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結果: "簡子傑"

2022臺北美術獎公佈,首獎黃麗音《蒸蒸日上》受文件展經驗啟發;吳依宣、劉文琪、劉紀彤、呂易倫、林政佑獲優選,九〇後藝術家成入圍族群大宗
「2022臺北美術獎」(簡稱「2022台北獎」)在11月公布複審入選名單之後,於今(9)日公布一位首獎與三位優選藝術家得...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他們在畢展的前一天爆炸:策動組織後的運動傷害與徒勞
「給Z世代的藍色時期」系列專題第六篇作者楊芙(b.1996)從台藝大畢業後,目前就讀北藝大美術系研究所。他曾與同學一起向...
【評論的「挑戰」】留下來,與離開的人:王聖閎談藝評與編輯的第一現場(上)
「屬於自己的評論語言為何?」藝術評論總是在梳理藝術家創作中比較創造性的一面,藝術家當然可以反問評論者「在你文字中比較具創...
「2021桃源美展」獎項揭曉:五名新秀首獎亮相,「攝影與錄像類」躍升年度亮點,拓延美展新生態
今年度「桃源美展」以「立體與影像多媒體類」為徵件主題,收件數量達402件,並從中遴選出56件優質藝術品,「桃美獎」由吳佳...
書寫臺灣當代藝術發展網絡的一種可能
這篇「臺灣當代藝術關鍵字-建置與研究計畫」工作報告,集結了三位研究員各自的反思,希望將邁入第三年的「臺灣當代藝術資料庫:...
關鍵字作為方法:當代藝術資料庫的觀看模式
隨著資料不斷累積,TCAA除了最初設置的構想外,如何因應網路生態的變化而隨之調整,也是資料庫在累積的過程中需要思索與回應...
從「獎」到「展」,從在地到國際的轉型: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談「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18年1月1日成立並接手該獎之辦理後,去年首度大幅轉型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對國內外藝術家徵件,並於...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高俊宏於同年底出版了新書《拉流斗霸:尋找大豹社事件隘勇線與餘族》,細細梳理著自身與近年泰雅族後代的緊密互動關係,清楚昭示...
在南方,乘著生命與碎片啟航:「論述之後—在地書寫與平台實踐」論壇側記
台灣的當代藝術圈,近年吹起了一股「南方熱」。在當下對南方與藝術的熱度中,評論能扮演什麼積極的角色,進而去深化「南方」概念...
2020北美館策展徵件計畫結果公布:李雨潔、林瑀希「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獲選
臺北市立美術館2020策展徵件計畫經過公開徵件、兩階段評選,李雨潔及林瑀希合作之展覽提案「感性機器:後資本時代的自我療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