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風景的魂魄—赤粒藝術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

風景的魂魄—赤粒藝術2023台北國際藝術博覽

Red Gold Fine Art Presents Exhibition on Landscapes at 2023 ART TAIPEI

風景作為繪畫的題材,既是在寂靜中等待被探索,也是在藝術家手中被重新創造。在發現與創作的過程中,魂魄不可或缺又難以言喻。若是沒有魂魄的風景,則無法觸動人心,也無法感知時光的流轉。 赤粒藝術在2023年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以「風景的魂魄」為題,匯聚了洪美玲、楊世芝、梁兆熙、李茂成、林武史、劉家瑋、蕭珮宜等七位藝術家,透過他們觸動心靈的風景,喚醒物我間的靈魂共鳴。

風景靜靜的存在,彷彿不存在,直到被發現。

風景做為一種繪畫的主題,一方面被發現,同時也被創造。在這個發現與創造的過程中,魂魄不可或缺,並且難以言說。沒有魂魄的風景,無法觸動人心,無法感時應物。

2023年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赤粒藝術推出「風景的魂魄」為主題,精選洪美玲、楊世芝、梁兆熙、李茂成、林武史、劉家瑋、蕭珮宜七位藝術家,以觸動人心的風景,召喚物我之魂魄。

洪美玲風景的魂魄,在心與心之間低空飛翔,留下超現實的痕跡,串連出夢境一般的尋道之路。這是洪美玲首次與赤粒藝術的合作,並同時於畫廊空間及博覽會場展出。她以「尋道」為題,開啟人生追尋夢想的旅程。每一幅作品都是旅程中的一小站,她翻山越嶺,穿越叢林,走過蜿蜒曲折的山谷,探尋心靈的桃花源。

洪美玲,《尋道10》(Looking for Tao No.10),1984,油畫、畫布,162.5 × 123.5 cm。(赤粒藝術提供)

楊世芝風景的魂魄,是自我斷裂、重構再起。在混沌中拼貼出曾經是山水的山水,曾經不是森林的森林。楊世芝期許身體感知在面對外在的「實存空間」時,能拋開一切現成的「概念」,打開「心眼」,使「視覺」回歸本然的直接與自在。赤粒藝術長期經營楊世芝,除此次展出兩件最新創作,也即將於畫廊發表最新的創作個展。

楊世芝,《人生風景》(Scenery of Life),2023,墨、礦物顏料、棉紙拼貼於麻布,200 × 150 cm。(赤粒藝術提供)

延伸閱讀|楊世芝「整體的自在」── 藝術家的生命歷程與藝術創作

梁兆熙風景的魂魄,是在山嵐中逍遙遊,在雲裡霧裡縹渺孤寂。冰肌玉骨,自清涼而無汗。風景、動物和静物一直是梁兆熙的繪畫題材,在今年博覽會,特別展出近年少見的風景作品。王嘉驥在〈野馬與塵埃〉專文中指出「梁兆熙的創作思維在靜與動之間往復,尋覓可能的偏安狀態。冷眼觀照世物的同時,他也傾洩個人心內之景。對比於過往,他如今的作品更如實,更具日常之態;雖靜謐如昔,卻富於生命的動感,也反映人生之美。」

梁兆熙,《林》,2021,壓克力、色粉、紙、畫布,147 × 116 cm。(赤粒藝術提供)

李茂成風景的魂魄,是筆墨與筆意中的上窮碧落,風景不在方外境內,風景從文字筆畫之間誕生。李茂成曾經自敘:「一條線條代表一個人的一生,用一生的力量追求一條線條(‧··)一個點、一條線,是整個生命的瞬間展現。」又說:「面對書法,點線交織觸動我們感官的網,從深層裡我們感到一種生命的躍動或其他種種內容。」他認為生命境界的提升是書寫者此生唯一的道路。

李茂成,《返照入江翻石壁0099002001》,2010-2014,水墨紙本,125.75 x 246 cm x 2pcs。(赤粒藝術提供)

林武史風景的魂魄,化做白色雨點,大珠小珠砸落在純白的大理石上,白雨蹦蹦跳跳亂入人間,成了水中天。今年展出的作品《白雨》,典故源自於宋代蘇軾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首句「黑雲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亂入船。」也是日本俳句夏天的季節語,指的是夏日午後突然降下的雨。對林武史而言,創作是「用自己的眼睛創作風景」,追尋「心中的原始風景」,他的作品不只結合空間,還要需要參觀者的身體介入體驗石材的特性,以喚起心中的記憶。

林武史,《白雨》(Haku-u),2007,白大理石,H35 × W500 × D230 cm-2。(赤粒藝術提供)

劉家瑋風景的魂魄,棲息在最冷靜的筆觸、最寫實的線條以及最富詩意的綠。藝術家單純的起心動念「想把森林搬進家中」,在重現樹林、苔蘚的過程中,緩慢、費時、謙恭地表達著對自然的崇敬。赤粒藝術與劉家瑋合作四次個展,關注他一直以來對於風景的詮釋,體現與自然共生共存的期待,作品隱諱地顯露對環境的不安。而對於創作,他總是提醒自己不要安於既定表現模式,思考著不同的風景界限,期望給自己也給觀者不同的感受與反思。

劉家瑋,《2210271003》,2023,油彩、畫布,132 × 225 cm。(赤粒藝術提供)

赤粒藝術新人推薦──蕭珮宜,其作品融合貼箔、繪畫與版畫等媒介,擬構想像中的場域。以生活周遭的生態變化為關注核心,在環境的各式災難裡,觀察存在與消亡混雜並行的樣貌;以擬人化的動物,寓言敘事現世中各種災難的變形,並試圖在這樣的視角中,尋找一些救贖的可能。蕭珮宜試圖美化各種無能為力的狀態,使這個狀態開展出殘破的燦爛。她眼中的風景,正如「鯨落」是一則死亡與重生的寓言,鯨的肉身解離,餵養大海萬物,彷彿花開落花,化做春泥守護下一波繁盛。花與鯨不只是死亡,同時也給出生之延續。

蕭珮宜,《鯨落》(Whale Fall),2023,壓克力顏料畫布,200 × 170 × 5 cm。(赤粒藝術提供)

ART TAIPEI 2023 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赤粒藝術|展位G22

參展藝術家|洪美玲、楊世芝、梁兆熙、李茂成、林武史、劉家瑋、蕭珮宜
展覽地點|台北世界貿易中心一館 展位 G22(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貴賓預展|2023.10.19(四)15:00 – 21:00、10.20(五)11:00 – 14:00
公眾展期|2023.10.20(五)-10.23(一)11:00 – 19:00
(10.20於14:00 開放進場、10.23僅開放至18:00)

赤粒藝術( 2篇 )

赤粒藝術座落於台北大安路的幽靜巷內,畫廊的空間動線呈現出當代多元的藝術氛圍,這裡已策劃了上百檔展次的藝術經典展覽,內容從平面的水墨、繪畫到立體的雕塑等類別,邀請參展藝術家包括:知名的現代水墨大師李奇茂、夏一夫,著名油畫家龎均、旅美藝術家楊識宏、薛保瑕、龎銚,旅法藝術家梁兆熙、武德淳、蕭長正、陶文岳,旅德金工雕塑家阮文盟等……。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