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琺瑯彩」特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藏琺瑯彩」特展

史博60盛典,好展講不完。今年逢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60週年館慶,館方除積極與各方博物館單位、私人藏家等合作舉辦…
史博60盛典,好展講不完。今年逢台北國立歷史博物館60週年館慶,館方除積極與各方博物館單位、私人藏家等合作舉辦大展外,也將館藏好料端上桌,「鑠金溢彩─館藏琺瑯彩」特展以回顧典藏時序及琺瑯工藝的發展歷程,來映照史博館自建館之初於戰後日本歸還文物的基礎上,匯聚琺瑯工藝的傳統與創新等特點,共展出92件(組),觀眾得以近距離欣賞琺瑯工藝之美。
琺瑯是什麼?「琺瑯」以文獻中的產地「佛菻」(又稱拂林、佛朗)為名,是石英、長石、硼砂、氟化物等原料,後加入與金屬氧化物而成。聽起來有點難懂,但其實和玻璃的成分相去不遠,都是矽酸鹽類的產物。一般會將琺瑯料研磨成粉,燒結成釉藥後,塗抹在金屬胎、瓷胎、玻璃胎質器物之上。從西方傳入的琺瑯彩,在中國展現出了各式各樣的表現技法,諸如內填琺瑯、掐絲琺瑯及畫琺瑯等。
郭明橋監製〈掐絲琺瑯製作過程工序七道〉。攝影/藍玉琦。
掐絲琺瑯於元明之際傳入中國,盛於景泰年間,因此又有別稱「景泰藍」。掐絲琺瑯的製作工序是先於金屬胎上以銅絲盤出花紋後將其黏固,後將各色琺瑯料填入花紋框格,花紋外則以其他顏色琺瑯料為地,以藍色居多。經反覆烘燒、填釉藥,使器表釉藥達一定厚度,最後再打磨、拋光、鍍金後方大功告成。展覽現場陳列有由已故華裔畫家郭明橋監製的〈掐絲琺瑯製作過程工序七道〉,從鑄胎、盤絲、上釉、燒製、打磨、鍍金到製成,一步步呈現於觀眾之前,使人印象深刻。
內填琺瑯與掐絲琺瑯概念上類似,但內填琺瑯顧名思義是將琺瑯釉藥填入胎中,因此需先在器胎上鏨刻,或敲壓、腐蝕後,再將琺瑯料填入。相較之下,於清代宮廷發展蓬勃的畫琺瑯則有別於前兩者,是先在器胎上施不透明釉作底,將琺瑯料磨製成粉,加入多爾門油調製成顏料,直接將花紋畫於器表上。
史博館館藏琺瑯文物來源有三:早期戰後日本歸還文物、民間藏家捐贈及購藏等。展品〈掐絲琺瑯爐〉為銅胎三足爐,全器以黑釉為底,蓋上有一獅形鈕,蓋面上飾正面龍紋,爐身兩側各設一耳,三足則為獸面蹄足。整器通體飾彩色雲龍紋,肩部則有蕉葉紋及如意紋,器身中央則為雙龍搶珠紋,為典型清代香爐造型,屬戰後日本歸還文物。此展展至2016年1月3日,展覽期間於9月26日、10月3日及10月31日皆有相關系列演講。
王怡文( 9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