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節與場域特定

藝術節與場域特定

剛迎接完10月開幕的「屏東地景藝術節」,11月台南「漁光島藝術節」接續上場。「地景藝術」、「環境藝術」似乎是今…
剛迎接完10月開幕的「屏東地景藝術節」,11月台南「漁光島藝術節」接續上場。「地景藝術」、「環境藝術」似乎是今年密集發生在台灣各地,並在我們耳際反覆出現的藝術活動名稱。認真數起來,近年這類戶外型的藝術節,從2010年起,每一年於雲林成龍濕地持續舉辦的「國際環境藝術節」,開始受到矚目。而在這一、兩年分別舉辦的「東海岸大地藝術節」,以及今年「桃園地景藝術節」、「屏東地景藝術節」和台南「漁光島藝術節」,相繼展開。這類戶外型藝術節的舉辦次數,與往常比較起來顯得相對密集。另外原本即持續舉辦的,由民間社造團隊發起的台南後壁土溝農村美術館,他們近年也在與農村合作的長期社區營造基礎下,更朝向與藝術家合作的大地藝術節模式,分別於今年夏季與秋季舉辦了兩檔展覽。首次於台南新營舉辦的「新營糖廠地景藝術節」也甫結束於10月。
「2017漁光島藝術節」藝術家禹禹工作室作品《箍起來》。(攝影/楊佳璇)
上述的藝術節活動半數以上是由官方發起居多,內容與取向雖各不相同,不過「地景藝術」、「環境藝術」卻是口徑一致的名稱。這股幾乎同時吹向台灣各地、如風潮般浮現的現象,不免是受到鄰近的日本於2000年起的「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2010年起的「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案例的影響,間接在台灣成為城市與政府效仿的對象而產生的連帶效應。只是,當我們進入這些地方政府籌辦的藝術節活動,心裡也不禁疑惑,當一個環境藝術節需要花費三年時間準備,甚至是更長時間的前期溝通,台灣發生的速度似乎顯得過於快速。而其中的方便法門即為,在有限的時間內,委託藝術家進行製作,當藝術作品進入場域內擺放,參觀的人潮開始湧入,似乎仍然能在最後營造出看似不錯的成果。只是,風潮來得快,似乎也可能退去得快,藝術扮演的中介,在此變成不是為了後續讓在地產生自治力並生產出延續性的實踐,反而是在使用了地方的資源之後,隨著打卡與自拍觀眾的離去而結束。最後,究竟鏈結了什麼,有哪些關於在地的歷史、空間與人,是被重新理解、認同與發展的?在眾多戶外型藝術節活動中,「場域特定」(Site-specific)也是經常出現的詞語與觀念,然而,只要是在特定地點發生與裝置的藝術,都可被稱為「場域特定藝術」,也間接形成藝術進入地方時的各類奇異現象。「場域特定」具備讓在地產生新方法與新脈絡的潛力,應該展現其鮮活、積極的意義,並被更深入的探討與理解,而非成為流於空洞的標語、口號,在隨著節慶化的藝術節的結束隨之消失。
「2017漁光島藝術節」藝術家林舜龍作品《喃喃細語潮間帶》。(攝影/楊佳璇)
楊佳璇( 12篇 )

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畢業,2012至2018年1月於台南運作獨立藝術空間「齁空間」,現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