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王玉平 拿著畫筆的民間詩人

王玉平 拿著畫筆的民間詩人

此次在誠品畫廊的個展,王玉平主要展出創作於2012至2016年以各種書為題材的40餘件水彩作品,這些帶有水漬的…
此次在誠品畫廊的個展,王玉平主要展出創作於2012至2016年以各種書為題材的40餘件水彩作品,這些帶有水漬的舊書、套色木版畫的浮世繪畫冊,或是絕版的藝術家傳記,部分來自他的收藏,有些則是友人的藏書,「起初也不是為了要畫,但是後來才發現從看到它的那一刻,其實就萌生了什麼東西,只是自己並沒覺察。」這些物件尋常的共處於他的日常生活之中,激發藝術家不期而遇的靈感。王玉平喜歡藝術在他生活中一種觸手可及、隨興而非刻意完成的狀態,挑選的書籍可能僅是被封面的圖樣觸動,翻開的頁面也帶著隨機而非有意識如此的成分,這樣安適恬淡的藝術態度,更多地體現了其率真素樸的自我性情。
「近些年的東西,形式上、技術上豐富了,突破了,卻偏偏少了撩人心緒的東西,是我們真的比前人聰明了嗎,還是我們讓聰明給閃著了。」文以載道,也可言志,藝術可以有批判、諷刺,王玉平認為也應該有溫暖的這個區塊,因為人心是需要滋潤的,而也唯有自己心平氣和才能看見觸發情感的因素,也才能讓觀者亦心平氣和。
王玉平│嘉莉妹妹 水彩、紙 30x40cm 2016 誠品畫廊提供
中國藝評人廖雯認為,王玉平畫的手邊物都像活物,親切、溫暖、平淡而略帶落寞;寫生的根本在於活生生的寫情,因而他的寫生完全應當做獨立作品看待。王玉平筆下每一個痕跡、每一個折了頁的書角、因時間而顏色變為更為沉穩的印漬,或是因反覆被翻閱過的紙纖維起毛邊緣,都讓人彷彿閱讀到藝術家當時下筆的心境,以及感受到物件在手心的那股實在溫度;另一方面,由藝術家眼睛做為景物和畫面的直接中介,不做他者的距離、屏障介入,也幾乎不做任何的修改,甚至保留下「錯誤」的畫稿,對此,任情自得的王玉平則說:「錯也要錯的鮮活。」
在老北京長大成人的王玉平,擅長以壓克力顏料和油畫棒,捕捉一閃即逝的日常瞬間,他喜歡鮮活的場景,「一個聲音、一縷微風、一片透過樹葉灑在身上的晃動陽光都可能會影響我的用筆」,因而自2010年的秋天,藝術家每天帶著簡易的畫具,出沒在北京的街頭巷尾,於人堆裡車來車往中忘我地揮筆,時常在寒冷濕滑的天氣中畫了數個小時,卻渾然不覺累和冷,而喧鬧的北京城就這樣一幀幀定格在他畫筆下精微而質樸的詩意裡。
原先對於水彩這個創作媒材沒有太多好感的王玉平,也在2010年重新發現水彩的迷人特質,「這幾年不知是年齡長了還是什麼別的原因,愈來愈喜歡水性的材料,問自己,為什麼,清爽、乾淨少雜質,尤其水跡的邊緣,精細且自然(…)畫的過程有洗去心理塵垢,舒朗通透的欣喜。」特別是過往慣常使用的油畫棒,也是出自對於其不鋒利而能在畫面上留下鬆動邊緣線的特性喜好,同樣與水彩皆能帶來細膩綿潤、有溫度的繪畫感動,而水彩則能更增添隨機而發的筆線色蘊,讓色彩的意趣掙脫了形象的侷限。
王玉平|四書五經 水彩、紙 30x40cm 2016 誠品畫廊提供
高子衿( 96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