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坐看雲起時:江大海與「雲」的三重連結

坐看雲起時:江大海與「雲」的三重連結

「雲外宇韻——江大海個展」展覽現場。(耿畫廊提供) 若是聆聽江大海述說他的人生經歷,會發現似乎總有些看似偶然的…
「雲外宇韻——江大海個展」展覽現場。(耿畫廊提供)
若是聆聽江大海述說他的人生經歷,會發現似乎總有些看似偶然的事件,成為令其生命「柳暗花明」的轉捩點。1986年中國政府的一紙公文,讓當時正在中央美術學院攻讀在職研究生班的江大海下決心遠赴法國習畫,殊不知那公文所開的在職研究生出國留學的大門,短短數月後便再度關閉。已對國內主流的寫實主義風格心生疑慮的江大海,在當時尚顯閉塞的藝術教育中覓得一線豁口,隨即而來的巴黎客居生涯令其眼界大開、深受震撼,他從學院、美術館、文化氛圍在內的整體環境中直接汲取養分。回顧幾十年的創作生涯,江大海從不諱言:「若非當年出國,我肯定畫不出現在這些畫。」
2015年國立歷史博物館曾以「東雲西漸」一展大手筆回顧其旅法以來不同階段的重要畫作;本週末(5月12日)耿畫廊為其舉辦的個展「雲外宇韻」,除了似橋樑般銜接起前一時期的作品外,更是打開了一些新的方向。
江大海,《台北的雲之一》,壓克力顏料、畫布,200x400cm,2018。(耿畫廊提供)
見雲是雲
「這張畫,我自己還真捨不得賣。」江大海所言之作《幻象》(Vision),正靜懸於此次主展題牆背後的「第二進」空間,猶抱琵琶半遮面,卻吐納著迷醉的浩渺之氣。畫面依舊宛若層層雲氣氤氳靉靆,而那卻是不常見於江大海作品中的藍,明亮而婉轉,朦朧而恢弘,其間色階微妙萬千。
如同中國古典繪畫中縈繞不去的山水題材,江大海對於雲之意象的堅持絕非偶然。相較於中國藝術教育推崇的人體與靜物寫生,江大海更喜自然風景,山河穹宇是他取之不盡的創作之源,他以畫筆再再探尋自己與自然的精神連結。在看盡大地山巒、樓宇鄉野後,江大海將目光投向天際,欣喜地在法國地中海氣候下低空翻滾、輪廓鮮明而又氣勢磅礴的雲中間,看到了他所鍾愛的喬治.莫蘭迪(Giorgio Morandi)於尋常物事中捕捉到的結構意識。江大海所面對的雲,比起莫蘭迪的瓶罐靜物更多了自由的幾何韻律和縹緲流動的時間性。在覓得這種變幻萬千的意象後,江大海便一發不可收,一畫就是二十餘年。
自1990年代起便不時來台展覽的江大海,屢屢造訪玉山、合歡山、大甲溪等名山大川,他筆下的台灣地景詩意逐漸融入其對於風景結構的探索中。1993年他第一次在台灣個展(時代畫廊),多以具象手法再現風景;而到了1999年於誠品畫廊展出時,他已從寫實的景致輪廓過渡至邊界模糊的色彩結構實驗。此次在耿畫廊的近作展中,「台北的雲」系列延續的是前一階段去除輪廓而探求、重組雲這種介於氣、液態之間的自然元素的內外構成樣態,造就藝術家面對台北雲蒸霞蔚之景的私人映射,同時也成為一面面鏡子,雲可以是帶有具體指涉的雲,更是不同觀者可藉與畫作的精神連結而形塑的多樣化抽象意涵。雲是雲,所見即源自藝術家仰望穹宇自然時收穫的心境映像。
江大海,《台北的雲之六》,壓克力顏料、畫布,150x150cm,2018。(耿畫廊提供)
見雲不是雲
回到《幻象》一作前。其展現的不同色階層層接壤,走近細探,凝塑出那千百種藍的,原來依舊是江大海標誌性的壓克力滴彩。宛若繁塵星芒,又如淼淼細雨,成百上千、成千上萬地彌散開來。原本視野中的雲海似乎消散了,新的意象指涉為作品打開了更多條觀看的路徑。微觀世界與宏觀圖景的接合處,不僅在於那局部與整體的視覺構成,同樣重要的是由此編織出的精神網絡。
每每論及如今江大海作品中的抽象風格,30年前其巴黎國際藝術城工作室窗外的一面牆總是會被提起,以寫實手法成就最初的抽象意趣(《藝術城之墻》,1988),是江大海全面思考風景之抽象結構性的開始。他自此一步步發展出的抽象風格背後的養分,是源自西方現代主義繪畫、源自塞尚(Paul Cézanne)透過精神性在具象與抽象之間建立起的強而有力之結構。1999年巴黎市立現代美術館(Musée d'art Moderne National)的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回顧展給江大海帶來里程碑式的震撼,進一步深化了他對繪畫結構性的認識。在羅斯科的畫作中,他看到與寫實繪畫所表現的立體空間截然不同的非敘事性平面結構,也可以傳遞出強烈的情感力量,看到單憑色彩與結構就足以演繹出的音樂性。與羅斯科類似,江大海對音樂的鍾愛和敏感,也引導他在畫布上追問色彩與色彩的關係之間如何得以流淌出和聲音階。
「雲外宇韻——江大海個展」展覽現場。(耿畫廊提供)
至此,具象抑或抽象,對江大海而言都不再是最重要的問題,他自由地在畫面上那些雲中間實驗結構上的百般變化,遨遊於多層次的畫面細節元素縫隙間,抹去了「是雲、不似雲」的簡單二元分立。看那《台北的雲之六》(2018),我們大抵會同時留意到那畫框內雲霞暮光的片斷(和畫框外的廣袤天空)、以及明顯分為三大部分的色彩結構,無論是哪一種視覺想像佔據上風,都不會妨礙我們體會到江大海的抽象,與自然實則密不可分,他始終在畫面中追尋的,是這二者之間的巧妙平衡。
江大海行之有年的滴畫法,與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奔放感性顯然不同。他以理性的控制力運筆、滴灑,連結媒材(畫筆、顏料)和載體(畫布)的不再是直接的筆觸,而是源自更深層身體感的揮灑手勢。江大海多採水平作畫的方式,結合了滴畫手法與傳統中國畫的創作身段;卻也因那壓克力顏料的使用,在最大限度上撫平了肌理感可能對畫面去物質化和均勻感的干擾,乃至隱去了創作手勢(滴畫),視覺的重心幾近完全導向平面的畫面本身。
有趣的是,江大海近乎抽象的畫作中,卻在在透出明顯的攝影感。他平日確有隨手拍照、留作素材的習慣,但卻無意往視覺準確性上靠攏,反而藉由不斷有意地改變形態,拉出虛與實、細微與宏觀間的巨大張力。此次展出的幾幅較早作品如《恢弘之二》(2013)、《場》(2016)等,在這種張力表現上尤為顯著;也在《風雲》(2017)中達到一種極致。而在最後這件難得的垂直畫幅作品中,一股超脫的流動力直接指向高遠之處,流露出不同於其他作品之靜謐感的,一種凸顯力量的精神性。此時雲早已不再是雲,而是在變幻之中製造出的一個個視覺入口,觀者需要成為一個積極的觀看者,看到畫面的整體卻也不錯過細微處,才可能抽絲剝繭地觸及藝術家在那縹緲之境中蘊藏的種種精神內核。
江大海,《場》,壓克力顏料、畫布,130x160cm,2013。(耿畫廊提供)
見雲還是雲
還是要回到這幅《幻象》。恰如其英文畫題所言,「Vision」既含有(可見的)視野之意,也多意味著(在想像中見到的)幻境。江大海在這幅作於2017年的畫中,罕見地用上了相對高彩度的藍,並將這種顏色發揮到極致,且進一步與清晰的風景拉開了距離,更加朦朧而微妙,弱化每一層次色階之間的差異,幾乎可以在其中聽見巴哈(J. S. Bach)《十二平均律》中的均衡理性。
江大海的祖父、晚清民初的書法家江竹清雖未對江大海產生直接影響,後者卻在家族傳承的耳濡目染下,自幼年起便逐漸對中國傳統書畫產生興趣。1990年代後期,他曾以具抽象感的草書為形,創作了一系列書法繪畫,那是其在抽象構成探索之路上的一個分支,最終筆觸消失了,讓位於氤氳之間、對色彩間嚴密的「和聲」結構的探尋。很多留洋的華人畫家都在創作中戮力形成各自的中西融匯的風格,江大海也不例外。但他並非簡單地在筆觸、媒材等許多方面結合普遍意義上被認為分屬東、西方的美學特徵,而是以獨特的理性視角,在中國傳統繪畫中看到存在於范寬、龔賢作品中精心佈局的抽象結構,並進一步將西方現代主義,融於東方美學的意境和天人合一的哲學基底之中。
江大海,《幻象》,壓克力顏料、畫布,100x210cm,2017。(耿畫廊提供)
《幻象》是其近期的突破之作,江大海在其中把藍畫出一種微妙的情感,推向一個極致後,藍本身所具備的情感力量凸顯,無論是色彩還是結構,及其所具備的精神性或交融或並置在一起,就產生了和聲的效果。江大海說:「我的抽象是從自然出發的,從自然演變過來的。在自然與抽象之間找到平衡,是我一直想要追求的東西。」此時看那雲,又再度成為了雲,只是它不再位居江大海視覺意象的中心,它甚至可以是天、可以是海,可以是更加純然的精神形式再現,在似有似無、是與不是之間,找到一條路徑。沿著這一條可能路徑,江大海從西方的點彩畫派(Pointillism)和古代中國的米芾、龔賢那裡獲得靈感,意圖在下一步的繪畫實驗中,距離波洛克再進一步、將繪畫的手勢再放鬆一些,或許那些隱匿難尋的星星點點,將獲得屬於它們的存在感和本體性,形塑出全新的自然異境。

雲外宇韻——江大海個展
展期|2018.05.12-06.10
開幕|2018.05.12 (六) 16:30
地點|耿畫廊(台北市內湖區瑞光路548巷15號1樓)
「雲外宇韻——江大海個展」展覽現場。(耿畫廊提供)
嚴瀟瀟(Yan Xiao-Xiao)( 165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