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讓觀眾的腳主動踏入美術館:從「隱藏的時間」窺探社區教育推廣轉向

讓觀眾的腳主動踏入美術館:從「隱藏的時間」窺探社區教育推廣轉向

鳳甲美術館持續耕耘的「社區藝術培力計畫」已邁入第四年,其前身為「北投藝群人」,過去習慣的模式主要是透過館校合作,推薦駐校藝術家進入校園,與學生們共同創作,最終利用美術館空間進行成果發表。
觀眾群的拓展:時間.技巧.教學設定
鳳甲美術館策展人葉佳蓉表示,目前調整的初步方向即是館校合作加上駐館藝術家。在過去,這類年度的社區推廣活動,開幕時的邀請對象多以在地居民為主,除了參展的學生外還會有老師、家長一同前來,然而,當和社區有關的這檔展覽結束後,在地居民便很少再踏入美術館。館方評估主因多數展覽與當代藝術有關,一般民眾在知識與興趣上都難以銜接,因此「隱藏的時間」在館校的合作成果之外,另外加疊上專業藝術展示作為參照,企圖拓展在地觀眾對於展覽的想像,一般觀眾被吸引入美術館後,也能接觸到當代藝術相關的作品形式。
此次的館校合作聚焦於攝影,並更留意攝影知識、技術操作等面向,有別過往的大班教學,這次特別與在地對於攝影本身有興趣的社團合作,包括大屯國小攝影社、復興高中美術班、石牌國小樂齡班。學員本身就有自備相機,並對影像呈現充滿興趣,創作者帶領他們進入在地的市場,引導學員理解創作者如何觀察與思考影像、構圖,或是如何與被攝影者溝通的技巧等,並針對沖印、相紙與展呈方式,藝術家與館方都提供當代藝術專業的建議。如有學員的攝影系列以市場被懸掛的懸掛塑膠袋為主,館方則建議展呈方式是否以輸出和懸掛的方式來呈現;或另一學員以白天開市的市場攤位,以及夜晚收攤的市場攤位為攝影主題,館方也會建議是否將兩組反差的照片,以並置的方式來呈現等。
「怎麼把原本的觀眾群拓展,其實蠻需要時間與技巧和設定的。」葉佳蓉進一步分享,「這次的調整比過去大班上課的經驗效果好很多,也讓館校合作的影響力比較有持續力,相較於公家機關類似的課程有人數限制的壓力,非營利組織在這方面相對可以保有更彈性與創造性空間,可以同一批學員密集上課,你可以看到他們作品漸進的改變,或是在課程結束後,他們對於攝影行動的持續性,或以這次學習的經驗去面對、處理未來的影像作品,這樣的方式可以看到課程的紮根影響與累積。」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Part II」於復興高中美術班課程紀錄照片,指導老師為攝影師鄭柏潔。(鳳甲美術館提供)
主觀的田野背後,是藝術的輪廓
「隱藏的時間」另一方面也企圖透過藝術家的視線,持續拓展對於北投面貌有機的發掘。如邀請藝術家劉致宏,其本身因求學、當兵多在北投當地活動,對於北投有相當的熟悉度與情感,此次便以過去進行的「聲音地誌」計畫,特別製作屬於北投的新版本。
他於2015年開始發展「聲音地誌」系列,工作的方式主要會針對地域,隨機田野許多在地環境豐富的紋理,並收錄為特別的聲音地景,而後透過口述、訪查、影像凝結等轉化方式,編輯錄音、書寫、設計成冊。「聲音地誌計畫一直以來都沒有一定要去到哪裡、一定要遇見誰那樣的設定。保持沒有定性,一些隨機和巧遇,其實是這個計畫很重要的元素。」
劉致宏「聲音地誌北投版」展場照片。(鳳甲美術館提供)
計畫最初發展於藝術家前往日本秋吉台國際藝術村(Akiyoshidai International Art Village)駐村,當時身邊沒有他創作熟悉的媒材,讓他思考在這樣媒材有限下要如何維繫創作的意志。秋吉台的森林、鐘乳石洞等自然環境給予他很大的啟發,並嘗試長時間跟當地的植物學家待在自然之中。在他長待於鐘乳石洞中的觀察,「洞裡相當溫暖,伸手不見五指,氣流、風都是靜止密閉的,一開始會感到可怕,習慣後會開始清晰聽到地下水流的聲響。」這個經驗使他的聽覺被重新啟發,並對這些環境的聲響開始有了視覺面貌的想像。「聲音」如何若視覺圖像一樣被描繪,試圖將「聽覺視覺化」,並以聲音檔案創作與田野並行的方式,探索「聽覺與視覺」間經驗的連結。在歷經日本山口、台灣高雄與恆春、日本東京、菲律賓達沃、馬來西亞亞庇、澳洲雪梨等地,這次便將採集的地點,回到其居所的北投。
藝術家有時尾隨散步的老人要前往的地方,有時陪伴著一隻野狗的腳蹤,計畫進行過程間他到處跟蹤,永遠無法預期會得到什麼答案,或抵達什麼地方,「這是這個計畫我非常享受的部分。」而「聲音地誌」的出版物也會搭配藝術家不同媒材的圖像繪畫,此次於「隱藏的時間」中展出的系列則是筆墨,來對應和辨識屬於北投地理煙霧、迷濛的印象。此次,也是「聲音地誌」計畫進行以來,最被完整呈現的一次,除了標準配備——印刷品的出版,現場也能看到訪調過程中撿拾的物件,展牆以手繪繪製出各個北投地景拼接剪影,當中能品味創作者將聽覺視覺化的精煉過程,這些選擇呈現與不呈現,依序或隨機的安排,最終成為創作者個人敘事的北投風景。
劉致宏「聲音地誌北投版」作品圖片。(鳳甲美術館提供)
因此,當北投的在地居民觀看劉致宏的創作呈現時,會產生一種熟悉感,但卻不一定和其經驗雷同。創作視線的介入,也不需一定秉持傳統文史田野工作的客觀與中立,葉佳蓉補充解釋:「計畫的執行可以很主觀的做,要不要收錄這個聲音,都和個人的選擇有關,你會看到藝術家怎麼去發問,有他表達的模式,一系列看下來會找到他創作的方法。」這個對於對象的認識方式,可以看到創造的運作與邏輯,也是美術館企圖與在地居民表達與溝通的具體實踐,「這也是這個展為什麼找大牛(劉致宏暱稱),而不是找文史工作者。」
李雅妍《此時彼刻》展場照片。(鳳甲美術館提供)
下工後的創作:夜間的北投
另一位專業創作者為任教於中正高中美術班的李雅妍,數年來利用下班時間持續進行攝影創作,此次展出作品《此時彼刻》也以攝影記錄夜間的北投,相對其上班時間面對校園青春、明亮的氛圍,她以精準的鏡頭,捕捉北投郊區與城市並存的街景,呈現有別於日光下的靜謐、奇幻,無論是車燈經過打在牆面的光線,或是柏油路上反射的七彩霓光,呈現屬於夜色光的各種質地。展呈上也巧妙應用燈箱,搭配安裝閃爍器,讓影像中光的語言,戲劇性能更精準與細膩的被閱讀。除了創作者的身份,其教育者的身份,也會讓這類創作與生活的思考更廣為被教育現場的學生,看到教師不同於課堂上的面貌,進而思考藝術/生活其中的分野。
讓觀眾的腳主動踏入美術館:從「隱藏的時間」窺探社區教育推廣轉向
過去的鳳甲美術館持續以錄像與當代藝術展示被識別,然而檢視其社區藝術教育推廣的功能,是被建構在過去慣性的媒合藝術家、提供場館基礎上,也不若館內其他當代藝術的展示強勢的被凸顯。如今看到這類較育推廣的轉向,開始看到有別於僅是爭取藝術社群認同,而是將觸角、課程方式與藝術專業創作領域,細膩交織出更多相互理解的契機,回歸與強化其與社區居民的溝通方式上。希望逐漸的,藝術教育推廣不再僅是美術館次要的項目,而是可以經營出館際、在地特色,及真實讓「藝術」與「居民」會遇的場域。
復興高中展出現場照片。(鳳甲美術館提供)
無數晝夜,已經習慣順著路從北投上山,經過蒸騰地熱的硫磺谷往上,或是沿台二線的陽金公路下山,曾幾何時已經深化為視/聽覺感受的一種慣性;保持了多年到現在,總是能在那同樣的山群、交織的山路、上坡換檔、下坡過彎之中,找到遼闊的美景、呼嘯的風聲和再熟悉不過的氣味,以及當下千萬個煩憂的答案。
——劉致宏,〈山茶花開的時候〉
鳳甲美術館持續耕耘的「社區藝術培力計畫」已邁入第四年,其前身為「北投藝群人」,過去習慣的模式主要是透過館校合作,推薦駐校藝術家進入校園,與學生們共同創作,最終利用美術館空間進行成果發表。然而,為讓美術館近年致力提供不同於文史、社會學等的「北投學」研究觀點,更凸顯其納入藝術視線的目的,並具體開發與「北投」有關的各式展覽、活動之可能,今年鳳甲美術館的「社區藝術培力計畫」便依據這些目標,逐步開始調整。
其實思考藝術視野與北投在地生活交融的方式,在2016年「負地平線:台灣國際錄像藝術展」中,高山明(Akira Takayama)的作品《北投異托邦》讓參與觀眾可以在兩小時內,搭乘北投特有的機車計程車,到訪六至八個位於北投且含藏亞洲獨特生命經驗的景點。這件以北投在地文史紋理為基礎,開發一些在地故事旅遊路線的模式,使得鳳甲美術館思考是否也能和不同的藝術家一起合作,來找尋新的認識北投的切入觀點。而今年社區藝術培力計畫,便以「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Part II」為題,除了持續進行學校創作成果發表,也同時邀請兩名專業藝術創作者加入。
「隱藏的時間:北投在地影像採集計畫Part II」於大屯國小生態攝影社課程紀錄照片,指導老師為攝影師韓筠青。(鳳甲美術館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