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奇麗之美,台灣寫實藝術的精微總集成

奇麗之美,台灣寫實藝術的精微總集成

奇美藝術獎秉持著許文龍「看得懂的藝術」理念,今年「奇美藝術獎」邁入第31屆,過往累積的30年奇美獎得主,他們的藝術作品,而今就在奇美博物館「奇麗之美」特展盛大展出!
在台灣,有好些機構、基金會長期贊助藝文活動。時間,澱積出最豐美的成果,例如5月25日的第17屆台新藝術獎頒獎典禮,已成為視覺藝術、表演藝術的年度盛會。同樣的,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他早在31年前即透過奇美文化基金會,以獎助金的方式幫助美術、音樂學子,讓諸多優秀人才免於經濟壓力,能在喜愛的藝術道路上持續前行,累計獎助達317人次,發出逾1億1千萬元獎助金。今年「奇美藝術獎」邁入第31屆,過往累積的30年奇美獎得主,他們的藝術作品,而今就在奇美博物館「奇麗之美」特展盛大展出!
黃啟峻的雕塑《出神》(中),與羅純峻的《後青之歌》繪畫(右)。(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麗之美」特展開幕,館方代表、貴賓與藝術家合影。(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美藝術獎秉持著許文龍「看得懂的藝術」理念,一直持續推廣、獎助寫實藝術創作,因此過去這30年來的奇美藝術獎得主,他們的作品恰恰構成了台灣寫實藝術的發展風貌。尤其在許多人高喊油畫已死,質疑寫實藝術難再突破已有成就的高度懷疑裡,奇美藝術獎穩穩當當的走過30年,且持續前行,代表寫實藝術依舊能不斷變化革新。奇美博物館的「奇麗之美」特展,恰如其分的刻畫出逾半世紀台灣寫實藝術的發展面貌。奇美博物館邀請台灣美術史學者暨成功大學教授蕭瓊瑞擔任策展人,蕭瓊瑞仔細整理奇美獎的得主作品,以及台灣其它寫實藝術家的創作後,自創「精微寫實」一詞,歸納為「奇美藝術獎」30年來作品的主要風格。蕭瓊瑞指出,「精微寫實」指奠基於西方「照相寫實」或「超寫實」技法所出發的一種創作思維,創作者以不見筆觸、不著痕跡的精密細緻手法,讓人一看就能掌握作品物件的細節與觸感,因此,是最容易取得觀眾直觀認同與親切接納的類型。「在寫實裡,我排除了印象主義,因為有了筆觸,就有了主觀,成了主觀的情緒表現。」蕭瓊瑞進一步闡釋。
策展人蕭瓊瑞,與黃土水《釋迦出山》翻銅作品合影。(攝影/林亞偉)
蕭瓊瑞總計選件102件作品,包括繪畫、雕塑,展品來自於奇美博物館典藏的奇美藝術獎作品、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立台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以及私人單位,形塑了近年來台灣最盛大的寫實藝術展覽「奇美之美」。作品除了獲得奇美藝術獎的藝術家作品,蕭瓊瑞亦精選此前的「精微寫實」代表作,例如雕刻類以黃土水於1927年創作的《釋迦出山》為先驅;繪畫則是李梅樹在1975年創作的《假日閒情》。以翻銅重製的《釋迦出山》已不復原貌,黃土水當年的木雕原作已毀於當年二戰的戰火,但翻銅之作仍然可以看出藝術家以古典寫實的技法,形塑出悲天憫人,發願利益眾生的佛陀。
從黃土水、蒲添生、陳夏雨、陳英傑到王水河等,總計達14位雕塑藝術家的作品,能見到作品與之對應的台灣藝術發展與社會關係。我們看到王水河的《慈母》雕塑,就映照出王水河在1957年的一件抽象景觀雕塑,被當時的台灣省主席周至柔下令敲毀的事件。蕭瓊瑞指出,當年王水河為台中公園設計創作的公共景觀雕塑,可說是台灣第一件公共藝術委託案。王水河之作雖然是抽象造型,卻被當局認為就像是男女相擁的裸舞而遭拆除,反倒使王水河聲名更為響亮。寫實雕塑之作,還包括台灣新一代藝術家,以超寫實手法創作,例如楊北辰以木頭雕刻出栩栩如生的皮鞋的「記憶物件」系列作品,初看的觀者未經解說,很容易被藝術家的超高技法所矇蔽,以為是雙舊鞋;仿如擦上鞋油的亮晶晶表面,是楊北辰用油彩塗抹而成,在此見到台灣新生代寫實藝術家的功力。還包括廖建忠的《車庫》、《消防栓箱》,看起來就像我們街坊的車庫鐵門、消防栓箱,在奇美博物館的展場裡,周遭環繞著一幅又一幅的寫實畫作,這樣的作品往往引發觀眾的好奇,進一步探究藝術家的想法。
而在蕭瓊瑞的策劃下,更將繪畫分成四大子題,包括:「從人出發」、「淨悟.靜物」、「風景.心境」與「夢境.奇觀」,可從一窺台灣精微寫實藝術的百花齊放。最開始,以李梅樹於1975年創作的《假日閒情》為開端,根據李梅樹紀念館的介紹,模特兒就是李梅樹的學生,也是藝術家以此位模特兒描繪的系列作品的第一幅;蕭瓊瑞更在作品旁,擺放了李梅樹於板橋畫室拍攝的照片,讓畫作與照片相比較。蕭瓊瑞分析,其實李梅樹早在1965年就開始參考照片繪畫,他或許可說是世界美術史上,第一位畫照片的人,但是完全精微、美化。紐約興起照相寫實主義是在1970年,而這件1975年的《假日閒情》,可以見到李梅樹的高超寫實功力,刻畫出模特兒的栩栩神韻。
李梅樹《假日閒情》。(攝影/林亞偉)
參與「奇麗之美」大展的繪畫藝術家達41位,從李梅樹開始,涵括了台灣傑出的寫實藝術家,莊索知名的《難民》一作,從高美館借展,這幅作品描繪了戰爭苦難下的逃難經歷。蕭瓊瑞憶及,他曾經到日本參與講座發表,向日人介紹莊索這位藝術家的作品;曾投入抗日戰爭的莊索,他返台後的作品,許多都是描繪日軍侵華造成的苦難,作品中主要是對戰爭的思索與反省,日本觀眾都深受感動。這幅《難民》其實尚未全部完成,包括草地的細節等,但已經傳遞出藝術家的最核心的思維。
由左至右:莊索《難民》、謝孝德《合理的虐殺》與陳昭宏《BEACH-117》繪畫作品。(奇美博物館提供)
「奇麗之美」大展,還包括司徒強、韓舞麟、卓有瑞、黃銘昌、葉子奇、連建興、顧何忠、林萬士、李足新等承接第一代前輩藝術家的作品,還有在青年藝術家一輩中崛起的羅展鵬、盧昉、周珠旺、侯忠穎、詹喻帆、林浩白等藝術家,還有1990後出生的新銳藝術家,可以一窺台灣寫實繪畫的多元面貌。寫實,早已不僅僅是寫實,藝術家各自觀看萬物的視角與觀點,再加上令人嘆為觀止的技法,依舊能在當前眾聲喧嘩的當代藝壇裡,得到一席位置。蕭瓊瑞看待這一批傑出的前輩到當代寫實藝術家,他這樣說:「每一件作品都有其價值,現代人能寫出很好的現代詩;我只是相信,現代人不必寫古典詩。」當下的寫實世界,已然不是過往的寫實技法,來到奇美博物館「奇麗大展」,必能耳目一新。許文龍推廣「看得懂的藝術」,寫實,其實藝術家帶著我們映照自身與周遭世界的關係,用藝術品導航的快捷列車。
左起:卓有瑞《香蕉系列之七》、顧重光《靜物》、李惠芳《青花瓷》。(奇美博物館提供)
李足新過往長期協助奇美藝術獎,亦是知名的寫實藝術家,畫面盡頭為《他者的眼睛》。(攝影/林亞偉)

奇麗之美——台灣精微寫實藝術大展

展期:2019.03.17-06.11
地點:奇美博物館特展廳
地址:台南市仁德區文華路二段66號

 

林亞偉 (Lin Ya-Wei)( 11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