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上海博物館「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

上海博物館「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高25公分、底座長9.5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高25公分、底座長9.5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960~1127)〈鉛貼金阿育王塔〉
此塔出土於地宮東側,為民間仿造的阿育王塔。方形中空,外形作單層束腰狀,自下而上由基座、塔身、山花蕉葉、塔剎四部分組成。基座為方形,每面以菩提樹間隔,飾坐佛四尊。塔身方形,四面裝飾透雕形式佛本生故事,分別為「薩埵太子捨身飼虎」、「尸毗王割肉貿鴿」、「快目王舍眼」和「月光王施首」本生,每面一幅圖像,布局作一圖一景式;四角各立一隻金翅鳥。塔頂蓋四角聳立四根蕉葉狀山花,每角的向外部分有兩個面,各分上下兩層,鑄有反映佛陀一生事蹟的佛傳故事畫面16則,每角山花蕉葉四則圖像,布局以連環畫形式展開,生動地反映了佛陀誕生、在家、出家、成道與傳教等生平的重要場面,如脅下降生、步步生蓮、二龍灌浴、比武擲象、削髮出家、連河洗汙、牧女獻糜、初轉法輪等生動細節,表現了釋迦牟尼傳奇的一生。內側鑄佛禪定和說法等像。塔剎由木製剎杆、五重相輪和頂部的火焰寶珠等構成,塔剎的底座裝飾12瓣覆蓮,五重相輪上飾忍冬、連珠紋,底輪最大,往上漸收。木製剎杆嵌插在塔底封板上。此塔為鉛胎貼金,採用透雕式圖像表現佛本生故事,在考古發現中僅見。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長10公分、寬4公分、高3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960~1127)〈木貼金臥佛像〉
〈木貼金臥佛〉出於地宮函盒最裡層的銀函中,是地宮最核心的瘞埋之一,為釋迦牟尼佛「右脅臥獅子床」涅槃像。佛像右手枕於頭下,側身平臥,左手平撫體側,神態平和坦然,符合佛陀涅槃之圓滿相。此尊臥佛的頂髻和白毫處鑲嵌有大小珍珠,同時在銀函底部鋪有一層細小的彩石,邊上有塊狀香料,這些都是虔誠供養的表現。佛塔本是供奉佛陀舍利的紀念性墓葬建築,之後在佛教傳播之地,人們都以建立和供奉佛塔來象徵傳承教義,而在地宮中供奉舍利和寶物的同時供奉釋迦牟尼佛涅槃像,應該是一種宗教儀軌的完善表現,更好地執行了地宮瘞埋制度。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銅、水晶,口徑2.9公分、底徑2.8公分、高5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960~1127)〈銅瓶與舍利〉
銅瓶圓唇,侈口,溜肩,下腹斜收,圜底,肩部飾數周凹弦紋。出土於鐵函內一側,內裝三顆水晶球,直徑分別為2.08公分、1.67公分、1.68公分;一顆鉛球,直徑1.08公分。腹部刻:「試校書郎守縣尉柳珣為資薦先考秘承,謹舍西天感應舍利二十顆入仙岩寺塔下,伏願仗此良因,永生淨土。」隆平寺塔地宮出土的水晶球、鉛球也應該是感應舍利,銅瓶則為舍利瓶。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長28公分、寬5公分、高4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960~1127)〈銀鎏金嵌漆木柄雙魚紋匙〉
位於木函內。匙部呈扁平橢圓形,微凹。曲柄,匙柄末段漸寬,中空,尾端嵌一段七節漆木竹節紋柄,端首扁圓。匙面口沿一周飾葉瓣紋,匙內底鏨刻雙魚紋,首尾相對,左旋排列,中間鏨寶珠紋,紋飾部分鎏金。這種做法常見於唐代金銀器,如長莘橋、丁卯橋出土的銀器,有紋飾處多鎏金。在上海宋墓、寧波天封塔地宮都有類似式樣的匙出土。
2012年上海青龍鎮遺址出土,口徑14.2公分、足徑5.8公分、高4.1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唐(618~907)〈長沙窯青釉褐綠彩蓮瓣紋碗〉
此碗為敞口,圓唇,弧腹,圈足。碗身施青黃釉,有細微的開片,露胎。碗內施褐彩和綠彩,構成花卉圖案。其中褐彩為氧化鐵彩,綠彩的呈色劑是氧化銅。這種構圖具有鮮明的域外色彩,在長沙窯窯址及揚州有少量出土,但海外發現較多。1998年在印尼海域打撈的「黑石號」沉船發現的長沙窯瓷器中,有不少類似紋飾的碗。
2012年上海青龍鎮遺址出土,口徑18公分、長58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唐(618~907)〈長沙窯褐釉腰鼓〉
這件腰鼓為長沙窯產品。廣口,兩端粗圓,中間腰細,內空。外壁凸起弦紋五道,近口沿處各有一周弦紋。表面施褐釉,釉面光潔,釉層肥厚,有細冰裂紋,狀如髮絲,內壁無釉。兩端無釉,可蒙皮。鼓為拉胚成型,分兩段製作後對接而成。一端殘,有修補。目前傳世及出土的唐代瓷腰鼓數量較少,主要有北京故宮藏魯山花瓷腰鼓、淡黃釉鼓,蘭州市博物館藏瓷腰鼓,西安大明宮出土瓷腰鼓,西安市東郊紡織城出土耀州窯花瓷鼓,江西餘干黃金埠窯出土褐釉瓷腰鼓,景德鎮南窯出土瓷腰鼓,長沙窯出土瓷腰鼓殘件等,主要是唐、宋時期的作品,其流行也集中於這一時段。唐代腰鼓主要有兩種演奏方式,一種是腰鼓放在腿上,雙手腰擊,擊鼓人位於樂隊前面,服飾有標記,作為樂隊的指揮;另一種是樂伎掛腰鼓於胸前,邊舞邊擊。這些形象在敦煌壁畫中有生動的表現。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長8.5公分、寬5.5公分、厚0.5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960~1127)〈銅箕形硯〉
此硯出土於地宮底部。箕形硯又稱風字硯,形如簸箕,盛唐時出現並流行,宋、遼、金一直沿用。此箕形硯首著地,首尾圓弧,硯首窄而硯尾寬,兩側邊內收,硯堂呈坡狀,尾端有二長方形足。考古出土的箕形硯多為陶、石質地,此硯為青銅,較為少見。此硯線條流暢,比例協調,造型小巧,應為婦女點妝之用。
2012年上海青龍鎮遺址出土,直徑28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唐(618~907)〈鸚鵡銜枝綬帶紋銅鏡〉
此銅鏡出土於J21井底。半圓鈕。蓮瓣紋鈕座,鏡背紋飾為一對鸚鵡,口銜折枝花果,爪撅蓓蕾、花結綬帶。鸚鵡體形雄壯,長尾飄曳。折枝花果紋花朵盛開、枝葉繁茂。綬帶共有兩組,尾端繫流蘇,宛轉飄蕩,似在空中飛舞。該井出土三面銅鏡,尺寸、紋飾基本相同,兩面完整,一面從中間斷為兩半。與之相似的銅鏡曾在上海青浦區香花橋街道出土,現藏於青浦博物館。此外,在《浙江出土銅鏡》也著錄有相同的銅鏡,未註明出土地點。
2016年上海青龍鎮遺址隆平寺塔地宮出土,縱2.3公分、寬1.4公分、通高2.2公分,上海博物館藏。(圖/上海博物館)
北宋(960~1127)〈銅「祿合」印〉
此印為銅質,鼻鈕。整體鑄造,低印台,淺印腔,鼻鈕高聳近2公分,厚度不及0.2公分,鈕上部有圓孔穿。「祿合」或有兩意:一是吉語,取福祿和合之意;二或是易經地支中暗合的一種術語,通祿合,意指相合的兩個天干,其祿支中的藏干能暗中相合。隆平寺塔出土的「祿合」銅印,有可能是供養人為求福祿和合而放入地宮。
這枚「祿合」私印的出土,對於重新釐清宋代私印有著標準品的意義與價值:一是在於它是少見的、有明確時代下限的實用器:地宮封存時代在1023~1032年間,即此印時代下限在北宋中期;印體及印面上的紅色遺存是其作為實用品的使用痕跡。對於鑑定而言,實用器最具價值。二是此印形制串聯起了唐宋兩個時代的私印形制,同時為宋元私印樣式的形成原因提供了重要依據。三是其印文風格延續了隋唐以來的小篆印風,並有所荒疏,恰與其時篆書書風相合。
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
地點:上海博物館四樓第三展廳
展場:即日起~5/30
相關報導:探訪青龍鎮隆平寺
據記載,位於今上海市青浦區白鶴鎮的青龍港,早在唐宋時期就是一座重要的貿易港口。近年來,青龍鎮遺址出土了大量瓷器,可與文獻相印證,也與韓國馬島沉船、日本福岡博多遺址出土的瓷器組合非常相似,反映了青龍鎮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港口的重要地位。而其以港興市的特點,也為如今作為國際貿易中心的上海,尋找到了城市發展的歷史脈絡和文化根基。
唐宋時期的青龍鎮,北臨吳淞江、東瀕大海,「控江而淮浙輻輳,連海而閩楚交通」,逐漸發展成為上海地區最早的貿易港口,被稱為「東南巨鎮」,是「富商巨賈,豪宗右姓」雲集之地。北宋詩人梅堯臣曾記載青龍鎮有三十六坊,煙火萬家,一派繁榮景象。南宋時期,青龍鎮因海上貿易的興盛,市鎮規模愈發可觀,時人譽為「小杭州」。隨著貿易的發展,人口增加,佛教文化也進一步發展繁榮。文獻記載青龍鎮曾有「七塔」、「十三寺」,其中以隆福寺、隆平寺、勝果寺最為著名。同時,青龍鎮因為海上絲綢之路貿易港口,近年來遺址出土了大量的瓷器,唐代以越窯、德清窯、長沙窯為主,至宋代則漸以福建、浙江、江西的瓷器產品為大宗。南宋末年,由於吳淞江日益淤塞,往來海船已不能上溯吳淞江駛入青龍鎮港口,其港口功能逐漸被後起的上海鎮所代替,曾經繁華的青龍鎮風光不再。至今,只有矗立的青龍古塔依稀可見舊時風貌。
2010~2016年,為深入瞭解青龍鎮的市鎮布局和文化內涵,上海博物館考古部考古調查與發掘青龍鎮遺址,逐步揭開了這座湮沒地下數百年港口重鎮的神祕面紗。2016年底公布了青龍鎮遺址考古的重要發現,並於今年3月起策劃了「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展」。展覽匯集了100餘件青龍鎮遺址出土的文物精品,分「東南巨鎮」、「盛世佛光」和「絲路遺珍」三個部分進行展陳:第一部分主要通過出土文物展示當時的生活概況;第二部分通過出土建築構件及地宮出土的精美文物等展示青龍鎮佛教文化的發達;第三部分通過青龍鎮出土的各地窯口的瓷器,展現青龍鎮的貿易概況。展覽還將配套出版《千年古港:上海青龍鎮遺址考古精粹》圖錄,以及相關教育讀物《考古.古港─上海青龍鎮的發掘與發現》,希望以更多角度、多層次帶領觀眾了解青龍鎮全貌。以下為展覽精品。
古美術編輯部( 22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