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

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

日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的開幕式中,館長林平以「常駐…
日前,在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的開幕式中,館長林平以「常駐青春期的藝術家」形容楊茂林,她談到:「楊茂林的創作過程永遠在挑戰自己所處的時代、生長的環境,以及挑戰藝術家自己既定的創作型態,而在40年創作歷程後的耳順之年,則回到了創作者自我內在與童年的召喚」。此次位於北美館一樓的大型回顧展,以楊茂林1990年至2003年的系列作品「MADE IN TAIWAN」(台灣製造)為名,展出近200件包括繪畫、綜合媒材、雕塑等作品,展出作品年代由1984年楊茂林自文化大學畢業後的初期油畫創作,至2015年「尋找曼荼羅」雕塑系列。並以作品的時間先後做為動線順序,分為:「前衛反動、國族史詩、惡品味、仙班出列、異想幻境」五大展覽區,呈現楊茂林長期以來所關注的議題,及台灣從戒嚴至解嚴後的文化變遷常民史觀。
叛逆的神話英雄
心臟狂躁的脈拍逼迫我必須要用繪畫來宣洩,而同時代歐洲新繪畫運動,特別是義大利超前衛「回到自己的歷史去尋求養分、探索根源」的反思,與我當時的情感一拍即合,神話系列、遊戲行為賁張的挑釁與批判,救贖了我在社會參與的失語與乏力感。
1953年楊茂林出生於彰化,生長於嬰兒潮時代,歷經台灣自農業社會邁入工業社會、進入資本主義經濟時代的陣痛過程,也與台灣從白色恐怖時代過渡到民主社會的進程同步。楊茂林幼時因家貧,曾在工廠當學徒、至市場協助母親賣菜,而一路陪伴並對其思考觀念產生影響的是他的閱讀習慣。除了小時候看的漫畫以外,就讀彰化商職夜間補校期間,楊茂林也開始閱讀古典章回小說、西洋翻譯文學、日本武士傳記,漸漸形成了之後不斷於創作中顯現的英雄情節。補校畢業後,於彰化高商廣設科就讀期間他開始勤於閱讀古典詩詞與畫冊,閱讀李敖、柏楊、《大學雜誌》等讀物,養成了他分析時事的習慣,大學時期開始關心黨外運動,閱讀《美麗島》、《台灣政論》等雜誌。1970年代的台灣受到國際局勢影響,當時的文化界普遍瀰漫著鄉土文學、鄉土寫實風格的創作意識,楊茂林所繪題材卻有別於時下的風格,轉而關注於冷調的都市風景。在大學畢業之後的1982年參與了現代畫學會,與吳天章、梅丁衍等人成立101現代藝術群,確立了往後要持續創作的目標。
楊茂林│熱蘭遮紀事 L9302 油彩、壓克力顏料、畫布 194x260cm 1993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此次回顧展中最早的作品,為1984年的油畫《有人在虐待動物》,楊茂林表示自己1979年就開始摸索創作,1985年前後,當創作開始較為成熟時,目睹家鄉彰化的環境因工業發展受到汙染,因而開始關心環境與動物生命的議題,「當時政府正在提倡客廳即工廠,是個大量製造汙染的時代,使得河中無魚、田中無鳥,我小時候美麗的鄉下已不復見,我覺得這是不對的」。當時的台灣整體社會氛圍也充斥著對於專制威權的不滿,時代開始有所鬆動,1984至1987年間,楊茂林脫開了原本在學院內的繪畫風格,回到在地文本與社會現狀的閱讀,「神話系列」以古代反叛的英雄,如夸父、鯀、蚩尤、共工、后羿……等《山海經》人物為題材,顛覆正統歷史宣揚的認知、重新詮釋歷史價值。1986年,受到解嚴前夕街頭運動的感染,楊茂林也開始嘗試以旗幟的形式創作「圖像英雄」系列(在此過程中,楊茂林也投入社會運動之列,遊行、與憲兵對峙),畫中人物的動作表現相較於先前更為聚焦、誇張,敘事內容也簡化為描繪力量間的抗衡。1987年解嚴後,抗爭的激情逐漸褪去,楊茂林也開始將注意力移轉至自己生長的土地上,開始構思「MADE IN TAIWAN」系列,發展出日後的三個階段:政治篇、歷史篇、文化篇。
楊茂林│瞭解紅蘿蔔的N種方法VIII 綜合媒材 77x57cm 1991 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MADE IN TAIWAN
受到1990年「三月學運」及「反軍人干預大遊行」影響,楊茂林感受到權威統治的本質,於「MADE IN TAIWAN政治篇」中發展出「肢體記號篇」、「口號標語篇」、「瞭解紅蘿蔔的N種方法」與「鹿的變相」。呈現當時公權力受到的挑戰,並以帶有諷刺性的畫面結構與挪用寓言的方式,指出被操控的教育體制、洗腦式的思想宣傳、媒體指鹿為馬的政治醜態。而在後兩個系列中,楊茂林也收集大量與此題材相關的報紙,將之堆疊、黏貼製成畫面基底,使作品除了外顯的圖像之外,也包含了內藏於肌理中的材料語言,這些模糊難辨的字跡也暗諷著媒體游移不定的本質。
接續於「政治篇」後的「歷史篇」,包含了「圓山紀事」、「百合紀事」、「熱蘭遮紀事」與「大員紀事」四個部分,將敘事時間更往前推回至先民(原住民)歷史、外來民族殖民歷史、清朝治理台灣,至19世紀末的時間段。楊茂林在此試圖由圖像方式而非編年紀事整理台灣歷史,一方面脫離既有正統史觀的思考脈絡,另一方面也由個人記憶逆向梳理歷史與文化的複雜關係,作品雖部分借用了人類學與考古學的基礎,但卻開展出不同於原有定義的詮釋方向,在此值得一提的作品,是1995年所做的《大員紀事.毋忘在莒》。「大員紀事」為整個歷史篇之總和,採用多視窗、分割畫面的方式組織作品結構,其中可見挪用郵票圖像、象徵階級尊貴的龍、鳳、虎等象徵圖像的組合。而《大員紀事.毋忘在莒》一作則包含了楊茂林個人經驗的投射,此作由一道狀似彩虹的弧線分割為內、外(或上、下)兩部分,外側佇立著兩頭舞爪的暴龍,翼手龍於遠方盤旋,畫面內側則有別於上述的暴戾氛圍,充斥著當時的著名觀光景點:湖心亭、紗帽山、清水斷崖、阿里山……。楊茂林對此談到:「我從小就對戰爭有很重的陰影,父親以前曾被抓去參與大東亞戰爭,伯父與父親的很多同伴都一去不回,小時候聽聞父親描述的戰爭過程:飢餓、瘧疾、疾病、美軍虐待俘虜……,我成長的時代要反共抗俄,我很怕父親又要被徵召去當兵,而到我初中、高中時,則開始害怕自己被徵召,這件作品的外面就代表恐懼的形象,而在彩虹之內是我個人快樂的記憶:談戀愛、念大學、畢業旅行……這件作品裡同時有私密的快樂經驗跟戰爭時代的陰影。」
「尋找曼荼羅系列」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從次文化仙班到自我追尋
「MADE IN TAIWAN文化篇」為楊茂林創作的重要轉向,在此時期,楊茂林重新進入自己的身分認同,思考「我是誰、我是什麼」,當時楊茂林工作的空間(客廳)也是孩子做功課、玩耍的地方,玩具、卡漫人物充斥在生活周遭,他談到:「我開始做文化篇時,我認為所謂的『文化』應該是要一代代繁殖的,但那時候大量進入的『異文化』無法繁殖,所以作品裡經常會有女性陰部的隱喻,配上卡漫人物或塑膠陽具的形象,他們很快樂,但無法生殖」。而在1996至2002年的「文化交配大員誌-請眾仙I」、「寶貝你好神奇-請眾仙II」後,楊茂林也企圖跳脫二元對立的文化邏輯,重新思考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間的相容可能性,並於「封神之前戲─請眾仙III」系列開始,創造出新的認同形式。
楊茂林│奧茲吉祥鮟號 銅、不鏽鋼、水晶、LED 62x33x104cm 2014 楊茂林工作室提供
約自1999年前後,楊茂林一方面思索平面以外的創作可能,同時也進入關渡藝術學院(今台北藝術大學)研究所就讀,因常至雕塑系看學生創作,自我摸索學習後開始了雕塑創作的契機,並於2002年開始以木雕「封神之前戲─請眾仙III」,將卡漫、童話人物等外來文化及次文化圖像,類比於民間傳統信仰中的「仙」。對他而言,這些常伴於庶民生活中的次文化,與宗教上所能帶來的心靈慰藉得以並談;而在藝術討論上,兩者文化的高低位階相結合也會產生出不同的張力。自此系列開始,楊茂林便以明確的風格持續創作,也於「摩訶極樂世界」系列開始進行鑄銅雕塑,2011年「追殺愛麗絲:最終的戰役」則為宣告卡通神佛造型結合的最終發表。在此次回顧展兩間主要展廳外,陳列了2012年開始探討自我內在性格的「尋找曼荼羅系列」三部曲之「黯黑的放浪者」(深海魚)、「花落春未盡」(金魚),楊茂林談到:「我從年輕到中年都很少探討自己,50歲之後才開始關心自己。我分析自己的個性:50%像深海魚,孤僻、異怪;20%像金魚,宅在一個小世界裡無知、遲緩;30%又像熱帶魚,花枝招展、渴望社交。」各式魚體在此成為不同角色的座騎,卡漫人物不再如過去般做為議題的載體,而是內含於藝術家(魚體)之內的種種形象,成為創作者對自我內在的反覆召喚。
楊茂林以卡漫人物結合仙班出列形象的立體雕塑展出現場。(台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MADE IN TAIWAN楊茂林回顧展
展期 01.30-04.24
展地 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展廳
我的幸運與痛苦,皆與我所從出之地、與我所在的時代相牽繫。解嚴前夕的狂飆年代,做為一位土生土長的台灣畫家,無法自學院過去本土美術史前輩中尋找到可依靠的典範,這樣的窘迫使我提早開啟了探求與創造的躍進之路。
楊茂林│五福臨門 油彩、壓克力顏料、畫布 116x182cm 1998 楊茂林工作室提供
林怡秀( 13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