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吳權倫 AF II,一種是也非也的地方傳說

吳權倫 AF II,一種是也非也的地方傳說

吳權倫 AF II,一種是也非也的地方傳說 吳權倫於吼唷藝術展演空間的個展「AF II」,為他去年在韓國駐村期…
吳權倫 AF II,一種是也非也的地方傳說
吳權倫於吼唷藝術展演空間的個展「AF II」,為他去年在韓國駐村期間所開始的「角度–運氣」計畫。靈感來自藝術家偶然發現當地古廟前的河床上,數百座因祈願而疊起高度過人的石頭塔,反映人類視自然物為崇高的靈性存在的行為。但是,對吳權倫而言,這般堆疊石頭的舉止卻更關乎幾何思維,他先是將拍攝後的石頭塔經3D掃描製作成紙雕,在展出現場透過拆解成三部分的裝置方式暗示著離開原始地後的不完整,並藉由分析操作將自然物之神秘,轉換為可數據化的對象,最後回歸為造型物件。他將紙雕模型攤開為三角面圖,套用自己進行的測量與演算公式得出一個平均三角形,由此檢驗構成這座石頭塔的三角面與象徵完美的正三角形的重心差距(偏差),這些分解圖在現場被捲成圓管狀,依照三角形的三個平均角度值斜放於三個牆面,作為身體可比對的參照。另外,現場散置的三角形物件,則是他在台灣所尋得近似石頭塔材質的花崗岩地磚,將其砸碎後再修整成最接近的三角形。吳權倫提到,當他實際獲得數據結果後,回頭再看石頭塔時,感覺既無直接關聯也偏離運氣好壞,「所以就看破了」。或許在其重複堆疊與推演計算中皆蘊含著儀式性的過程,雖然基於不同情境,但就當中存在的本能而言,無論是前者的直覺驅使,或是後者的理性檢視,兩者似乎也能視為殊途同歸,一種是也非也的地方傳說。
黃鈴珺( 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