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聲東擊西 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

聲東擊西 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

今年6月,由策展人王嘉驥所規畫的「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在銀川當代美術館的四個主要展廳呈現,對於這次以「水墨」為主軸的展覽構成,共邀集27位來自台灣、韓國、日本及中國等東亞地區藝術家,共計超過120件作品。
水墨的當代動能
此次「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以下簡稱「聲東擊西」)一展,共邀集27位來自台灣、韓國、日本及中國等東亞地區藝術家,共計超過120件作品。在此作品內容與展出皆具規模的展覽之前,王嘉驥已於1998年「在傳統的邊緣:拓展當代水墨藝術的視界」(帝門藝術教育基金會)、2008年「形.意.質.韻:東亞當代水墨藝術新貌」(台北市立美術館)等策展內容中,試圖提出對當代水墨的看法。本展以東亞做為地理範疇,展名中的「聲東擊西」除了提示在東、西方文化交會層面上反思水墨藝術在當代的再造,同時也期待更多重的詮釋與創作可能,以及展覽策畫者欲在不同世代與地區的觀者之間提出的對話方式。王嘉驥在記者會中談到自己的觀察,他認為在中國有很大的水墨欣賞人口,尤其對於傳統復興的熱愛從收藏家到學習者都是如此,台灣的水墨發展曾有段時間蔚為主流,其中原因包括當時國民黨政府將國畫、故宮文物帶到台灣,台灣藝術家與傳統的淵源深厚,再由傳統走出到現代甚至當代。在中國方面,1985年的85新潮對中國當代水墨有很大的刺激作用,面對快速襲來的西方影響,當時藝術家積極地要尋找自己的當代性,希望能在創作上找到新的道路。
王嘉驥在策展論述中寫道:「尤其自20世紀以來,基於歷史命運與文化發展的差異,東亞各地區在面對西方資本主義及科技文明的態度,以及現代化的進程,皆有不同。殊途同歸的卻是,原本源遠流長的東亞水墨傳統,在西潮進逼的嚴苛現實之下,早已失去在藝術史上的主流位置。」20世紀之後,人們所有的行為處境幾乎都受到西方思潮或資本主義,甚至是21世紀以來的全球化現象所影響,而在這樣的情況下,「原本面臨式微危機的水墨傳統和文化,是否可能重拾主動性與創新的動能,進而回應當代世界的現實?」成為此次展覽的提問,對此,策展人特意帶入來自東亞不同國家、不同世代、不同材質的藝術家作品,希望在此提問之前引入更多語境做為相互參照,進而豐富觀者對於水墨的了解與認識,進一步打開創作的可能。王嘉驥說:「展覽不該只是告訴觀眾歷史是什麼,或水墨的核心價值是什麼,而是應該去打開它的疆界,這次在銀川的展覽導入很多想像,此次部分藝術家甚至將水墨視為物質,而不僅是繪畫的媒介或承載物,展覽也呈現年輕一代藝術家怎麼用創作回應傳統,他們甚至在作品中不再使用到水墨這樣的材質。」如同展名中「再造」的思想前提,在這個「水墨展」中並不侷限於以水墨、紙絹為素材的作品,對王嘉驥而言,他更重視的是藝術家創作的問題意識與觀念轉化。
不同時代語境下的水墨
回顧藝術史,藝術家以創作或隱或顯地回應歷史與社會的變遷流動時常可見,在中國的水墨脈絡中,朝代的過渡明顯影響著藝術家作品的圖像,而在社會變化速度愈劇烈的近代,藝術家更無例外地在創作中投入對環境的關切。1980年代起,尚揚便以中國北方、黃土高原風景為題進行創作發展,後期他開始援引董其昌畫作,由歷史的對話展開自己對環境的反思,此次展出的《董其昌計畫》、《剩山圖》等大尺幅作品結合了各種媒材與拼貼技法,以碎解的筆觸表達對工業過度開發土地的不安情愫。徐冰《背後的故事:北京塑膠廠的秋山仙逸圖》創作於2015年,以有機廢棄物為材料在北京塑膠廠展出,藉由廢棄物與光影雕琢的風景,實則是對當代現狀的警示。
徐冰│背後的故事 綜合媒體材質/磨砂玻璃後的各種材料及裝置 畫芯尺寸:330x1650cm、裝置尺寸: 330x1680cm 2015 攝影/林怡秀
回看台灣的發展,1895年後受日本殖民影響,繪畫只分為日本畫科與西洋畫科,水墨藝術之所以蓬勃發展,則與後來1949年國民黨入台、引進「國畫」有關。在經歷一段以臨摹、仿古為藝術學習模式的階段後,五月、東方兩個畫會引入西方思潮,以抽象表現主義挑戰僵化的體制。這樣的過程也影響當時正在求學的李義弘,畢業後,他在江兆申門下重新學習傳統書畫,1980年代中期的創作裡,李義弘在水墨山水之中導入現時、自然與人文場景,1996年以來,更以攝影、光等元素作為創作的重要工具。李茂成的作品,則一定程度反映自所處環境,無論是鄉間成長經驗、1980年代起定居的基隆,策展人形容「他的風景是自然,也是心識,顯現的是身體、意識與精神共同運作的動態過程。」
李茂成LEE Mau-cheng│觸 5-3 水墨、紙本 247x124cm(5 pcs.) 2009 圖│銀川當代美術館
潘信華學習藝術的年代正逢台灣社會的轉型與騷動階段,面對環境的變化,年輕世代藝術家已難用水墨表達自己對時代的想法,傳統的包袱也令新一輩藝術家避之不及,1990年代水墨藝術在台灣開始出現斷層,但此時的潘信華卻毅然投入工筆重彩的創作之列,他的作品擷取自傳統養分,但也同時自現實中取材、轉化為帶有幽默與複音多調式的內容。嬰兒時期就與父母自青島來台的楊世芝在1970年間兩度赴美學習,早期作品多以油彩、壓克力為主,2002年後則專注於水墨拼貼的抽象畫創作方法,以複雜繁瑣的過程打造帶有速度感與連貫性的畫面,以碎片式的筆畫提出閱讀水墨的另種語境。
潘信華PAN Hsin-hua│燃火圖Illumination 水墨設色、紙本 96×216 cm 2015 圖│銀川當代美術館
他山之石與筆墨之外
1920年代中國為反制「洋畫」而創出帶有民族文化意識的「國畫」一詞,與此時代對應的,是在殖民時期影響台灣、朝鮮兩地的日本「東洋畫」。韓國儒家治國的基礎遠自十世紀高麗時代起,而在進入日殖時期後,日本畫對韓國產生影響,但在二戰與殖民時代結束後,韓國藝術創作也走入新的階段,策展人表示「勾喚日本殖民記憶的膠彩或彩色畫,成為亟待克服與突破的畫類。韓國藝術傳統當中,體現文人畫精神,內蘊較為優越的單色水墨,成為復興和據以發展現代性的主流。」其後,將寫意轉化成抽象表現的方式在韓國水墨界展開,而在西方現代性影響下,藝術家也在不同媒介的使用中凸顯「墨」的物性,如本次參展的張相宜(Chang Sang-Eui)與金浩得(Kim Ho-Deuk)都是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
金浩得Kim Ho-Deuk│驀然-劃出空間Suddenly-Drawing Space 粉筆、墨、紙 209x95cm(33 pcs.) 2010 圖│銀川當代美術館
在「聲東擊西」一展的台灣作品中,策展人也邀請了具有水墨創作精神但以不同媒材完成的作品。一直以影像創作見長的王雅慧,在展出作品《林中路》、《問影》中,以變換的光影、抽象的墨線運動構成帶有高度詩意的畫面氛圍,鏡頭隨筆畫的緩移則在時間推移之中,引導觀眾如閱讀卷軸般感受光影。另一位以動態影像為素材的吳季璁,從早期作品中便對自身所處時代有高度意識,在當代科技與視覺語境中反芻水墨與文人畫中的美學思維,此次展出的《皴法習作》、《氰山集》即是以氰版攝影法(Cyanotype)將紙張紋理寫為山嵐煙景,以實驗攝影技術思考水墨的方式,也是當代創作者對此概念的異質再造。在策展論述最末,王嘉驥談到「全球化帶來了共通性與便利性更高的生活方式,文化與藝術的疆界也隨之突破。如果我們相信,藝術確實是超越國界的,當代水墨藝術面對全球化的語境,尤須放寬疆界,包括:建立複數元的視野;跨越傳統的區域藩籬;增進視覺能見度等。若是不能與當代世界接軌,水墨創作與審美很難看到世代更新的契機。」此次「聲東擊西」即是在此時代對水墨議題的提問與創作、對話上的邀請。
王雅慧│問影#2 微噴輸出藝術紙 100x100cm 2017 圖│銀川當代美術館
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
展期 06.18-08.20
展點 銀川當代美術館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中國首座以中國及伊斯蘭藝術為展示與收藏目標的銀川當代美術館,2015年8月正式開館時便吸引許多關注。隔年,首屆銀川雙年展也由此大西北地區向外激起各界討論。由美術館所處的地理位置及歷史切片來看,銀川當地是中原、絲路、西夏、伊斯蘭等文化的匯聚之地,多元文化的交集一直是此城市自然體現出的面貌。今年6月,由策展人王嘉驥所規畫的「聲東擊西:東亞水墨藝術的當代再造」在銀川當代美術館的四個主要展廳呈現,對於這次以「水墨」為主軸的展覽構成,美術館總監謝素貞於記者會中談到:「水墨是一項我們必須關注的議題,它包含著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分野,這應該是美術館與觀眾、藝術界共同探討的重要區域。」謝素貞提到,中國與伊斯蘭的「ink art」一直是銀川當代美術館成立以來想處理的範圍,而這樣的想法也令她早於美術館甫成立期間便向王嘉驥提出策展邀請,雙方於2016年中確認此次以水墨定調的展覽。
鄭光熙於2013年的水墨作品《人生》(Life)。(銀川當代美術館提供)
林怡秀( 13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