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新獎的下一步?從評選機制及給獎類別再探台新獎的變革

台新獎的下一步?從評選機制及給獎類別再探台新獎的變革

主持│高子衿 與談│黃建宏、呂佩怡、郭亮廷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台新藝術基金會」)成立於200…
主持│高子衿
與談│黃建宏、呂佩怡、郭亮廷
由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以下簡稱「台新藝術基金會」)成立於2002年的台新藝術獎(以下簡稱「台新獎」),有別於當前台灣的藝術獎項機制僅以單一領域為關照對象,而是同時包含了視覺、表演與跨領域藝術類的創作展演,為台灣藝術獎項開啟了不同的視野。為了全面捕捉台灣藝術展演的面貌,台新藝術獎的評選機制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初選(各季由觀察提名人進行的季提名名單),複選(提名觀察團從中挑選15至20組入圍作品),決選(由決選評審團選出作品)。評選期間,也透過觀察與藝術評論的發表,提供大眾深度理解展演作品的可能。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圖為蔡明亮《玄奘》展場一景。(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成立之初,台新獎分為「年度視覺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以及「評審團特別獎」;2013年,台新獎宣布改制為不分領域的評選,並定位新的評選方向:(一)能突破現有藝術框架並具未來發展潛力的藝術創作;(二)能夠激發更深、更廣社會人文關注的藝術展覽或表演製作;(三)能重新定義藝術有利於跨界溝通及跨域探索的藝術實踐方案。依此原則評選出四名年度入選及一名年度大選。經過三年的實踐後,台新藝術基金會再度宣布2017年台新獎回歸分類給獎制度,並取消每年的展覽形式,一方面考量表演藝術很難於展覽中完整再現,且對於視覺藝術來說是再一次的佈展,亦是很大負擔,因此轉以網路推廣方式,讓所有入圍藝術家以及作品文件,都能有機會被大眾認識與閱讀。
回顧台新獎16年來的發展,其所積累的能量及意義皆不可小覷,在獎項再度變革的此際,台新藝術基金會與《典藏‧今藝術》共同規畫邀請黃建宏、呂佩怡及郭亮廷三人從獎項的定位及類別、評選機制、展演呈現等面向,思索台新獎進一步發展突破的可能。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圖為林文中舞團《長河》展場一景。(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分類,不分類?
回應台新獎本年度的最大變革,即從不分類給獎再度改為分類給獎模式,黃建宏指出在此刻所有領域都彼此混雜,談論跨界其實更涉及合作機構與資源的交流對話,回歸獎項是否要分類或許不是真正的重點,關鍵在於台新獎是否提出了自身的美學觀點。若有自身明確的給獎方向或觀點,就可朝向不分類的模式進行,但若沒有觀點,將視覺與表演兩者分開給獎,則是呈現出其各自的美學系統。然黃建宏也坦言,這三年的不分類給獎確實讓人看見較多可能,一旦回歸分類,亦讓人有種「老」的感覺。
郭亮廷指出談論跨領域時主要關注的是較大領域類別之間的跨越,但忽略了大領域下也有各自無法跨越的類別,比如表演類包含古典音樂跟現代戲劇等,是否有充足的評論語言能夠來理解跨界作品,或許也是需被思考的面向。
對此,呂佩怡認為是否分類涉及台新獎自身定位的清晰度,應先區分當代性、創新性、跨界等概念對於獎項自身定位的優先順序,從中思考其希冀引領的價值;過去幾年在不分類的架構體下,易讓人感受到台新藝術基金會所謂的「創新價值」,雖然在跨界的過程勢必有許多問題需被克服,但應該都可以逐步調整。當前許多展演已經是跨界的,要細分屬於哪一類別也有其難度。且藝評人與大眾在跨界架構下開始必須學習理解觀看不同領域的作品,這些都是很好的積累跟訓練,也可從中探索新的跨界評論語言的可能。
讓在地論述進入決選評審的視野
相較於台灣目前現有藝術獎項的評選機制,作品的入選與否,多半集中發生於評審開會的短短數個小時之間,不僅考驗著評審的耐心及專注力,也讓人質疑作品背後的深度價值能否在區區幾個小時內就被迅速地咀嚼。郭亮廷便從自身的參與經驗中,認為除了台新獎之外的其它現有評選機制,可明顯看到一種辯論的萎縮,很容易從管理學的角度落入資源分配的思考,著重於資源分配公不公正,但無法進入文化或美學的思辨,變成一種「意識型態真空」的狀態。而台新獎現有的評選機制設計及全年度觀察,如ARTalks網站提供評審及大眾能對作品的美學及文化意義有著細緻的思考辯論,不僅是郭亮廷、黃建宏及呂佩怡三人共同肯定之處,也盼望台新獎未來可持續思考如何深化此部分與評選環節之間的緊密度。
第13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圖為袁廣鳴「不舒適的明日」展場一景。(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黃建宏便指出,從歷屆台新獎專刊中雖可讀到評審為作品撰寫的得獎理由,但卻無法完整凸顯該屆台新獎為何是由這幾組藝術家得獎,容易使得獎項的頒予變成只是單純地刺激整體藝文環境關注此次又頒給了誰,而非留意到台新獎究竟提出了什麼藝術觀點,刺激整體藝文圈共同討論。黃建宏建議,應充分運用ARTalks所累積出的論述資料,將該年度發生於該平台的論戰、議題加以彙整,送進決審評審團,或是由提名觀察人直接訂出當年度的給獎方向,再由決選團按此方向評選作品,若獎項每年都能提出一至兩個關鍵字,便可讓外界關注的焦點從頒予那些人,深化為思辨該年藝文概念等議題探討。
近年對於評選機制另一項隱而不論的普遍思考,即是國際評審在決審團的角色。郭亮廷直言,國際評審因來台評選作品時間有限,面對本地脈絡容易變成用尊重代替理解與溝通;但從務實面來看,國際評審的確有助於台灣藝術的國際曝光率,也使得外界面對台新獎的國際評審角色時顯得矛盾。對此,呂佩怡建議可從決審團的結構進行調整,包含由一位關注整年度發展的專業者擔任主席,提供該年度的在地藝術實情做為參照,同時設定國際評審意見在最後決審的總占比,避免決選結果過度傾向某一方。
延續評審機制的討論,黃建宏與郭亮廷提出獎項分殊化的建議。黃建宏認為,回歸引進國際評審的初衷在於希望了解當前的國際視角,能讓台灣更有效的參與國際對話,若回到今年給獎分為「年度視覺藝術獎」、「年度表演藝術獎」及「年度大獎」的框架下,倒不如將年度大獎改為國際獎,前兩大年度獎依然反映台灣該年度具代表性的創作,國際獎則由國際評審選出最能與國際對話的作品;在年度獎及國際獎之間的觀念差異及成果,也可產生對話的空間。
郭亮廷則指出獎項分殊化應為台新獎需持續思考的,過去如中生代藝術家與年輕藝術家相比時,很容易因美學系統的差異、創作語彙的新穎度而壓縮中生代藝術家受矚目的機會,世代的比較可能比跨界來得更難,因此獎項分殊化若可帶出不同的辯論,不僅能更靠近作品的核心價值,也更能體現台新獎的意義。
地方評論資源的培養與協力
2013年台新獎改制為不分類給獎,評選機制上的最大變革便是將視覺藝術及表演藝術兩組原先的提名團以及觀察團,合併為九位不分類的年度提名觀察人,要求提名觀察人必須「全年度親臨展演現場、觀察眾議、獨立提名」,同時需每月提供兩篇評論文章。此舉雖促進提名觀察人需有更為跨域的觀察視野及評論語言,並深化作品的論述深度及思辨空間;但近乎全國藝術普查的田野觀察,不只讓觀察提名人疲於奔命,也造就郭亮廷所質疑的,似乎所有展演都值得一評的幻覺。
呂佩怡認為近年台灣整體藝術評論環境的萎縮,使得台新獎提供的評論平台更顯可貴,也是未來應持續加強的地方。其與郭亮廷、黃建宏三人皆認為,台新獎的藝術普查模式應延伸發展為地方上評論者的報導實踐,比如各地皆有會固定參與展演的藝文工作者,應該將論述累積的層面擴大,由當地藝文工作者進行撰寫,透過報導寫作的角度提供更為全面的展演資訊,就可讓台新獎的評論機制累積出許多不同層次跟範圍的觀點。
第14屆台新藝術獎大展,圖為李明維「李明維與他的關係:參與的藝術」展覽現場。(台新銀行文化藝術基金會提供)
探詢台新獎對台灣的意義
近乎普查的評選方式、希望完整捕捉台灣藝術文化面貌的台新獎,獎項背後實則體現了高度的公共性精神,但這樣的獎項由民間基金會來承擔時便顯得沉重,亦會面臨諸多困難。在基金會不斷詰問藝術家能為台灣做什麼的時候,黃建宏建議應換個方式積極提問:「台新獎能為台灣做什麼?」意即,從台灣的藝文環境脈絡思考台新獎所欲建構的形象及意義。唯有當台新獎的形象愈趨明確,運作模式愈具指標時,甚至發展成已是國家層級的規模及定位精神時,就可有效擴大引進外部資源,比如運用國家資源進行藝術展演的普查及資料建構,而非僅由單一民間基金會挹注資源進行。
郭亮廷亦認為未來若能由國家提供資源會是不錯的方式,也思考在台新獎現有的運作模式下,已高度體現了企業對於藝術專業的尊重,未來更積極的探詢,在於如何更進一步地推動當代藝術關注不同專業之間交流的精神;郭亮廷指出,由於當代藝術旨在創造陌生感,如何擴大不同專業的對話空間,亦是未來可思考的方向之一。
回應今年改制並取消最後展覽呈現的決策,呂佩怡認為不同的藝術領域需找到各自適合的再現形式,但「展覽的再現」對於台新獎來說仍是非常重要的,三個月的展覽呈現讓台新獎得以發酵、被期待,從中衍伸許多事件,也是台新獎面對大眾時十分有效的一項教育推廣管道。她回顧2014與2015連續二年,台新獎與TEDxTaipei合作舉辦Arts and Beyond藝術論壇,將影片放在Youtube頻道上播放,成為被外界不斷延伸推廣的教材,指出教育應是台新獎形塑其社會影響力的有力管道之一,建議未來或許可與公共電視台等大眾傳播媒介合作,可透過帶狀節目播放入圍作品的演出紀錄、藝術家訪談等,以外部協作模式來擴大其受眾層面及影響力。
今藝術編輯部( 244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