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台灣書畫手工紙, 不敢想未來(上)

台灣書畫手工紙, 不敢想未來(上)

論件計酬的獨特交易方式 「書畫手工紙的製作是沒落的行業,不只是市場,從業人員的參與也是一直在走下坡」,黃壯進一…
論件計酬的獨特交易方式
「書畫手工紙的製作是沒落的行業,不只是市場,從業人員的參與也是一直在走下坡」,黃壯進一開頭便平靜地說出他沉澱許久進而接受現實的體認,接著娓娓道來埔里手工紙業的發展與變化:「手工紙這個行業在日治時代就有了,但是沒有幾家,也是民營的,當時主要是供應台灣總督府使用。日本人來教技術,然後生產,生產後由日本優先購買,那時是戰爭時期,日本要造紙很難,當時生產的是如手稿用紙之類比較普遍的用紙,之後技術留下來了。日本人在勘查環境之後選擇埔里,原因在於水質優良,製紙用的水中所含礦物質要適當。水質最簡單的就是分軟水和硬水,硬水連人喝都不好了,做出來的紙一定會影響到保存和吸墨等各方面表現。埔里是中央山脈的水,環境和日本造紙的一樣,位在山區,所需原料如樹皮可就地取材,故而選定此處設廠。戰後,紙廠繼續經營,當時是生產如給鴨子生蛋做窩的紙,機器紙並不多見,主要是印刷教科書之用,比較特殊的則是書畫手工紙的生產。」
早期手工紙業製程。a、b撈紙、c、d烘紙、e樹皮原料、f包裝。
隨著日本工資愈來愈高,日本當地紙廠逐漸萎縮,產量自然跟著減少,於是便從台灣購買物美價廉的紙張去補足不夠的數量;日本的需求大幅提高,是台灣書畫手工紙愈來愈蓬勃發展的原因,黃壯進指出:「1970年代埔里手工紙業開始發展,當時紙廠有如雨後春筍。1970、80年代,埔里手工紙廠最多的時候有40、50家,到1990年代慢慢開始走下坡。埔里是個比較封閉的地方,所以從事手工紙製作的都是埔里人。在地人學會做了之後,自己又去開設手工紙廠,就是這樣逐漸延伸出去,因為小規模生產,所以只要家裡有空地就去做了,但是在銷售方面就有問題,所以就有大規模的廠收購這些小紙廠做的紙,然後再出口。當時需求量愈來愈大,大廠自己生產的量不敷需求,所以需要小紙廠的紙來補足,那時也發展出一種很特殊的交易方式,就是論件計酬。當時《勞基法》也沒有相關規定,所以勤勞又想多賺一點的人就早一點來紙廠做紙,然後晚一點回去,以單張紙計費,如果一張一塊錢,做500張就領新台幣500元,如果體力好又勤勞,一天做1000張,就領新台幣1000塊,當時有很認真的人早上3、4點就來工作,晚上8、9點才回去,像這樣發展出協力的模式和獨特的計薪方式。」
早期手工紙業製程。a、b撈紙、c、d烘紙、e樹皮原料、f包裝。
1970、80年代台灣手工紙業蓬勃發展與台灣市場的關聯並不大,黃壯進說明原因:「台灣比較大的廠都是致力於經營日本市場,台灣市場小,不像日本都是一整貨櫃、一整貨櫃的買,日本價格又好,同樣價錢的紙張台灣會嫌貴,需求又不多。1970年開始,台灣要用紙都去香港買中國做的宣紙,這是因為台灣大廠都做外銷,導致很多人不知道台灣自己有生產書畫用手工紙。慢慢地有些小紙廠會以跟書法家推介的方式去開發台灣的市場,因此有慢慢打開一點在地市場,台灣市場的出現要到1990年代以後。」
手工紙業三大沒落原因
關於1990年代書畫手工紙業遭遇到中國競爭和台灣從業人員大幅減少,而導致台灣市場衰退的情況,黃壯進說明道:「台灣當時建築業景氣好,工人需求量大。1990年以前在埔里作紙一天所得的錢,在建築業要做三天才有,1990年以後建築業景氣,到處搶工人,板模、綁鐵、灌漿等等都要勞動力,以漲工資來搶人的情況演變到最後,反而轉變成建築工一天的所得,做紙要做三天。於是紙廠企業思考起外移,外移出去的工廠很少會回來的,於是埔里便慢慢沒落。1980年最輝煌的時候,造紙工會辦的運動會是埔里當地最大的盛事;之後從業人員慢慢減少,到1990年工廠外移是一波衝擊,雖然當時從業人員減少但還是有,因為下雨天不能出去工作,就會回來撈紙,來來去去,就只是不固定做手工紙。後來1990到2000年之間,又遇到全台風行『大家樂』,很多撈紙師傅到紙廠不是來工作,而是來討論要簽什麼牌,雖有影響但不是主要原因。當時有前面這三個原因,從此台灣手工紙的產量便一直減少,給日本的訂單交不出來,日本勢必要另外尋找來源,同時也去尋找更便宜的紙。」
黃壯進接著提到日本轉單中國的一個小插曲:「中國生產紙的方式和台灣不一樣:台灣的生產方式完全是依照日本的方式,所以日本一定優先買台灣的紙,但當台灣的量不夠的時候,中國便宜的紙便會慢慢的取而代之,但是日本在買中國紙三、四年之後,訂單又慢慢地回到台灣來,因為中國當時剛剛在起步,他們內部紙廠間削價競爭,導致日本經銷商沒有跟他們購買的意願。經銷商深怕自己先議價卻買貴了,以較貴成本買進日本的紙,會賣不過後來以較便宜進價的同業。日本回頭跟台灣買紙是因為台灣紙張的價格比較穩定,加上原本就喜歡台灣的紙。」
早期手工紙業製程。a、b撈紙、c、d烘紙、e樹皮原料、f包裝。
「台灣紙廠外移是埔里手工紙產業沒落的原因」,他指出:「有三家外移到中國,我們是到菲律賓,因為菲律賓離台灣算近,中國又處於半開放狀態;還有一家外移到泰國。會選擇這些地方是考慮到原料、員工、出口等配套因素。中國能崛起是因為台灣人到中國去做,去泰國、菲律賓設廠,當地人並不會學著開紙廠,因為他們國內沒有這個市場;但是中國本來就有在做宣紙,我們過去訓練他們也採用台灣的生產方式,中國的紙也會因此進步,變得比較細緻均勻,不再像以前那樣雜質比較多,改良後類似台灣的紙、加上中國成本低,可以把售價壓很低,這是我們競爭不過的。因為中國的競爭,日本市場近十年開始萎縮,我們才開始接觸台灣市場。」
製紙師傅不到全盛期的十分之一
說起部分手工紙師傅的工作狀態以及手工紙售價無法提高,黃壯進頗感無奈:「手工紙工人從年輕做到老,沒有其他技能,直到今天還是有以論件計酬的方式跟他們收購紙張;但是他們想來就來,家裡忙就不來,畢竟年紀比較大了,來做手工紙是來做運動的。以單價來說,我們的手工紙售價一直沒有辦法調高,因為手工紙和衛生筷一樣,是用過就丟的。我們老闆常講一句話,以前手工紙一張新台幣5塊錢時,鳳梨酥也是5塊錢,現在鳳梨酥漲到45塊了,我們一張紙還在15到17塊,價格如果再提高,顧客就會去買中國紙了。坦白講,紙寫一寫就丟掉了,即使是大師也不見得每一張都是作品,大師會想用好的紙,但是偏偏用量又少,反而是練習的用量才會多。」
早期手工紙業製程。a、b撈紙、c、d烘紙、e樹皮原料、f包裝。
關於產業興衰所牽動埔里手工紙師傅人數今昔的落差,黃壯進表示:「埔里地區全盛時期的手工紙廠的從業人員/師傅超過1000人,當時每個家庭至少有一人參與手工紙製作,以每個家庭五口人來計算,等於有5000人與手工紙業產生關聯;當時埔里人口約5萬人,占當地人口十分之一。現在長春棉紙廠師傅還有30幾個,其餘紙廠加起來也是30、40個;廣興是發展到觀光,所以會有解說等人員的需求,並不把它算在內,光算有在撈紙和烘紙的師傅有15、16人,約20個人,加起來總共約百人,所以人數減少到不及全盛時期的十分之一。手工紙廠剩五家也是只剩下十分之一,儘管剩五家,每家工人也都減少了。」
「如果今天紙廠有轉型,從業人員還能留得住,但如果工廠一外移,台灣方面就完全切掉了。長春棉紙廠儘管工廠外移,還是堅持在台灣有生產:第一個考量在於我們的工廠是從手工紙開始做,之後再進入機器紙生產的;第二個考量則是想要保留住這個文化,畢竟這是我們的文化。其餘所有外移的工廠,在台灣都沒有生產了,僅剩另外一家還留一點點,我們則在台灣保留三分之一的生產規模。我們在台灣沒辦法增加產能,是因為找不到師傅,所以只好將生產重心移到台灣以外。練習用的紙張在國外生產,比較高品質的紙張在台灣生產。在海外製造除了水質不同的變數,技術仍可轉移,但考慮到在台灣製作生產Made in Taiwan的MIT品牌,因此還是決定要在台灣生產,畢竟在外地所製作的紙張,無法像在台灣做的一樣原汁原味,這一方面是完全沒有辦法去取代的。」
早期手工紙業製程。a、b撈紙、c、d烘紙、e樹皮原料、f包裝。
張大千晚期用紙──菠蘿宣
產業之外,黃壯進談起他非常熟悉且了解的書畫手工紙,他先為大家釐清目前書畫用手工紙的名稱:「我們今天稱宣紙,事實上有兩個說法:一是宋宣宗時做的,一是安徽宣城做的。所以台灣做的,中國不會稱宣紙;即使是中國其他地方做的,也不會叫宣紙,而是叫做書畫紙。台灣做的紙他們也叫書畫紙,所以我們叫棉紙廠而非宣紙廠,不能叫宣紙,因為人家不會承認,只有安徽宣州且是按照古法做的才叫宣紙。書畫用紙就叫書畫紙。台灣在未使用本地所產宣紙之前,在畫國畫、寫書法時,使用的是透過香港從中國買的紙,叫做港宣,台灣後來慢慢生產自己本地製造的宣紙,也有人慢慢知道了,就會來找、會採用。舉個例子,像張大千當時也是換過好多種紙,因為在戰時他每換到一個地方會親身去試紙,後來卻買不到他自己滿意的紙,晚年定居台灣後,使用的是長春棉紙廠製作的菠蘿宣。以鳳梨葉製做的菠蘿宣,是由中興大學教授張豐吉研發的,出發點是為了處理廢棄的鳳梨葉,研發後發現其纖維很好,紙做出來後讓畫家試試看,就找張大千試用,結果一試成主顧,成為他晚期主要使用的紙張。」
關於菠蘿宣的優點、生產過程以及手工紙製作的特殊之處,黃壯進指出:「根據開發者張豐吉教授的實驗數據顯示,一般台灣用雁皮做的宣紙,白度72、73度左右,菠蘿宣是78度,經過日照40小時後雁皮宣紙白度剩下50幾度,可是菠蘿宣完全沒有變色,穩定性很高;一般宣紙可折500多下,菠蘿宣可折4000多下。經加速老化測試,條件在溫度105度時經200小時的加速老化(等同於置放於一般空氣中的300、400年以後),雁皮宣可折剩300多下,菠蘿宣還有3000多下,今天做成卷軸要經常開開合合,寫在雁皮宣上的作品不到十年就脆化了。」
早期手工紙業製程。a、b撈紙、c、d烘紙、e樹皮原料、f包裝。
「處理菠蘿宣的原料和其他原料不一樣,撈紙工序比較繁複,需比較用心和花時間去做。紙張厚薄和顏色比較均勻一點,一般都不添加化學品。所有手工紙考慮到保存性都不能添加化學品,化學品若殘留在紙張裡面會破壞纖維。若製紙時添加化學品是因為在紙張特性上有特殊要求,像是改變吸墨性,甚至有時基於畫家的要求,會特別加礬或膠劑等。我們也有其他品種的菠蘿宣有添加化學品,但會考慮到化學品必須是中性和鹼性。酸性的東西一定會破壞紙。純天然的好處是不會破壞到紙的纖維,像燙頭髮時的溫度和藥劑都會影響到髮質,纖維也是一樣。但像紙張的吸墨性或有些效果無法用純天然的方法達到,還是要靠藥品,這要看藥品的等級,食品級或工業級的價格差很多,不同等級的化學藥品品質有差。一般生宣我們並不添加任何藥品,處理原料時也用弱鹼的東西去處理,然後時間把它拉長,這樣就不會破壞到纖維。」
菠蘿宣的製程:a 採收鳳梨葉。
「使用者單純依他的需求,生產者就是去配合使用者的需求,但有時建議書法家不要太固執,一定要要求我們做到他的標準,還是配合我們生產的紙張去使用會比較好。江兆申對菠蘿宣也滿推崇的,但像劉國松就不能用菠蘿宣,因為達不到他要的效果。今天即使用楮皮做的紙,也要考慮到處理楮皮的過程,中性楮皮做成的紙,保存性會比一般處理的楮皮紙更好,但是有的人不一定聽得進去,會問這樣價格要增加多少。」
台灣書畫手工紙特性
書畫手工紙在材料使用上並無限定,通常是就地取材,以滿足書畫家所需為主要生產目標,並產生紙張的特色。黃壯進說起製作手工紙的主要考量:「如果在菲律賓也是可以做菠蘿宣,但是因為當地水質的影響,所做出來的成品和台灣的就是不一樣,墨性也不一樣。台灣書畫手工紙的製作受日本影響,後來自己持續進行開發。生產方式、使用的原料都沒有受到中國影響,直到後來有些原料是從中國進口。中國的宣紙用的是青檀皮,還有沙田稻草,台灣雖也用稻草、但用的是台灣的稻草。在工序上包括撈紙、烘紙等步驟都和中國不同。中國歷史上傳統的手工紙在韓國、日本也有製作,因為中國的造紙技術流傳到韓、日兩地,身為大和民族的日本將之改成和紙的製作技術,和紙不是用青檀皮,而是用構樹皮,日本人稱楮皮,台灣叫鹿仔樹皮,也是就地取材;另外也用三椏皮。台灣剛開始的宣紙主要是用台灣的雁皮,但台灣工資貴了之後就改從菲律賓進口;同樣原因,構樹皮也不用台灣當地產的而改從泰國進口。用構樹皮做的叫做棉紙。我們公司比較特殊的是用馬尼拉麻漿,墨暈效果會有所不同,因為我們是規模比較大的公司,會生產機器紙,要取得這些原料比較容易。」
菠蘿宣的製程:b 鳳梨葉採纖。
講起台灣書畫手工紙的特性,黃壯進指出:「台灣的紙都有加碳酸鈣,中國則沒有加,台灣這麼做是為了增加紙的吸墨性,缺點是墨乾了之後顏色會變得比較白;此外中國紙用的原料不同,所以在墨暈表現上會和台灣的紙有所不同。這樣並不能說台灣的紙比較不適合畫圖,而是應該針對台灣的紙書畫家看要怎麼調整畫畫的方式;面對不同的紙張,不能一味的都用一樣的畫畫方式。不同的紙在墨的擴散方式會不一樣,這是為什麼藝術家會喜歡用同一種紙,而不喜歡換來換去,否則還得重新適應。」
一張書畫用手工好紙的條件
台灣書畫用手工紙大體分為用雁皮做成的宣紙和用構樹皮做成的棉紙,宣紙又分單宣、雙宣,又分生宣、熟宣,依據不同的寫畫對象與內容,又區分不同的紙種,長春棉紙廠目前生產有好幾十種之多,十分細緻豐富,黃壯進言簡意賅地解釋了書畫手工紙的構成成分,他說:「做手工紙跟鋪水泥一樣,鋪水泥要有鋼筋、石子、砂、水泥:鋼筋就是雁皮和構樹皮這種韌皮纖維,石子就是竹子/竹漿,砂就是稻草/稻草漿。一般來說,纖維長的紙張空隙比較大,墨就比較會暈開,但是不一定都是這樣,像構樹皮纖維也很長,就不太會暈,這是因為裡面有樹脂。紙張基本要求就是厚薄一致,沒有雜質,當然有的時候雜質是故意加進去的,那另當別論,基本的看相和物性要有,紙張也不能一拿就破,那怎麼能寫,須要有一定的堅韌度。」
構成一張書畫用手工好紙的條件,黃壯進說出他的看法:「製造者和使用者的角度會有不一樣的定義:以我們製造者來看,做紙是良心事業,一張紙墨性不錯、好畫之外,保存性高要列為優先,而不要把墨暈效果列為第一優先,台灣和其他地方都忽略了這一點,作品要能典藏、傳久遠是很重要的,因為作者是看不到作品在寫完後的命運的,所以我們對紙要有基本上的認識,紙要能夠保存的久。正因為紙張的未來情況你看不到,所以才說手工紙的製作是良心事業。」
「用構樹皮做的紙,我們的要折5000下才會斷,一般在外面賣的棉紙折500下就斷了,基本的強度就不夠,買紙第一個要考慮到保存性,第二個要考慮到自己的需求,所以保存性高又適合使用者的需求,我認為就是好紙。每個人的需求不同,例如寫行書、草書需要水墨容易暈開且不能太厚的紙,寫楷書、隸書則要比較厚且水墨比較不會暈開的紙。厚薄一致是好紙的基本要求,此外不能髒、不能雜質太多,手工紙多少會有雜質,因為用的是樹皮原料;至於白度則不一定,不一定白的紙就是好的紙,有時為了追求白度,會破壞到紙的纖維,這樣便會影響到紙的保存性。除此之外,紙張的好壞就由使用者去評斷,不可能有一張紙全部人都說好」,黃壯進補充說道。
機器紙無法取代手工紙
提到機器紙無法取代書畫手工紙的原因,黃壯進解釋道:「兩者所使用的原料不一樣,當然機器紙也可以使用手工紙的這些原料,但是機器做紙,是機器在滾動、並非手做,做出來的紙會比較硬。除了製作手段不同,最主要的還是兩者在工時長短上差距很大,做出來的紙在水墨表現效果上自然差異很大。機器紙從投料到變成紙,只要兩、三個小時,最多也不用到一天,而手工紙從最開始處理原料,到生產完成,要經過十天,這時候纖維都是在潮濕的狀態,充分的膨潤之後再去乾燥,紙質一定不會那麼硬,在吸墨和水墨擴散的墨暈效果以及筆在紙上的觸感是機器紙達不到的。現在有練習用的機器紙,練習的話用報紙都可以寫了,更何況是其他的紙。如果沒有手工紙這一道道的程序,墨韻和筆感是達不到的。」
菠蘿宣的製程:c 鳳梨葉曬乾。
現代書畫手工紙製作遵循古法精神,輔以現代科學方法以提升產製效率,黃壯進說明:「做好紙的關鍵在於工序處理的時間要慢,現在做紙都是用快速的處理方法,就是加了藥品去處理,由於加入藥品一定會破壞它的纖維,所以要用更費時的工序,時間要拉長,藥品使用量要降低到不去破壞它的纖維,這樣做出來的紙質一定會比較好。中國沙田的稻草就是在蒸煮之後,拿去曬太陽,讓它自然的漂白,這樣比較不會破壞到纖維,樹皮也是類似處理方式,沒有像漂白水破壞得那樣厲害;但是其實還要考慮到各種因素,如果仔細去分析,紫外線也會破壞到纖維,所以照日光也會破壞到纖維。古老方法雖是這樣做,但我們現在有一些科學的方法,也可以做得比以前更好。日光是最溫和的方式,我們現在可以用日光,在加上其他的東西,也不需要那麼長的時間,劣化的程度反而比以前更好。我們有些紙就是用古法做的,所謂的古法,是把原料泡石灰鹼,古代時用草木灰,因為稻草燒一燒就變成鹼,就更溫和;今日我們當然是會用快速一點的方法,但是我們還是保留纖維的特性,不會去破壞它。」
「總歸一句話,不管工序如何,就是不要去破壞到纖維,包括烘乾,溫度也不能太高,好的紙,我們都要控制在攝氏50度以下,才不會劣化。用嚴謹態度處理出來的一定是好紙。古法從《天工開物》中得知。以前沒那麼多藥品,所以儘量學習古代不使用那麼多藥品。愈溫和的方式,就愈不會破壞。化學改變人,改變我們的生活,破壞的不只是環境,也包括人的健康等。使用化學藥品要因應場地、環境,經過測試去找出最好的方法。」(未完待續)
台灣書畫手工紙, 不敢想未來(下)
位在南投埔里的台灣手工造紙業,從日治時代開始直至今日,已經擁有長達80年的歷史,其中書畫用手工紙更是海內外從事書畫創作者的優選之一,如今此項特色獨具、彌足珍貴的文化產業正面臨到存亡絕續的關鍵時刻,我們且聽父子兩代皆從事書畫手工紙製作、從小在手工紙廠長大,且從業時間長達32年的長春棉紙廠股份有限公司手工部副理黃壯進,以其豐富的經驗並從製紙師的角度詳細述說有關台灣書畫手工紙的種種。
長春棉紙廠手工部副理黃壯進。
鄭又嘉( 5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