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被要求「不要談政治」的藝術家

被要求「不要談政治」的藝術家

被禁止的畫作 近來在韓國藝術界裡,對政治或社會議題帶有批判性內容的藝術作品,正遭受各種政治審查及限制補助的壓力…
被禁止的畫作
近來在韓國藝術界裡,對政治或社會議題帶有批判性內容的藝術作品,正遭受各種政治審查及限制補助的壓力。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即是曾以作品《世越五月》諷刺時任韓國總統朴槿惠的藝術家洪成潭(Hong Sung-Dam)。在2014年「光州雙年展」(Gwangju Biennale)進行時,該畫作因此受到政治關注,內容雖經修改,但最終仍無法展出。許多同行的藝術家在知情之後,也紛紛自主撤下作品表示抗議,讓雙年展特別展廳鬧了空城。雙年展財團代表李龍宇(Lee Yong-Woo)為此遞出辭呈,卻挽回不了藝術家們撤展的決心。
德國柏林視覺藝術新社會(The neue Gesellschaft für bildende Kunst,簡稱nGbK)於去年4月舉辦「被禁止的畫作」(Verbotene Bilder)展,也邀請洪成潭的十餘件作品參與展出,卻遭到韓國泛洋海運(Pumyang Shipping Co., Ltd)拒絕運送。該電郵通知中指出該公司經「內部判斷」後不得運送作品,否則將可能導致威脅公司營運的「嚴重後果」。突如其來的通知,不禁讓人起疑是否由外部壓力所造成。就連首爾市立美術館(SEMA)也躲不過圍繞在洪畫家身上的詛咒。去年9月邀請展出他一幅以駐韓美國大使李模楷(Mark William Lippert)遇襲事件為發想的畫作,卻在指稱其煽動恐怖攻擊的輿論壓力下,美術館單方面地將畫作撤除。
這些無獨有偶的案例,不難讓藝術界開始質疑,是否連地方政府也開始加入中央政府的行列,開始對藝術作品進行政治審查。2014年「釜山國際電影節」(Busan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影展單位雖以維護表現自由的原則,拒絕了來自政府方面取消上映的要求,照常放映關於世越號沉船事件的紀錄片《潛水鐘》(The Truth Shall Not Sink with Sewol)。其後卻引來一連串政治性的報復:電影振興委員會給予的影展補助金遭到腰斬、影展亦受韓國監察院進行特別監察。影展執行長李庸觀(Lee Yong-Kwan)等人也在去年11月被釜山市政府向監察院舉報。
藝術界示威者用報紙與傳單製作成巨大的朴槿惠頭像,訴求「集會、結社、表現之自由」。
如月經般的政治審查
在朴槿惠政府出台後,雖強調以「文化隆盛」為文化政策,但對作品的審查程度卻隨著時間推移變本加厲。從2013年《天安艦計畫》(Project Cheonan Ship)電影上映過程的諸多爭議、國立當代現代美術館(MMCA)首爾館開館紀念展中林玉相(Lim Ok-Sang)的作品《為了統一》受到青瓦台的審查,到韓國國家人權委員會刊物《人權》拒絕作家孫雅藍(Sun A-Ram)的投稿。到了2015年,政治審查情況變本加厲。韓國文化體育觀光部(文體部)透過「國政監察」以「諷刺前總統朴政熙」的理由唆使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將導演朴根瀅(Park Keun-Hyung)、李潤澤(Lee Youn-Taek)等人從補助對象中排除。以反省世越號沉船事件為旨的《安山巡禮路》藝術演出也受到波及。在Pop-up Theater節目中演出的話劇《這孩子》,也被藝術委員會以「使人聯想世越號」為由妨礙演出的進行,並要求交出劇本。韓國國立國樂團的《素月山川》節目中,Fusion國樂團因拒絕替換朴根瀅的劇本,被單方面調換為其他節目。如此頻繁的政治審查,被譏為如月經般的惱人,文化政策方向比起「文化隆盛」,更像「審查隆盛」。
文體部以及相關文化行政、藝術行政的政府部門,似乎忘記了自己原本應該有的社會責任,將政治審查項目從被動轉為主動,轉而為政治服務。這些推測都是政府方面積極介入藝術審查及藝術補助層面所造成的結果。以往的藝術審查範圍僅限於閱覽視聽分級作業,如今卻動員各種公共資源,將涉及箝制表現自由的政治審查社會化。而最近發生藝術審查的韓國文化藝術委員會、國立國樂團、韓國表演藝術中心、MMCA等藝術創作補助機關,本身就與政府行政機關有著緊密的連結。政府對藝術染指,正在創作環境中擴張,深入藝術家的生活。去年12月,文體部任命曾有政治審查「前科」的西班牙籍馬力(Bartomeu Marí)為新任MMCA館長,也燃起藝術界諸多爭端。雖然馬力就任時表示「反對任何形式的審查」,但在一連串事端下,藝術界人士仍無法解開心結。
12月5日下午,四萬名示威者聚集在首爾市政府廣場參與「第二次民眾總崛起」示威集會。其中包含要求伸張藝術表現自由的藝術家們。
「不要談政治」
這一連串的文化打壓,令個人及團體發起了多次一人示威,追求表現自由的團體遊行「民眾總崛起」以及為捍衛藝術自主性的「Petition4Art」行動。「民眾總崛起」集會遊行吶喊著包含藝術表現自由在內的許多社會訴求,要求政府傾聽人民的聲音。藝術界人士在首爾世宗文化會館前以報紙拼貼出一尊大型朴槿惠總統的頭像,象徵人民訴求著「集會、結社、表現之自由」,並在大街上舉著用透明塑膠布製成的旗幟遊行,暗示著不被操縱的自主行為。「Petition4Art」除了向MMCA提出聯名建言、舉行多次討論會,也發起海報計畫830(Poster Project 830,www.project830.com)協同藝術家與設計師共同用平面海報在社群媒體上發聲。
導演金正鈺(Kim Jung-Ok)提到:「該注意的並非只有政府機構的審查本身,而是類似審查、以各種方式侵害表現自由的各種行為。」暗示著除了政府主導的藝術審查之外,透過操縱輿論等方式影響藝術表現的行為無所不在。對藝術作品的審查行為,正逐漸從檯面下的輿論操縱,擴大到聯合行政機關的明顯打壓,藝術的表現之路更窒礙難行。若檢視一系列藝術審查的主旨,通常在要求「藝術必須要政治中立」或「藝術中必須只存在藝術」云云。事實上「藝術不可以談政治」這句話本身,最具有政治化的力量。在藝術審查的時代,好像在對藝術家們呼喊「韓國藝術家們,乖乖回到工作室去」一樣。在「審查隆盛」時代裡,創作者愈是受到壓抑,愈是會助長他們的反抗心。在日漸高壓的政策下,對政治審查的反彈只會愈來愈大,藝術家梁慧圭(Yang Haegue)訴求著:「被官僚主義汙染的藝術行政,使得文化與精神難以呼吸。請豎起耳朵,傾聽藝術人的聲音。」
楊爾寧( 8篇 )

台北出生,韓國學中央研究院(The Academy of Korean Studies, Gyeonggi-do)語言學碩士,以及同院所博士學位候選人。貓派。目前在釜山討生活,時不時看展覽和寫東西,比起說話更擅長傾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