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綜合討論:問題意識與個人觀點

綜合討論:問題意識與個人觀點

在參訪過程中,我們見到了充滿實驗性的作品、對創作新秀友善的機制,以及將經典作品或藝術大師日常化的嘗試與努力,較…
在參訪過程中,我們見到了充滿實驗性的作品、對創作新秀友善的機制,以及將經典作品或藝術大師日常化的嘗試與努力,較少見到特別強調或推廣荷蘭攝影的組織。他們所推行的攝影計畫大多是面向國際,對世界各地攝影社群開放;然而,如果我們過度追求國際化,也可能陷入某種西方中心、矮化自身發展經驗的問題。
開放而務實的荷蘭文化,讓人反思台灣的優勢是什麼?我們可以從台灣攝影發展過程中,汲取出哪些價值?進而在國際攝影社群中也做出貢獻?面對上述問題,我們難以得出讓所有人滿意的結語,於是將小組四人的想法分別呈現如下:

#羅晟文
荷蘭和台灣在區位上有許多相似處:人口多、面積小、比鄰大國、皆位居國際交通樞紐;在攝影藝術發展上,不免有類似的困境與機會。在訪談過程中,常發現許多知名的攝影組織、攝影節創立時常常只有一兩個人,而且至今仍努力克服經費、場地等問題。
在荷蘭兩年半的觀察中,我發覺許多組織的活動與目的往往不是「如何推廣荷蘭作品」,而是「如何讓攝影在荷蘭被討論」。在這樣的任務共識下,這些機構反覆思考的問題是:「我的定位為何?為何攝影需要我?為何現在需要我?」(Why? Why me? Why now?)推廣在地作品對荷蘭人來說也十分重要,但更重要的提問可能是如何能讓荷蘭成為一個有趣而多元的當代攝影基地。

#黃祥昀
「荷蘭人都騎腳踏車。」「荷蘭人都很高。」「荷蘭可以吸大麻。」「荷蘭有紅燈區。」「荷蘭很自由!」
大學時我抱持著對荷蘭的幻想和對自由的渴望,來到葛洛寧恩大學當交換學生,並且被一門「影像理論課程」啟蒙。這個課程的演講時數很少,但有很重的文本量,學生因此得到自己分配時間的自由。再加上老師重視學生寫文章和建立論證的方式,使我得到寫作的自主性,也讓我發掘自己對學術研究的熱忱。兩年後我又再次回到荷蘭唸書,就讀萊頓大學攝影與電影碩士,也對荷蘭有了更進一步的體驗。原來學術自由的另一面,是什麼都要靠自己爭取,什麼都需要靠自己研究,老師會很嚴格的要求學術的嚴謹程度跟挑戰你的論證,卻從不限制你的研究範圍,也接受跨領域的討論。
「鬱金香不是來自荷蘭。」「荷蘭是美食沙漠。」「荷蘭風很大!」「荷蘭沒有高山。」「荷蘭人講英文也有腔調。」「荷蘭人講話很直。」「荷蘭人很務實、很會行銷。」

#沈柏逸
這次荷蘭攝影文化的探索,我觀察到他們有許多扶植新銳攝影家的平台,也很強調攝影社群之間的協作關係。荷蘭人關注的不只是知名攝影大師,他們同樣重視如何「在社群中不斷引入新血」。對照台灣的攝影生態系,多數組織呈現相對封閉的狀態,在攝影觀念上也較為保守,缺乏交流與活水的引入。因此「攝影社群的連結與拓展」,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另一方面,荷蘭攝影也不止於藝術創作高冷脫俗的姿態,他們同時也考慮創作的「務實」層面。我們不時能感受到作品中幽默、諷刺、充滿活力的態度。更重要的,他們擅長在推進創作同時考慮生存問題,這兩者並非零和的關係。
台灣什麼時候才會有好的攝影生態?台灣對攝影的想像如何更加開闊?這次荷蘭探訪讓我感受到攝影不只是關於美學、沙龍、紀實、觀念、街頭等既定類型或技法表現,更關乎「社群關係的拓展連結」以及「我們如何觀看與體驗世界的方式」。

#曹良賓
相較於東亞鄰國,台灣的藝文環境顯得更加自由開放、多元涵融。這項優勢讓台灣很適合作為國際攝影社群的討論平台,而文化部正在推行的國家攝影文化中心建置計畫,似乎讓人看見一些新的希望。但是在檢視了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相關標案之後,我必須以嚴肅心情的說,這些標案的執行成果問題重重。這讓人很難有心情再對荷蘭攝影多作描述,因為在台灣,我們有更實際的問題要面對。
那些花了納稅人上億元所執行標案,成果究竟如何?國攝中心籌備處人員對在地攝影社群了解程度有多少?一些與台灣攝影社群直接相關的研究報告完成之後,為何只有少數人曾聽聞或閱讀過?當我們進一步了解標案內容與實際結果,感覺問題越來越多。
荷蘭當代攝影專題結束之後,我們將關注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執行現況,持續搜集資料以釐清問題,並邀請相關人士參與討論,共同尋求問題的解方。

ARTouch編輯部( 154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