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紫砂在歐洲──紫砂與紅陶的變奏

紫砂在歐洲──紫砂與紅陶的變奏

紫器東來 展中歐洲區有18組件來自荷蘭國家博物館的館藏,這些作品都是首度來到臺灣。「紫器東來」這一區主要展列了…
紫器東來
展中歐洲區有18組件來自荷蘭國家博物館的館藏,這些作品都是首度來到臺灣。「紫器東來」這一區主要展列了17到18世紀銷往歐洲的宜興紫砂,有提梁壺、圓腹壺、方形壺、仿生自然壺、茶葉罐等多種形制,仿生自然壺又有梅枝壺、葫蘆形壺與瓜形壺。
最早的中國宜興紫砂壺應該約在16世紀中期就傳入歐洲。首先經由海路將宜興壺帶入歐洲的國家為葡萄牙,而後又隨著荷蘭東印度公司等各國商船或使節團,將宜興紫砂壺帶往歐洲。此次展出的〈紫砂海棠式貼花扁壺〉與16世紀末、現在收藏在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的一件紫砂小壺十分相似,無論壺形、尺寸大小或壺底的葉片貼飾,都近乎一致,因此推測兩件或可能出自同一間紫砂作坊。
根據研究指出,宜興可能有成立專門外銷的工坊,參考同時代的福建德化窯、江西景德鎮窯外銷瓷,用宜興特有的紫砂製作符合外國市場審美品味的作品,例如貼花裝飾、尺寸大等符合當時歐洲流行「中國風」的相關視覺表現。重要母題有嬰戲紋、龍搶珠紋與葡萄葉紋。例如荷蘭國家博物館所藏一件鏤空錢紋高圈足的瓜形壺,二彎流嘴,口沿包覆銀釦裝飾。壺嘴、壺鈕與壺把皆仿作瓜藤造型。壺身表面滿布貼花的大型葉紋以及果實的紋飾,採用貼花方式,先將泥料填入模具成形,再用工具挑起,貼於壺胎,藏身於壺蓋後面的松鼠,用模具成形後再細部雕刻,以泥漿貼在壺蓋上。葉片大小相間,葉脈刻劃細膩,而成串的果實點綴其中,盈滿勻稱。若仔細觀察,可以發現藤蔓由枝幹處延伸而出,由粗而細,其蜿蜒縈繞的形象,頗為生動自然。壺身下半部為一個高圈足,以鏤雕銅錢的紋飾,呈現出鏤空穿透的玲瓏效果。
宜興外銷歐洲紫砂壺,立體紋飾是美感特徵,獨具新意地詮釋了同時期在其他外銷品類上,例如青花瓷在平面上彩的紋飾,表現出另一番活靈活現的中國風韻味。外銷歐洲後,這類壺形變成他們仿製的參考模本,為歐洲的新興茶具提供設計基礎。
中國宜興16世紀末~17世紀初(?)〈紫砂海棠花形扁壺〉,臺灣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品牌序曲
「品牌序曲」一區主要在呈現17到18世紀時,歐洲摸索中國瓷器製作祕密的階段,宜興紫砂隨著中國茶葉外銷和歐洲「中國風」熱潮的助長進入歐洲,歐洲重要的瓷器品牌約發展於17世紀晚期到18世紀中期,而宜興紫砂器在此品牌發展的過程中,亦扮演一定的角色,是歐洲器物製作的新靈感來源和產業商品實驗的參考對象,荷蘭的德爾夫特、英國的史丹佛郡、德國的麥森等地,皆進行仿製且各具特色。德爾夫特窯場側重追仿細節及品質的講究,史丹佛郡則是在模仿之餘又展現大膽的創新,而麥森更注重運用其領先的製瓷技術,以當地瓷土為素材,仿造紫砂茶具。
17世紀後期的歐洲靜物畫〈Dutch Family Taking Tea〉,展現荷蘭阿姆斯特丹富商家庭的飲茶情景,畫幅中心的圓桌上可見有亞洲各地進口的茶具,男主人手持的壺很可能就是把宜興紫砂壺。從歐洲人視角來看,當時茶和可可、咖啡被視為是新傳入的異國飲品,茶壺也是新的用品造形。當時對茶壺的需求高,但宜興紫砂壺銷入相對少,促成當地陶瓷工廠以紅陶來仿製宜興紫砂,甚至成立品牌內銷,這過程為後來18世紀歐洲瓷廠奠定燒製技術、器形、美感經驗的基礎。
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的宜興紫砂器。攝影/施靜菲。
荷蘭是歐洲模仿宜興紫砂最早的地方,延續時間約有50年,其中不得不提到荷蘭陶匠米爾德(Ari de Milde)這位開山祖師的人物。怎麼說呢?早在17世紀後半,米爾德便開始對宜興紫砂進行器形和裝飾「相像」的模仿,尤其是在紋飾貼飾的部分,可以看到他對於歐洲非傳統的「梅花紋」有深刻的揣摩。這時,米爾德紅陶壺已經具有商標,在壺底部有一個橢圓形的「奔狐」標誌。這個陶廠日後還出品了「八邊形茶盤」,盤面上的植物花紋,似乎因襲西方紋飾傳統,變成莨苕紋、卷草紋。可以想像在那樣追求中國風樣式的時代裡,創作這樣一件深具歐洲本土風格的工藝品是何等的不容易;另外,在盤子正中間可以看到一個更加形式化的商標:帶皇冠的茶壺,如果注意盤面,裡面潛藏了五枚米爾德時前半期所用的「奔狐」,非常有巧思。
當時有陶工遷徙的現象,荷蘭具有燒製陶器技術、仿製中國陶瓷能力的陶工們,會向歐洲四處遷徙。在英國,有來自荷蘭的Elers兄弟,他們將仿製紫砂壺帶入另一個歐洲本土化的高峰。英國主要仿製紫砂是史塔福郡。展出的三件英國紅陶茶壺,除了第一件頗具宜興壺特有的仿生自然特色,其他兩把或多或少已經往在地器形變化,如較高的一件,推測很有可能是根據歐洲金屬咖啡壺的形制製作而成,上面的紋飾加入洛可可風格的樣式,可見英國從模仿荷蘭的仿宜興紫砂,到自己獨具匠心的發展。往歐陸東邊,德國薩克森地區的麥森也有仿宜興紫砂的紀錄。
Pieter Gerritz van Roestraten(1670~1699)〈Still Life〉。
紫砂壺在17世紀的薩克森被視為紅瓷,與白瓷同被歸為瓷類,被視作開啟瓷器製作祕密的關鍵而實驗。由當時的薩克森的選帝侯強者奧古斯都贊助,成立團隊進行技術研究,根據學者推測,強者奧古斯都可能向荷蘭德爾夫特米爾德家族購買模仿宜興紫砂的器(stoneware)製作模具,所以或多或少,德爾夫特輔助了麥森的陶瓷製作。1708年團隊在德國麥森附近奧厄(Aue)發現了製瓷用的高嶺土,使得麥森成為歐洲第一個能以高嶺土製作瓷器的地方,麥森窯廠於1710年成立。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的一件粉彩風格白瓷壺是強者奧古斯都團隊找到製作瓷器祕密的重要例證,在「追求瓷器製作」的努力之上,跨越了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該件瓷壺用當地高嶺土製作紫砂茶壺的器形,再加上模仿景德鎮粉彩風格的裝飾,不說出這個祕密的話,沒有人知道它是出自麥森瓷廠的製品。
歐洲產製陶瓷的練習、漸進的變化,無形中導致了歐洲的陶瓷跟中國的樣式愈行愈遠,產出自己特有的造型與美感意識。在這樣集大成的節點上,我們可不可藉此說明,模仿宜興紫砂促使歐洲當地陶瓷品牌的誕生呢?這確實是一件有趣的事。
德國麥森18世紀中期〈白瓷彩繪花卉紋壺〉,荷蘭國家博物館藏。圖/荷蘭國家博物館。
奢華茶組與裝飾
歐洲套組的出現比中國晚,從自由搭配到18世紀中期以後的固定形制,甚至出現超過20件以上的茶具套組。17世紀荷蘭貿易黃金時期的圖像中,即可見到紫砂壺搭配青花杯這類來自中國的茶具套組形式,加有金屬鏈的紫砂梨形小壺、青花杯盤及水盛。展覽中模擬展示了靜物畫中的茶具組合,特別的是這把荷蘭國家博物館藏的宜興龍搶珠紋壺,壺身、蓋、鈕皆呈圓鼓狀,腹上貼飾龍搶珠紋,附帶鑲嵌鍍金飾件及鏈條,設計細緻,底部有「邵天其」款,歐洲收藏中極少見到帶有作家名款的紫砂壺,這件作品的資料相當可貴。
旁邊也展示了麥森瓷廠的白瓷金飾糖罐和茶鍾,開光處繪製德國「中國風」設計的中國人飲茶圖樣,是按1720年開始活動於麥森畫師Höroldt的中國風設計稿集繪製,這本設計稿集對18世紀歐洲窯廠瓷器裝飾產生很大的影響,茶鍾底部的雙劍交叉符號,源自1722年麥森督察官建議強者奧古斯都後開始採用,今天是世界有名的瓷器商標。
荷蘭德爾夫特17世紀末期~18世紀初期〈紅陶「米爾德」(De Milde)商標八方茶盤〉,荷蘭國家博物館藏。圖/荷蘭國家博物館。
中國宜興18世紀〈「邵天其」款紫砂貼花龍搶珠紋壺〉,荷蘭國家博物館藏。圖/荷蘭國家博物館。
18世紀中期,英國貴族家庭開始流行下午飲茶的生活型態,風潮延伸到歐洲各地,繁複成套的茶組也應運而生,並延伸出現今可見歐洲各地著名窯廠生產熱銷的西式茶具套組。此次展出19世紀的兩組西式茶具大型套組,一組是俄羅斯聖彼得堡瓷廠出品之轉印貼繪茶組,另一套是美國市場訂製的中國廣彩茶組。歐洲人飲茶不像中國人鑑賞茶湯,荷蘭人率先在紅茶內加入牛奶和砂糖飲用,因此茶具組有不同於典型中國茶組的牛奶壺和糖罐;此外,擁有大型套組也表現主人的社交禮儀。
紫砂在歐洲──紫砂與紅陶的變奏
俄羅斯聖彼得堡19世紀中期〈轉印貼繪白瓷花卉紋茶組(27件)〉,臺灣私人收藏。圖/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紫砂漫遊.聚焦臺灣」
展期|2018.01.26-06.18
地點|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全文未完,其它篇請見「紫砂漫遊.聚焦臺灣」新北市立鶯歌陶瓷博物館紫砂特展
全球史脈絡下的宜興紫砂在歐洲區最重要的展現在於,此地保存有16世紀就來到歐洲的宜興紫砂茶壺,相對其他地區時代要來得早;再者,傳入歐洲的紫砂壺千姿百態、裝飾豐富,也是其他地區見不到的。這些特色在17世紀晚期之後的歐仿紫砂壺及18世紀中期後的歐洲茶壺上也可見到,並延伸出現今可見的繁複西式茶具套組。
大航海時代與文藝復興,分別標誌著歐洲對世界廣度探索與自身文化深度追尋。不晚於17世紀,茶葉及紫砂茶具就透過探險家、商人、傳教士或使節團進入歐洲。當時歐洲靜物畫與銅版畫中留下的紫砂壺身影,反映了近代早期歐洲對異國珍奇的好奇和想像。隨著飲茶風尚之披靡,德爾夫特(荷蘭)、史塔佛郡(英國)、麥森(德國)等地,皆群起以當地的紅陶模仿宜興紫砂茶器,並且開啟18世紀中期以後歐洲各地瓷窯工廠成立的契機,同時,隨著茶壺器形或裝飾加入歐洲本地風格,走向創新與國際品牌競爭之路。
中國宜興17世紀末期〈紫砂貼花松鼠葡萄紋瓜形壺〉,荷蘭國家博物館藏。圖/荷蘭國家博物館。
金芳如、黃俊嘉、謝宗儒(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