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美麗新世界

美麗新世界

英國作家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於1932年…
英國作家阿道斯‧雷歐那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於1932年發表了反烏托邦作品-《美麗新世界》(Brave New World)。書中描繪的世界,分工井然有序,人民美滿幸福。在仙境般的美好包裝下,除了是對科技制約與極權控制的抨擊之外,如同書名源於莎士比亞《暴風雨》中,米蘭達的對白「人類有多麼美!啊!美麗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在裡頭!(How beauteous mankind is! O brave new world, that has such people in it.)」更是實實在在諷刺著人類的無知。而在那樣的未來世界想像裡,所謂的「文明」早已背離人性。身體與心靈明確地切割,慾望流動得很乾脆,性、愛分離得很自然,我們所認知的人性,好像本來就不存在一樣。
自1989年提姆勃勒李(Tim Berners-Lee)發明的WWW(world wide web)-用來儲存資訊、分享資訊的工具-問世,如今我們已經可以運用電腦與網路的技術,將各種溝通媒體,如:文字、圖像、聲音、影像、動畫和錄影,結合成不同的「多媒體系統」,隨時隨地與不同時區、不同地點的人互通資訊。現今網路使用日趨普及,對商業界、學術界,甚至個人等彼此間資訊的交流提供了快捷的服務,網路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全世界。因為網際網路,人與人溝通的方式改變了,連帶工作的形態也有所不同,使我們遨遊於網路世界時,更顯得天涯若比鄰。
身為一位藝術家,過著單一與孤獨的生活。進入工作室,沒有同事,沒有網路,沒有電話,只有我與作品的交流與對話。每天超過十個小時的工作完畢,回到家中,深夜與網友的交流,成為我擁抱生活的唯一方式。
生生不息 Circle of Life 油彩‧畫布 2015 130x162cm
網路雖然虛幻,卻提供了孤單的生活一個管道。它成為了一個工作之餘,心情得以紓緩,抽離自己的真實身分,一個讓我做個女人,而非藝術家的地方。網路是我逃避現實的一個出口,在網路的世界中我可以偽裝,尋求短暫的安慰。當網路切斷時,又回到現實的世界中,網路世界的是是非非,不會影響真實的生活。透過網路交友我找到了一種類似愛情的感覺,但那畢竟不是愛情,每一段在網路中相遇而產生感情,總在見面後幻滅。讓我進一步反思網路世界和真實人生的落差。如同兩個水桶人一般,隱藏身份,虛偽互動,彼此在虛幻中取暖。我的生活,也在藝術家與尋找愛情的女人之間擺盪著。在這情境中,其實真情是不容易得到的,多年以來依舊在茫茫的網海中,帶著唐吉軻德的勇氣,尋找嚮往中的愛情。但愛情的難以尋覓,所帶給我內心的空虛感,又將我推向 藝術創作裡尋求慰藉。
人類對愛情嚮往的普世價值,已經因為網路的交友而改變。一種方便的「類愛情」,不需要全心全意的付出,透過網路交友,可以解決情慾的需求。人與人的相處到底還需不需要愛?
人們初次接觸網路時的讚嘆,就像米蘭達在「暴風雨」中的對白「人類有多麼美!啊!美麗的新世界,有這樣的人在裡頭!」
在這次的《美麗新世界》展覽中,「水桶人」於世界中遊歷而後因著尋找愛,引導「時代夫人」的出現。是我對女性地位提升的肯定,也是回歸自己-作為女性暨藝術家-的內心剖析。《夫人之春》揭示著女性過往被父權制約的處境,但溫婉秀麗的外表下,依然有著和男性一樣的自我意識。因著女性意識的醒覺,我也畫了出現在《時代雜誌》封面上的「時代夫人」系列。封面上的「時代夫人」,正是當今世界問鼎權力巔峰的女性視覺符號:梅克爾、希拉蕊、朴槿惠、蔡英文與伊麗莎白二世。
畫面中出現忽而飄散又聚合的雲、樹的剪影、盛開的蒲公英等等,相同符號的重複出現,牽連出作品與作品間的故事脈絡,更甚透過如「蘋果」、「八寶樹」的系列作品,在如同歌舞劇的效果下,揭開一幕或一景的篇章。
八寶樹傳奇 Legend of Bubble Tree 油彩‧畫布 2013 200x420cm
對於社會與網路交合下的未來,我是有所憂慮的。正如同我自己一直以來的創作核心-探索並正視自己的恐懼。透過視覺化的表現,我自信展現,同時也被迫揭露,相輔相成之中,是這樣的年紀、這樣的生命歷程、這樣的學習新知識與技能後,獨有的混雜的反芻。慾望的泡泡升起,肉肉山延綿重疊著。人們追尋的腳步如同畫面中「水桶人」東奔西跑著。跳脫成第三人的視角去觀看,那些「見」與「不見」、「名利」對上「險惡」,就此清晰浮現於眼前。而在一次承德喇嘛寺的遊歷經驗下,更引發出「宗教」作為慾望實現管道之一的領悟。那神聖信仰的儀式裡,包裹著的,正是一顆顆私我意念的種子啊!
在與網路的交涉過程中,我有所得,亦有所失。時間推回到在威尼斯駐村時,我在每日在工作室作畫時不斷遭受親朋好友甚至陌生人「轟炸式」的訊息傳送。最終我憤而刪除通訊軟體,才能專心創作。「QR Code」作品系列,正是對網路的抗議而繪製,作為會心一笑下的小小報仇。而真正要傳達的,其實是在暴力文字與符號的覆蓋下,愛不止被隔絕,更甚儼然偏離其本意的軌道。如同那象徵富貴、幸福的牡丹花被塊狀肢解開來,豐衣足食的美好人生就此分崩離析。
作為一名創作人,或說生活經驗反饋者。在揭露之外,還需更平衡地看待許多議題。網路雖有它的缺失,卻也不能以偏概全忽略其為我們生活帶來的便利與提升。而在這樣的天人交戰中,作為一名實實在在生活其中且受到影響的人類、女性、母親與藝術家,我能總結和期許的,便是透過找回並強調那萬事萬物的「初衷」,讓最純粹的根本,帶領難免失足的我們重新站穩腳步而繼續旅程。而那核心的象徵物,正是觸目皆是的「蘋果」。「蘋果系列」從原罪論起頭,翻轉過往聖經的負面定義,結論與定義的最終主導權回到觀看人手中。在你眼裡的「蘋果」是什麼?若不是「愛」,可否駐足聽我一說?
「水桶人」系列自2006年的第一張作品-「水桶人與蘋果」展開序幕,在現在看來,除了是系列作品的起始點,更像是篇序章。而這本書多厚、發行時間多長,我不知道,更甚不在乎。就像我一而再強調自己並非「為創作而創作」一樣,一切的構圖、元素、色彩,源自於我生活體驗與自我消化。而這次《美麗新世界》的展出,正是在那樣特殊的人生歷程脈絡下,從我女性的身、心、靈孕育而出。有點赤裸,甚至可能讓誰感到害羞。若妳要問我怎麼去看,很簡單,兩個字「好玩」。期盼你能隨著「水桶人」的腳步輕盈,得宜轉換在每幅作品間。
網際網路的發明作為人類交流方式改變的中介點。在那之前的電話聯繫,雖然需付出時間與金錢,但語言是有溫度的。然在那之後,跳脫一對一的框架,專一性倍受質疑。一段文字、一張照片,所傳遞的訊息可以不帶感情得複製再貼上。
作品中,網路像樹狀般蔓延,而「愛」的蘋果也生長其中,相互對抗著。在現今的網路世界裡,人與人接觸頻繁了,卻也反方向疏離了。人性漸漸躲進了水桶中,於是乎,水桶人只剩下水桶,飄飄蕩蕩。
時代夫人TIME系列之三 TIME Lady 3 油彩‧畫布 2016 90×72.5cm
出生於屏東客家族群的蔡英文,張瑞頻為其於頸部繪製了一朵綻放中的油桐花。而藍天白雲國旗旁的諾大鳳梨,除了取其閩南語「旺來」的含義,期許台灣未來不論是經濟、社會等面向得揚升外,更是扣勾回地域的認同。在520就職演說當中,蔡英文作為一名新任總統,除了針對國家未來性-包含經濟發展方向、社會改革、兩岸關係-表達一系列方針外,在面對台灣原住民生存、環境 等議題上,其正向地表達關切暨執行方針,實為張瑞頻所認同而欽佩。
台灣原住民百步蛇圖騰的向上爬升,是一種族群轉型正義的期許,也是蔡英文作為台灣第一名女性總統的獨特標記。原住民議題一直以來地備受忽視,正如同元素本身相較于其他色調的灰暗不明。然張瑞頻將其置中表現,正是彰顯「記其所說,觀其所為」的理念。除了在未來檢視以外,更時刻點滴心中。
而並立左右的台北101與上海東方明珠,少了兩相抗衡及框架限制的意味。相反地,返歸回由下延伸至上方的觀看視角,對於台灣,對於中國,更甚對於他國家、區域經濟的想像,張瑞頻地期許,正如那全盛而隨風蔓延的油桐花,從根本認同與在地情感,作為如同樹跟般穩扎的基礎,在包含與人關懷的改革理念下,拔升出台灣的軟、硬實力。
泡泡虛幻飄渺,絢麗反射,形成一微小而清透的世界。河流引出了海市蜃樓的曠景,切合入金融議題。五種強勢貨幣,除了先前提到的歐元、美元、英鎊,再加上加幣以及人民幣,世界經濟體系的結合與流轉,透過這幾種面額互通著。
仔細一看,左、右兩塊土色大地,其實正是歐洲與中國版圖。歐亞對立的局勢,自領土邊界延伸到經濟問題。十七世紀最早的泡沫經濟-「鬱金香狂熱」,帶出了「泡泡」此一虛幻的歷史榮景。而畫面中大小不一的泡泡,則有著張瑞頻渴望訴說的故事-亞洲泡泡製造出了許多水桶人,暗喻著人口擴張的生存壓力;歐洲最大的水桶人則製造出泡泡,弄亂所有貨幣,形容著經濟局勢的慘淡;右下角露出一角的比特幣,標示全新貨幣形態的出現,是人類製造出最新的泡泡。
畫面中的小公主與肉肉山相靠著,正如同經濟的發展也是被慾望簇擁著。右邊的建築越蓋越高,無限攀升下,有一天總會把泡泡刺破,而那樣的未來會帶來多大的巨變,無可知。張瑞頻只是繪畫出自己當下眼界所及,是過度恐慌,亦或未雨綢繆,任由每個觀看人檢視與反思。
美麗新世界|張瑞頻個展
時間:2016.09.03-09.25
地點:藝境畫廊
地址: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639號1樓
電話:(02)2798-5556
網址:http://www.artdoor.com.tw/
張瑞頻(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