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走私:一個越境的生命經濟學

走私:一個越境的生命經濟學

多曼諾維奇展出的創作透過「網域之母」為引發想,以前南斯拉夫聯邦的網域「yu」為切入點,並以註冊此網域的斯洛維尼…
多曼諾維奇展出的創作透過「網域之母」為引發想,以前南斯拉夫聯邦的網域「yu」為切入點,並以註冊此網域的斯洛維尼亞(南斯拉夫聯邦成員國之一)女性網路科學家布雷潔可,以及1994年開始轉手該網域至塞黑聯盟的塔西奇,這兩位關鍵女性的個人傳記,闡釋前南斯拉夫聯邦網域的「yu」歷經聯邦解體,到轉交至塞黑聯盟時一連串政治動盪的過程,並透過女性視角解構父權式國家框架下的歷史書寫。
不過事實上,台灣與「前南斯拉夫聯邦成員們」的交流,其實不只如此,2017年,策展人徐文瑞亦曾至科索沃策劃第一屆「公路雙年展」(Autostrada Biennale);而有趣的是,此地曾以塞爾維亞的自治省名義存在於聯邦當中,2008年尋求獨立後,雖已獲得歐盟、美國與亞洲日韓及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但拒絕承認其主權的國家亦不在少數,如中國與印度等。不過「堅決保衛領土完整」的塞爾維亞也為加入歐盟,而必須面對與科索沃的「統獨問題」。在檯面的政治領域上,科索沃並沒有接受中華民國政府的承認,但對比台灣過去的冷戰經驗及當下的外交處境亦有不可言喻的微妙與相似之處,或許就是科索沃雙年展選擇台籍策展人的原因。而這些政治實體也在歷史與政治的狂潮之下,從大一統的政治結盟崩解成試圖在邊緣重生的小國小民,多方的觀察與思辨,相信亦可從中發現有趣的對比與連結!
Aleksandra Domanović,‘From yu to me’, HD video with sound, 35 mins, 2013/201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nya Leighton, Berlin.
順應了台灣當代藝術的冷戰熱潮與討論,去年底於關渡美術館開幕,由策展人方彥翔策劃的「走私:一個越境的生命經濟學」,相較於先前2016年底資深策展人鄭慧華將關注焦點放在亞洲的「現實秘境」,這次展出則是將重點擺置在保加利亞、克羅埃西亞、捷克、「前南斯拉夫陣營下的諾威薩」等過去冷戰時期的東歐、東南歐與南歐等地的共產陣營國家,透過連結這些地區的藝術家們,與亞洲世界中同樣深受冷戰影響的台灣、越南與香港創作者們對話。這些歐洲國家並非為台灣觀眾所熟知,但兩相比較卻都同樣有著在大國陣營邊緣間徘徊,甚至翻弄的歷史命運。
這次展出名單中,最顯眼的想必是強調自己於1981年出生於「前南斯拉夫諾威薩」的藝術家多曼諾維奇(Aleksandra Domanović)。這個城市現今為塞爾維亞的諾威薩(Novi Sad),該國過去事實上為戰後出現的「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Socialist 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以下簡稱「南斯拉夫聯邦」)的成員之一,該聯邦曾是過去共產陣營國家中,生活水平較高者,不過內部民族分歧與經濟上的差異使彼此矛盾漸深,在東歐劇變和蘇聯解體後紛紛獨立。聯邦中的塞爾維亞與蒙特內哥羅(另譯「黑山」)兩個共和國於1992則宣布成立「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Federal Republic of Yugoslavia,亦稱「塞黑聯盟」),惟2003年兩者後來亦各自宣告獨立。
Aleksandra Domanović,‘From yu to me’, HD video with sound, 35 mins, 2013/2014,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Tanya Leighton, Berlin.
陳飛豪( 115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