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明朝皇帝與其宮廷藝術

明朝皇帝與其宮廷藝術

明代館展覽廳照片 圖/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提供 明代館展覽廳照片 圖/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提供 明代館展覽廳照…
明代館展覽廳照片 圖/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提供
明代館展覽廳照片 圖/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提供
明代館展覽廳照片 圖/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提供
無論由流行歌曲,或得自藍、白對比的鮮明印象,在藝術裡看門道或看熱鬧的人多少都曾見聞過「青花瓷」吧。此風靡全球500餘年的釉下彩瓷雖源起於中國元代,卻全盛於朱明治下,以獨特豐富的單色紋飾表現,串連起大明帝國近300年歷史。但想當然爾明代絕藝不會只有青花一種,還有哪些是令堂堂天子亦驚豔於眼底的銘心絕品呢?
明永樂朝江西景德鎮〈青花西域舞樂人物紋扁壺〉,故瓷012549。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版權所有。
青花彩瓷交相輝映
較之宋、元瓷器的質樸素美,明代瓷器工藝更鍾愛色彩繽紛的風格。當時以景德鎮為首的官方瓷窯在朝廷命官嚴格督造下推陳出新,於承襲元代釉下彩之基礎上,又醞釀出各類釉上彩繪裝飾技法。諸如永宣青花、紅釉以及成化鬥彩等,均可謂此間絕代經典。
青花瓷是以鈷料描繪紋樣,經施罩透明釉後高溫燒成。〈青花西域舞樂人物紋扁壺〉即為永樂、宣德御窯青花中頗具代表性之作例。一方面,此器青花發色濃豔,圖案具水墨暈散效果,並帶滲青鐵鏽斑點,呈色有別於此前洪武時期的灰藍,或稍後成化時期的清朗色調,風格獨特鮮明;另一方面,此般器腹圓扁之扁壺造型,其主紋於中國傳統山水園景描繪外,又添加奏樂歌舞的五名外邦人物,俱為受伊斯蘭文化影響之新元素。這些既說明當時中西文化、貿易交流之密切關係,又反映景德鎮御窯廠因時創新的製作能力。
明宣德朝江西景德鎮〈寶石紅僧帽壺〉(底刻乾隆乙未仲春月御題詩),故瓷017764。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版權所有。
宣德朝〈寶石紅僧帽壺〉亦為此際令人驚豔的瓷器創製。其壺口呈三階漸高造型,形似僧侶所戴帽冠,故名之。以氧化銅為著色劑、經高溫燒成的紅釉,燒造難度極高,至明永樂朝始成功燒製。宣德時又進而創燒出色澤璀璨如紅寶石的紅釉器,襯以壺口、把柄和底部邊緣因燒製時釉料流動而透出的淺淡白邊,更見畫龍點睛之效,為宣德紅釉瓷器特色。
明代官窯至憲宗成化年間又新創鬥彩瓷器,以鈷料繪圖案於素坏,施透明釉後經高溫燒造,再於青花輪廓內疊加各色釉上彩料,二度入窯低溫燒成。展品〈鬥彩雞缸杯〉因杯外繪子母雞得名,附「大明成化年製」款。其造型嬌巧,胎質細薄潔白,用色濃淡有致,富有畫意。此類雞缸杯或因帝王喜愛而為文人雅士青睞,明神宗時即有「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之說,於今更曾創拍賣成交天價。
明永樂朝〈朱漆剔紅花卉長頸瓶〉,故器000468。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版權所有。
明宣德朝宣宗朱瞻基繪〈花下貍奴圖軸〉,紙本設色,故畫000421。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版權所有。
漆器琺瑯窮工極巧
彩瓷之外,由層疊雕砌的剔紅漆器及金碧耀眼的掐絲琺瑯,亦能反映明代皇家之富麗品味和巧匠技藝。
色澤醇厚、手感溫潤的漆器,具輕巧、防潮、隔熱等特性,唯製作費時費工,尤其雕漆作品從製作到完工更須經過製胎、髹漆、雕飾、研磨等上百道工序。明代永樂朝始於京師設「果園廠」專製御用漆器,成品精美絕倫,尤以剔紅最具代表性。〈朱漆剔紅花卉長頸瓶〉器形端莊大方,滿飾布局嚴謹的多種花卉紋,花瓣層疊錯落,葉片舒展有致,枝幹婉轉相連,足見刀法自如。瓶底針刻「大明永樂年製」款,開皇家專造漆器製款之先河。
掐絲琺瑯則於金屬器表以細銅絲框圍圖案輪廓,再填入各色琺瑯釉料,經燒製、打磨、鍍金等多道程序製成。此項工藝約於元末由西方傳入,後大盛於明代景泰年間,故又稱「景泰藍」。展品景泰款〈掐絲琺瑯鹿鶴長春花插〉之紋飾,於藍色主調中烘托出紅、黃、白、綠、靛諸色,琺瑯釉層濃厚亮麗,掐絲末端捲曲成圈,鍍金光彩耀眼,足見明代中晚期琺瑯製作水準。
明朝李在繪(舊傳宋郭熙)〈山莊高逸軸〉,絹本設色,故畫000829。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版權所有。
御筆院畫各得其趣
至若說到明廷繪畫品味便不能不提起明宣宗。這位藝術家皇帝雖在位僅短短十年,然其熱衷書畫創作,以恢復兩宋畫院盛況為志,遂使其治下宮廷繪畫達到鼎盛,足與北宋徽宗宣和畫院媲美。
宣宗作畫好以富象徵寓意的花鳥、畜獸、墨竹等為題,風格明顯受文人畫影響,注重線條和墨韻表現。其〈花下貍奴圖〉繪於宣德元年(1426),畫貓以細筆勾勒五官輪廓,其餘用沒骨法暈染體態,再皴擦毛髮斑紋,以營造毛茸質感,襯以略加勾勒施染的湖石和秋菊,頗有追仿宋徽宗文人寫意風貌。
相較於明宣宗的業餘畫風,宣宗朝宮廷畫家則訓練精謹、著重寫實,呈現另一種精緻的工筆風格,題材則多見具裝飾吉祥寓意的花鳥,與帝后肖像、宮廷行樂,以及表彰忠孝節義、招賢禮士的歷史人物故事等。宣德畫院之著名畫家,有謝環、商喜、李在、石銳,及日後出宮開浙派先河的戴進等。展品〈山莊高逸軸〉雖畫幅右下有「河陽郭熙寫」簽款,但經風格、技法比對,可知應為明初院畫家李在真蹟,採主山中軸式構圖,堆疊出帶S形動態,描繪山石林木則見北宋郭熙擅長使用之雲頭皴、蟹爪表現,然其筆墨更加自由放逸,為明初或浙派學郭熙風格特徵之一。
蘇玲怡(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