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8TIDF之聲識論

2018TIDF之聲識論

201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記錄X記憶:聲音」單元,透過聆聽,打開觀眾視覺中心慣習的感官經驗…
2018年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最令人期待的就是「記錄X記憶:聲音」單元,透過聆聽,打開觀眾視覺中心慣習的感官經驗。聆聽無法脫離視覺,以至嗅覺、味覺、觸覺;「聽見」聲音的同時,身體振動,腦海裡浮現畫面氣味氛圍。正如田野調查巴布亞新幾內亞雨林聲音的Steven Feld結合「聲學」與「知識論」所說的「聲識論」(acoustemology),紀錄片透過聲音帶我們感受世界認識世界,仔細聆聽喚醒聲音銘刻的情感記憶與身世。

不可預測的《蒐聲記》

聲音單元最令我驚艷的是村上賢司(Kenji Murakami)37分鐘的《蒐聲記》(Sound Hunting,2013),用過期的富士同步錄音Single-8底片拍攝,充滿臨即感(immediacy)、物質性(materiality)、不可預測性(unpredictability)的拍攝、放映、觀影過程是「電影的表演」(the performance of cinema)。導演於放映前說「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應驗了,開始沒多久就喊停從頭播放,華山影院瀰漫未知的期待。底片1983年過期,處於未知能捕捉到甚麼影像的狀態,卻捕捉到拍攝當下的聲音和情緒。過期的底片和過時的機器,反而讓時延的顆粒感與導演的激情現身/聲,用舊拍新。村上利用音畫失衡透出的熾熱能量,展開反身的紀錄片行動。行動中導演反覆問「能聽見我聲音嗎?」鏡頭朝向藍天,攝入的卻是豐富的聲響。無法區辨是導演自覺的聲音表演或科技限制導致的重複詰問,結結巴巴,斷斷續續。風很大,導演說要去拍風,喊著「風…風…風…」,聲音洩露了導演在每卷底片3分20秒時間限制下的興奮狀態。導演拍中提琴演奏,說要捕捉音樂,鳥叫聲卻在此刻自投羅網。

《蒐聲記》的主導動機是「明知不可捕捉而捕捉之」。導演拍女人,我們看不清她的模樣,卻聽見她做愛的呻吟。導演重複問「妳是女人嗎?」女人堅定答「是。」我想到鬼才導演原一男(Kazuo Hara)的《戀曲1974》(Extreme Private Eros: Love Song 1974)裡前女友想看自己高潮的臉,畫外的原一男便右手扛著沉甸甸的16mm攝影機,左手撐在地板上做愛,完成前女友的委託。高潮的臉專屬愛的對象,自己也看不見,痛快的呻吟卻能共享。回到《蒐聲記》,影像失敗溢出詩意,導演說他在捕捉「世界的聲音」,時間的魔力。逛街,搭電車,燈紅酒綠的新宿一片慘白,環境聲音與時間流逝卻萬紫千紅。下午五點落日,底片剩最後一本,村上將攝影機交給女路人,接著如瓊瑤電影般奔跑在沙灘,導演不斷問她聽得見嗎?距離太遠,海浪聲太迷人,她聽不見導演,或許心中充滿「黑人問號」,但我們聽見Single-8攝影機運轉的聲音,電影接近尾聲,時間依舊流逝,導演說「這就是電影」。

聆聽、辨識與感受

法國聲音藝術家澎葉生(Yannick Dauby)上月11日週五晚在離線咖啡舉辦的聆聽會太精采,打開聽眾陌生鈍化的耳朵。恍然大悟台北人認不出台北蛙聲,誤認蟬聲為刺耳金屬聲,發現嘉義榻榻米機器聲銘刻的日治記憶。聆聽除了需要敏銳專注,還得有辨識聲音身世的知識。週六下午由澎葉生策展的「電影耳」在立方計劃空間開幕,雖然空間逼仄不適合專注聆聽,但戴上耳機就暫時穿越到另一個神秘未知的世界。

相較《蒐聲記》運用過期的底片拍出嶄新的電影,三部TIDF委託創作的台灣聲音紀錄片(audio documentary)卻有新瓶裝舊酒的不合時宜感。聲音紀錄片源於廣播紀錄片(radio documentary),在美國1950年代電視崛起後逐漸式微,1990年代復興,「說無法在電影說的故事」,讓聽眾認識「與他們不同的生命」。廣播更是法國聲音藝術的關鍵,1948年,出身廣播的謝弗(Pierre Schaeffer)提出「具體音樂」(musique concrète)的實驗創作與聲音分類,可說是電子樂前身。可惜三部台灣聲音紀錄片,包括許雁婷《水上樂園》的海島人生/聲,台南新居民尼格爾.布朗(Nigel Brown)《家庭工廠》聽台南中西區家庭工廠聲如何同步年邁身/聲體與夕陽機器,以及當中較有意思的澎葉生《山林》,都有欠缺視覺,尤其欠缺字幕的感覺。聆聽過程因為戲院沒能全暗,難以專心。因為欠缺字幕,不諳閩南語的觀眾聽不懂,而懂閩南語的觀眾,可能覺得《山林》受訪者說閩南語,旁白再以國語簡譯的作法多餘,但對視障人士友善值得嘉許。私以為,這三部最大問題是人聲中心(vococentric),過於仰賴訪談,聽眾想知道訪談內容,語義聆聽(semantic listening)便凌駕其他聆聽方式的可能。

賈曼(Derek Jarman)的 《藍》此次放映DCP(Digital Cinema Package,數位拷貝),少了顆粒感與物質痕跡的記憶,但能閉上眼,或望著克萊因(Yves Klein)超越人類極限、豐盈自由的藍(International Klein Blue),而非聲音紀錄片尷尬無畫面的銀幕,聽賈曼講述與愛滋病生活與視網膜受損和解的疾病敘事,一聲聲呼喚「David. Howard. Graham. Terry. Paul」,海浪聲喚醒的亡友記憶,表達對伴侶H.B的愛,女聲無伴奏吟唱,讓人浮想聯翩的音樂。「信仰畫面是靈魂牢籠」,透過聲音我們進入世界感受世界認識世界,乃至離開世界。

ARTouch編輯部( 1545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