有限。在歐洲餐桌上,此類器具多被用來盛裝奶油。從這件作品的高度技術與裝飾品質看來,可以確認中國匠師具備了出色能力。另一套公雞造型碗碟組,則是18世紀蔚為時尚的外銷熱門商品。經由繪製的徽章可知屬於西班牙商人佩德羅.蘭伯托.德.艾斯特吉埃塔(Pedro Lamberto de Asteguieta, 1706-1775)所有。與此相關存留下來的全套餐具組約有240件,可以想像主人宴會時大手筆的華麗排場。本區還有以青花為飾的作品,例如一對生動的豬型蓋碗,透過圖飾文字可知描繪的是中國知名宴客聚會場所「江西南昌滕王閣」。由此中西方的飲食習俗歷史,得以相互呼應。
清乾隆〈蟹型蓋碗附碟〉,10.5×22.8×21.5公分,RA收藏。攝影/Richard Valencia。
清乾隆〈成對龍鯉型蓋碗附碟〉,碗9.1×22×7.5公分,碟2.3×23.5×17公分,RA收藏。攝影/Richard Valencia。
透過物品與圖像的中介傳遞,中國的傳統文化意象也隨之流傳至西方世界。譬如展品中的龍鯉碗碟組,因為「鯉」與「利」同音,象徵利益或利潤,亦與成功和富裕有所聯繫,因此這類魚龍造型的作品,相當獲得歐人喜愛。同理亦反映於一對菊型蓋碗,長久以來菊花代表長壽與健康,可與此處粉紅明亮的釉色彼此相襯。而且這種類型容器,可能多以盛裝果醬、蜜餞或糖果為主,它散發出來俏皮玲瓏的美學特色,非常適合享用餐飲點心時的甜蜜滋味。另一套頗具巧思的果型蓋罐附碟,則匯聚了佛手瓜、石榴與桃子等吉祥蔬果,通體釉色雅致,造型新穎,令人愛不釋手。
「瓷廳:中國外銷瓷」展場第三區。(米蘭普拉達基金會提供)
瓷器廳室(The Porcelain Room),牆上的碗盤,歐洲室內最潮時尚
中國瓷器使用在海外建築環境的首例,最早應可追溯至13世紀。當時在東非斯瓦希里(Swahili)沿海地區的屋舍、清真寺與石製紀念碑上,都曾出現以碗盤作為裝飾的設計場景。後來,瓷器碎片也被用來當作室內或屋外的裝飾材料。直到16世紀,中國外銷瓷裡的碟盤器皿,已在多處富麗堂皇建物的天花板或牆壁上陸續現身。這股特殊的裝潢風潮在18世紀達到高峰,無論富豪商賈或皇家貴族,都紛紛在自家住宅內特建瓷器廳室,裡頭不僅陳設大量瓶罐,壁上更擺放鑲嵌眾多碟盤,令觀者目不暇給,望之興嘆。
柏林夏洛騰堡宮(Charlottenburg Palace)瓷器珍寶室。攝影/Jörg P. Anders。
中國青花瓷於15世紀出現在伊朗地區,引起人們的強烈興趣。例如阿達比爾(Ardabil)的一處宗祠寺院裡,便有一間中國陶瓷館(chini-khaneh),其讓人嘆為觀止的室內陳設乃是出自波斯統治者阿巴斯一世(Shah Abbas I,1571-1629),他在1611年時向宗寺捐贈1162件瓷器,完成該館之精美裝潢。另外在葡萄牙王國,中國瓷器碎片也被利用於建築壁飾之上,葡語稱之為「embrechados」。相關案例可參考阿爾卡索瓦什(Alcáçovas)的亨利克斯莊園(Paço dos Henriques)教堂與花園以及里斯本的弗隆泰拉侯爵宮(Palácio Marquês da Fronteira)。此種裝飾風格後來也隨著帝國殖民活動,引進南美洲墨西哥,如同墨西哥市的伊斯鐸.法貝拉宅邸(Casa de Don Isidro Fabela)的噴泉展示設計。
從17世紀早期開始,在歐洲各地的知名宮苑建築裡,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與丹麥等地,皆不斷出現令人讚嘆驚訝的瓷器廳室。主事者多將中國外銷瓷融合鏡子、漆架與鎏金木雕等媒材,創造出卓越非凡且炫人眼目的展場處所。至今留存的絕佳範例如建設於1664至1687年間的里斯本桑托斯宮(Santos Palace)天井壁板,以及完成於1695至1705年間的柏林夏洛騰堡宮(圖12,Charlottenburg Palace)瓷器廳室。本展第三部分的核心內容,便是針對此種裝潢風潮與陳設美學進行回顧探索。脫離原本的飲食餐具脈絡,中國外銷瓷在室內設計裡營造出色彩繽紛且充滿異國風情的生動氛圍,給予觀者前所未有的視覺震撼。
清康熙〈帆船模型〉,29.2×22.9×7.8公分,RA收藏。攝影/Richard Valencia。
在瓷器廳室中除了以大量碟盤為陳列,一些具有特殊造型或意義的物件也會擺置其間,造成「萬綠叢中一點紅」的焦點效應。例如展品中的一件紋章罐,器面繪製葡萄牙樞機主教喬歐.寇斯米.達.庫尼亞(D. João Cosme da Cunha e Távora, 1715-1783)的專屬徽章。以紅白雙色為主的紋飾圖案,在蔚藍描金為底的襯托下,更加顯得尊貴莊重。另外以帆船為模型的瓷器,在市場上也相當搶手。通常這種吸睛物件被當作居家裝潢的主飾品,顯示主人翁的氣度特質。在這裡中國匠師運用寫實與想像手法,從東西方汲取靈感,塑造迎合歐洲趣味的域外風情。最後兩件瓶罐瓷器,屬於聖派歐.伊.梅祿(Sampaio e Melo)家族所有,體積略大,造型複雜,釉色鮮豔豐富,達到中國外銷紋章瓷製作的極緻境界。

本文原載於《典藏古美術》第336期(2020年9月號)
更多古美術精彩圖文,請關注 典藏古美術Facebook

瓷廳:中國外銷瓷

展期:2020/01/30-2021/01/10
地點:米蘭普拉達基金會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