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灣製造 . 製造台灣,林育淳談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

台灣製造 . 製造台灣,林育淳談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都是由這塊土地上孕育、滋長出來的,而我們每一個生活的片刻,也無時不形塑著台灣,可說是雙向的「製造」。
郭雪湖1930年作〈南街殷賑〉,膠彩絹本,188×94.5公分。
「台灣製造.製造台灣」,面對歷史,往前走!
「展覽不是隨便擺出來好看就好。而是內容要說什麼故事。要知道每件不是表面的美而已,裡面有很多的關係,要讓關係能夠呈現。」林育淳開門見山的說。
「典藏展內容我完全有把握,題目想了很久。我常聽伍佰的歌,所以想從歌裡面找題目。本來想選『無聲的所在』,可是那太悲情了。後來就繼續聽,咦,『台灣製造』,不錯耶,完全符合我的概念。因為我不想讓人覺得日本時代的東西都是殖民的餘孽,也不想一直說是好的,因為它也是一個被箝制的時代。我要解釋,為什麼好,為什麼壞。我想要從舊東西裡面找到對現代人有意義的出發點。過去有好的歷史,也有壞的歷史。對我來說,覺得這段時期是不好的,但必須有正面的力量,要去『面對』。譬如我看了很多電影,納粹、猶太、德國、波蘭、匈牙利……德國人怎麼面對他們曾經是劊子手,他們怎麼說抱歉,那些被壓迫的人怎麼回應。必須要知道過去發生什麼事,面對問題的核心。我覺得現在可怕的是,不知道的事情就被忘記了。完全的全球化,完全沒有過去,只有全球化裡面小小的台灣,因為沒有自己的根,永遠跟不上別人。台灣的根也許不是很好,到處都是從別人那裡得來的,問題在於要會轉換。」
「我覺得如何讓這一個時代,真的去面對問題的核心,文化記憶往前走,不管那個記憶是好是壞,就是往前走。『台灣製造.製造台灣』就是這樣的對應。英文展名也想了很久,『Formosa in Formation』,是我跟同事一起討論出來的……大家會覺得展名有趣,是因為選了很久。」
木下靜涯等人〈水墨合輯(四)〉,水墨紙本,每開24×35公分。
腦海中的六個子題,不能切斷的整體
「子題跟題目是一起想的。因為180件展件中,有160件是我經手找來的,我不熟誰熟。我在買的時候就知道它們的脈絡……六個子題就是把本來腦袋裡面的脈絡整理出來。我想過用斷代,但斷代會比較不好編排,因為畫大大小小,二樓的展覽場是井字形的,很難隔間,空間又很小,要一氣呵成滿難的。所以一定要切子題,子題還是有稍微按年代……我一開始就是想要吸引年輕人來看展,所以也不能用很無聊的題目,像『出國比賽』(指台府展、法國沙龍等),就轉化成『築夢』嘛。」
子題名稱,「萌發」、「風采」、「伏流」、「築夢」、「摩登」、「家鄉」,光聽就很有意思。「萌發」,顧名思義是開端,新風氣的肇生。單元裡,以來到台灣的日籍教師為主角,可見得耳熟能詳的木下靜涯、石川欽一郎、鄉原古統和鹽月桃甫等人筆下的台灣人文景致,不論是木下靜涯膠彩〈南國初夏〉裡鮮豔的熱帶風情,還是鄉原古統水墨〈台灣山海屏風─內太魯閣〉裡的嶙峋怪石與洶湧波濤,都是嶄新的體驗。相對應的,也有本土藝術家受到他們教導以後,所呈現出來的作品新貌。
黃土水1926年作〈釋迦出山〉,原作為木雕,此為1997年翻銅,高112公分。
由林育淳戲稱為男生區「風采」,展作畫的、雕的、拍的清一色都是男性,有藝術家們的自畫像,也有為他人打造的人像。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黃土水兩件雕塑作品,帶有自畫像反射的石膏翻銅〈釋迦出山〉,與他為企業鉅子顏國年所作的木雕〈顏國年雕像〉,兩件作品分別成於1926年與1928年,不過兩年時間,意趣大不同。
「伏流」流出來的則是雅集,是主流外地底下豐沛的文化養分。其時藝壇可謂「北淡水、南嘉義」,北淡水的木下靜涯又是當中的雅集中心,是搭著船來到台灣的日本畫家們必拜的碼頭,也是南嘉義北上訪問的所在,於是簽名簿裡留下藝術家們紛至沓來的書畫,還包括不少今日作品罕見的藝術家呢。本區便展有這樣的〈水墨作品合輯〉,以及雅集主角木下靜涯畫自家窗外的觀音山,水墨〈江山自有情〉。
林柏壽1941年作〈刺繡〉,膠彩紙本,171×93公分。
「築夢」就是「出國比賽」,是受新式藝術教育的畫家們前往日本、法國學藝或參展的豐碩成果,特別充斥著台府展作品,是展覽的重頭戲,也是作品最豐富的區塊。展場裡,相同主題的擺在一起,年代相近的也擺在一起,互相比較更有趣。如這次的注目大作陳進膠彩〈野邊〉,是其參加1934年第八屆台展,擔任審查員的作品,如此身分讓她卯足了全力作畫,畫出擅長的人物與植物,蔚為個人重要代表作;一旁擺放的便是同屆的參展作品,盧雲生的膠彩〈梨子棚〉,是由審查員審查的作品,可以遙想當年競賽。又如另闢的江南特區,陳澄波油畫〈綢坊的午後〉,即大家所熟知的〈蘇州〉,林育淳研究發現此作實為杭州綢坊,並與陳家傳家寶〈西湖斷橋殘雪〉一起參加過1929年上海中國全國美展,故還以當年題名;互相搭配的有陳澄波同鄉畫友劉新祿所畫的西湖,同樣召喚著時代記憶,套句林育淳的話,這部分有「逐夢在中國的意思」。而大家的巴黎夢,則由顏水龍1931年創作於巴黎並入選秋季沙龍展的〈蒙特梭利公園〉為代表,是台灣人入選秋季沙龍很早、很重要的作品。
有男生區,當然也有女生區「摩登」,同樣繪畫、雕塑、照片並陳,訴說摩登城市風景與現代女性。現場不只滿滿是畫家畫下的畫家夫人們,以及保守社會氣氛中頗受爭議的裸女像,還有相當突出的攝影作品。張才拍攝的〈時髦女子逛百貨〉便是當中饒富興味的一幅,逛街女郎與畫報女郎頂著同樣的髮型,果然時髦。靜態的照片外還加入了動態的紀錄片,《前進台灣吧》讓1930年代大稻埕女郎活生生了起來。
木下靜涯1939年作〈江山自有情〉,水墨絹本,72×167公分。
如此也帶出展覽另一個特點,加入了許多攝影作品。林育淳解釋:「我放了很多攝影,是因為要對照。我挑了當時的三劍客,就是鄧南光、張才、李鳴雕,還有桃園寫真館的在地攝影師林壽鎰所拍的很多女人們。還有動態版,在現場播放《前進台灣吧》紀錄片,你會看到,哇!1930年代大稻埕那些女人就在影片裡移動。這樣擺是有意的互相穿插,時空更加立體,才能去想像那個時候。」
台灣,日本人的異鄉,台灣人的「家鄉」,「家鄉」反映20世紀初期的台灣風土民情,名件郭雪湖膠彩作品〈南街殷賑〉,描繪大稻埕富庶熱鬧的中元景象,當然不容錯過。展覽場裡的大屏風,黃靜山〈南國之船〉也別具意義。對一般學者來說,黃靜山或許不是最重要的畫家,然而林育淳在展覽中給他很重要的位置,聚焦一位沒有出國過的台灣藝術家,怎樣盡能力參加展覽,畫出屬於當時台灣人所能夠畫出來的畫,畫他的家鄉,最後還獲得展覽青睞。
陳進1934年作〈野邊〉,膠彩絹本,186×176公分。
紙上策展跟實際布置,差距必然少不了。策展人的功力也在於臨場調動展品,給予更好的呈現。調動中,有的作品甚至換了單元,這些調動如何能成立?林育淳稱讚這是個好問題:「妳提到『換』是個有趣的角度,這跟策展人的理念有關。林玉山的〈夜兔〉本來放在『萌發』,後來是因為我覺得『萌發』太擠了,所以移到『伏流』。〈夜兔〉放在『萌發』,說的是被日本老師啟發了寫生概念,放在『伏流』,解釋從傳統到新觀念。展覽場其實是一個不能切斷的整體,就像展覽中的男、女生區『風采』、『摩登』一樣,男生跟女生也不能切斷,難道男生不能『摩登』?女生沒有『風采』?可以啊。為什麼可以動,因為脈絡是解釋得通的……又譬如說『家鄉』。我也可以把黃靜山〈南國之船〉擺到『逐夢』,它也是得獎作品。但為什麼擺到『家鄉』?一方面他已經走到台灣尾,另外一方面作品長度比較大,可以鎮住展覽場,三方面是他就是台南人,沒有離開過台南。展覽可以一層層的觀看,看要看得多細而已。」
「後來布展的工作人員跟我說,他們覺得我擺放展品的定位速度非常快,只要空間不對,哪件作品尺寸不對,立刻可以調換……預定展出180幾件當中,我只拿下來兩件攝影作品,可以說是非常準。我每次典藏展,都會保持在兩件以內。妳們應該看得出哪兩件是我本來想拿下來,後來才塞進去的。我的功力就是我必須塞對位置。」當場我和跟訪的北美館公關呂學卿面面相覷,林育淳很好心的不為難我們,直接公布答案。原來是「家鄉」單元中鄧南光的兩張〈北埔〉照片,恰恰安插在郭雪湖〈南街殷賑〉的兩端。環繞展場,若以〈南街殷賑〉為中心,右邊是新竹,左邊是嘉義,前方則是大稻埕,兩張〈北埔〉按照地理位置穿插,沒有絲毫的突兀。
張才1944年作〈時髦女子逛百貨〉,銀鹽相紙,42.7×31.6公分。
從購藏到展覽,值得的辛苦
這是一個精彩的展覽,首曝的作品多到數不完。前面提及的幾張大作木下靜涯〈江山自有情〉、陳進〈野邊〉外,張萬傳油畫〈鼓浪嶼風景〉、石川欽一郎水彩〈裏町〉、林柏壽膠彩〈刺繡〉、林玉書書作〈畫中八仙歌〉及王坤南油畫〈夜之書齋〉也都是第一次展出。背後的功臣,當然是負責購藏作品的林育淳。
黃靜山1944年作〈南國之船〉,膠彩紙本,150×328.5公分。
「作品真的得來不易!妳一定要幫我特別強調!」林育淳如是說。購買作品是一個細膩的過程,要從各路人馬家裡,把珍藏請回來,真的不容易,特別是北美館隸屬公家單位,能付出的款項有限,作業程序也相對繁雜。一切是一步一腳印,有賴她在業界經營了許多年頭,靠著每一次的誠心購藏交易,建立口碑。箇中過程,她分享張萬傳〈鼓浪嶼風景〉:「現在作品都是出現一件算一件。像張萬傳〈鼓浪嶼風景〉,我等了十幾年。十幾年前我就知道這件作品在某畫廊,後來畫廊關起來作品也失蹤了。曾經有人要帶我去看,後來又沒有了。直到幾年前對方又打來,但價錢談不攏,擱置了兩年後才願意再談。張萬傳很少那麼大的,早期的耶,特選的作品耶!只要懂得台灣美術史的,來展覽看了都會澎湃,說這沒看過!那沒有看過!就算以前能在書上看到,大多是黑白的,就算有彩色的,也因為那時的印刷術不好都變色了。」
盧雲生1934年作〈梨子棚〉,膠彩絹本,207×165.5公分。
原文載於《典藏古美術》第274期。
策展人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編審林育淳與其經手購藏的張萬傳〈鼓浪嶼風景〉。攝影/鄭婷婷。
生長在台灣的我們,都是由這塊土地上孕育、滋長出來的,而我們每一個生活的片刻,也無時不形塑著台灣,可說是雙向的「製造」。台北市立美術館暑期大檔,「台灣製造.製造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展」,便述說這麼一段往日故事,重溫日治時期台籍藝術家及來台日籍教師作品,面對歷史,發現脈絡。看藝術家們如何在殖民體制下,一方面追尋新觀念、新規範和新價值,並獲得肯定,另一方面又如何回應鄉土、國家的認同,與變異的新世界。
展覽由典藏組編審林育淳操刀。林育淳,台灣美術史專家,北美館資歷24年,加入典藏組至今近20年,購藏是她的主要工作,經手作品1600餘件。此次展覽出180件藏品,粗估160件是她經手買進來的。當對藏品再熟悉不過的策展人遇上典藏展,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呢?且聽幽默的林育淳,娓娓道來她的20年心法。
鄭婷婷( 9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