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文化認同化為藝術實踐,展現生活與思想的蛻變

文化認同化為藝術實踐,展現生活與思想的蛻變

文化的豐富性不只體現於生活方式,表演工具的多樣化,更是展現族群特色的利器。10位原住民藝術工作者以歌唱、詩作、樂舞、劇場、裝置、動畫、行為藝術等,表現對生活文化的感觸,更帶動族群及大眾對原住民的認識與反思。
羅娜霖卡夫的家《羅娜Linkav家族 首張母語創作專輯》。(羅娜霖卡夫的家提供)
羅娜霖卡夫的家《羅娜Linkav家族 首張母語創作專輯》:音樂書寫生活
羅娜霖卡夫的家工作室致力於文化傳承,首張母語創作專輯共收錄8首歌。歌曲內容多元,包含傳統樂器、布農族祭儀、布農族童玩、工作工具等,呈現當代部落族人生活現況,以及對過去的緬懷與未來期待。
此創作專輯橫跨四個時代,時空背景從舊部落遷移至羅娜部落、日治時期,到今日與未來。此外,也邀請部落族人參與,串連山上與山下的表演團隊共同完成。創作前,團隊堅持先田野調查,藉由耆老訪談、文獻蒐集,並身體力行到農地工作,更深入體會箇中感受。他們相信,唯有感動了自己,才能觸動更多人,讓布農族文化透過音樂開枝散葉。
沙力浪《尋找月亮的鏡子》。(沙力浪提供)
沙力浪《尋找月亮的鏡子》:文字中找尋遺失的部落足跡
布農族作家沙力浪在因緣際會下,得到一份位在雲端的工作——擔任嘉明湖山屋管理員。在三千多公尺的嘉明湖山屋中,沙力浪度過10天漫步雲端的生活,也激發他的創作能量,將心中情緒藉由文字抒發,創作出詩集《尋找月亮的鏡子》。總共集結23首詩,一如《寂寞的人》是他在山屋值勤,表達對山下家人的思念;《漫步在雲端》,則是在望向山頂風情時,憶起族人遷徙路線而寫下的心情紀錄。
《尋找月亮的鏡子》命名緣由,來自布農族人的歷史印記。對布農族人而言,嘉明湖就位於布農族傳統領域,因此布農族人以「月亮的鏡子」稱呼之。沙力浪期待,能透過文學創作、詩集出版,一字字寫下布農族的歷史與神話。
傳源文化藝術團《呼吸》。(傳源文化藝術團提供)
傳源文化藝術團《呼吸》:祖靈的氣息守護傳統
2019年,傳源文化藝術團發表新作《呼吸》,關心原住民族議題與自身成長經驗,編創出五個篇章,包含〈生命〉、〈崩解〉、〈陷阱〉、〈甦醒〉與〈呼吸〉。首章〈生命〉以嘹亮歌聲,唱出耆老在生命盡頭時的擔憂;緊接著用快速流動的舞步舞出〈崩解〉、〈陷阱〉與〈甦醒〉三個篇章,代表現代部落族人因科技文明上癮而受到貪婪便利綑綁,呼吸變得急促不安;最後〈呼吸〉則回到原點,以歌聲讓舞群們急促的呼吸漸漸回歸平緩,藉此呼應首篇章節。
舞團由一群熱愛自身文化及歌舞的原住民青年成立,期盼藉由樂舞表演藝術喚醒部落族人前進動力。《呼吸》訴說傳統文化的改變與式微,舞者們藉由身體舞動,呈現如何在現代與傳統之中調整呼吸。
冉而山劇場《2019 LIPAF 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冉而山劇場提供)
冉而山劇場《2019 LIPAF 第一屆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身體展演刺激無限想像
冉而山劇場於2012年成立,創團以來著力於舉辦與推廣「行為藝術營」。冉而山劇場曾代表臺灣到英國、法國及日本演出,領略到非正規場地演出的方式,明白在不同空間群聚的人們各異,因此萌生在部落舉辦國際藝術節的想法。於是,「2019 第一屆 NIPAF 冉而山國際行為藝術節」應運而生,為期三天的藝術節分別在玉里鎮客家館、林田山文化園區及太巴塱部落祭祀廣場演出。
藝術節囊括臺灣、日本等國17位重量級藝術表演工作者。由於「行為藝術」是以身體為媒介,表達本身想望的理念,且必須在規定的時間和地點完成;每一位表演工作者有六分鐘時間在現場即興行為演出,以透顯出本質的主題和道理,激發觀眾進一步省思與想像。
杜逸帆《女孩》。(杜逸帆提供)
杜逸帆《女孩》:從故事中的故事找尋認同
父親是高雄布農族人,母親是臺北閩南人,杜逸帆長期投入原住民新聞攝影工作並在劇場界耕耘,不僅記錄臺灣原住民族群在城市與部落環境的生存現況,更將這些議題化為藝術實踐。在2019年,以劇作《女孩》獲得「臺北藝穗節」佳作獎。
《女孩》創作緣起,來自杜逸帆的成長歷程,包含小時候部落生活記憶、成長過程的重大事件,以及關於身分認同的困惑,探討像自己這樣的「混血兒」,到底是原住民還是漢人?他將父母親從相遇、相戀以及後來發生的故事,作為《女孩》劇本發展主軸,將遷移與混雜的文化認同對個人造成的壓迫,藉由演出切入探討與摸索。《女孩》由單人演出,結合劇場寫實表演、物件劇場、默劇等綜合演出形式,是目前原住民表演藝術一大突破。
林紹傑《和平的微風》。(林紹傑提供)
林紹傑《和平的微風》:凝聚匯集、重構和平
「中之条雙年展」以發掘具潛力的新秀藝術家及推廣當地文化特色為目的,林紹傑以「分期駐地」與「現場製作」實踐創作計畫為特色。2019年,中之条雙年展主題設定為「共存-藝術與地域」,吸引超過15個國家、近150位藝術家,散布於群馬縣中之条町內約五十個公共場域、私人建築及替代空間,與當地創作、互動與展出,而來自臺灣的林紹傑即是其一。
身分認同與地緣政治,是林紹傑在創作上嘗試探討的重點。他以作品《和平的微風》參展,由白旗與繃帶製成風向袋,試圖以嶄新的方式引導觀者思索自然,透過反思人類對自然觀測之本意,重構人類對和平進程的態度。由於作品設置於休憩廣場中央草原,望能藉此聚集居民,促進交流與和諧。
林纓《世界》。(林纓提供)
林纓《世界》:動畫音樂喚起關懷意識
《世界》結合故事、音樂、圖像與動畫,以「世界」為主題,創作三首分別是環境保育、動物保育與反戰的歌曲,搭配歌詞動畫發表。創作者林纓企盼藉由這3首故事歌曲,喚起人們對世界的關懷。
三部歌曲動畫不僅富有故事性,更將小說化歌詞與具有強烈故事性的音樂相組。詞曲創作、動畫繪製、故事創作,皆由囊獲多項著名文學獎的林纓一人包辦,三首故事歌曲同步發布於YouTube等影音平台,並採多語言字幕翻譯,以跨文化、跨語言的方式,提升受眾廣度,藉此喚起受眾的環保意識與關注。
蘇拉《蘇拉心戰》。(蘇拉提供)
蘇拉《蘇拉心戰》:揮別過往並從失敗中重新出發
優人神鼓團員蘇拉以己身真實生命故事為基底,改編成穿梭現實、虛幻世界的劇場作品──《蘇拉心戰》。打造與過去優人神鼓以「東方禪意」為主要視聽覺感受截然不同的格局,力圖打破觀眾對優人神鼓的既定印象。
出生於部落的蘇拉,小時候被母親帶到北部城市生活,因為不喜歡讀書而跟著朋友誤入歧途、加入幫派,最終犯下大錯,因傷害罪入監服刑。在獄中,蘇拉遇見了優人神鼓,在學習擊鼓、靜心的過程,逐漸與內心深處的自己相識、碰撞;出獄後獲邀加入優人神鼓成為舞台表演者。走過大大小小的舞台磨練後,他將自己的故事改編為劇場作品,企望自己的故事能鼓勵其他收容人,只要真心悔過、努力改變,人生就可以重新開始。
Sakinu《屋瑪客夫妻 Umaq Couple 首張母語創作專輯》。(Sakinu提供)
Sakinu《屋瑪客夫妻 Umaq Couple 首張母語創作專輯》:回歸出發地找尋失落的曾經
曾獲得第22屆金曲獎最佳樂團的吉他手Sakinu,在2015年帶著太太Savi回到家鄉臺東創業,兩人共同經營一家結合咖啡、練團室和音樂藝文空間的店——Umaq屋瑪客。「Umaq」為排灣族語,「家」的意思。夫妻倆除了經營咖啡廳,也在部落教育孩子音樂與英文,並用音樂記錄彼此、家人以及生活。
《屋瑪客夫妻 Umaq Couple 首張母語創作專輯》曲風多元,以大鼓聲表達心中對愛情的熱情澎湃,也用強烈吉他和弦傳達來不及的思念。專輯包含搖滾樂及民謠,歌詞則以簡單的母語單字和對話,表達心中的純粹。
羽・擊舞藝術《tiativ-末代山林・衝擊》。(羽・擊舞藝術提供)
羽・擊舞藝術《tiativ-末代山林・衝擊》: 探索心靈、展現原住民風采
排灣族打擊樂團「羽・擊舞藝術」於2012年7月正式成立,帶著部落有意願學習的青少年及弱勢單親孩童,教導其排灣族古謠祭儀、打擊教學、歌舞演練,是以排灣族為主體的打擊樂團。羽・擊舞藝術企圖透過打擊樂,讓排灣族青少年認識文化重要性,並重拾族群認同感,進而肩負傳承責任。
《tiativ─末代山林.衝擊》,以部落之語「tiativ」為意象發想,「tiativ」意指風之羽,是部落間的傳信者,同時也是守護、捍衛部落的戰士。表演以排灣族古謠為主,結合打擊樂、舞蹈肢體演出,以音樂與舞蹈帶領觀眾透視心靈最深的自我;另一方面,搭配說書人口白,以溫暖又帶有情感的語調,引領觀眾深入認識原住民文化,讓更多人認識臺灣原住民傳統文化。
凃心怡( 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