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6倫敦亞洲藝術週,11月初繽紛開幕

2016倫敦亞洲藝術週,11月初繽紛開幕

研討會議和演講活動 去年(2015)倫敦亞洲藝術週曾經首度舉辦鑑賞研討會,成果甚豐,獲得不少佳評與迴響。今年度…
研討會議和演講活動
去年(2015)倫敦亞洲藝術週曾經首度舉辦鑑賞研討會,成果甚豐,獲得不少佳評與迴響。今年度主辦單位則將以「The Science of Art」為主題,聚集數位藝文界的專業人士,包括收藏家Stephan Loewentheil、印刷掃描業者Carlos Bayod和科學研究者Riccardo Montanari,來一起討論藝術創作與科學技術之間的複雜關係。此外,由OCS主辦的演講活動,也邀請到Colin Sheaf和Tatiana Arapova兩人,分別針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的中國陶瓷鑑藏風尚,以及畫琺瑯彩瓷的個人發現等議題,向觀眾演說報告,以展示最新的研究前沿。其他諸如有關敦煌文物管理、中國陶藝創作和佛教主題收藏等介紹與討論,也都即將在本年度活動裡相繼出現。
圖2 Rossi & Rossi:14世紀〈釋迦牟尼畫像〉。圖︱倫敦亞洲藝術週官網(Asian Art in London)
作為英倫地區聚焦亞洲藝文最重要的場域平台,倫敦亞洲藝術週不僅能匯聚產、官、學界各方的專業人士,更藉此拓展彼此的影響力和能見度。今年由知名拍賣公司Lyon & Turnbull和英倫老牌古董雜誌《Antiques Trade Gazette》所合作的工作坊「Forecasting the Future:The Next Generation」,便以快速崛起的下個世代為題,探討這批新興買家的交易趨勢和發展特色。此外,主導編撰英國皇家收藏目錄的資深學者John Ayers,也將以籌辦工作坊的方式,來進一步討論、分析並研究女王的東亞藝術藏品,尤其是中國和日本作品:預計會為他即將問世、書名為《Chinese and Japanese Works of Art in the Collection of Her Majesty The Queen》的英國王室典藏圖錄,打響第一波的宣傳號角。
圖3 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象形銅器〉。圖︱倫敦亞洲藝術週官網(Asian Art in London)
中國古董商家
今年倫敦的中國古董商幾乎都會在亞洲藝術週中上場,可說是陣容堅強且展品出眾。以經手玉器聞名的Roger Keverne,今年端出一座玉製香爐(圖1),其雕工華麗色澤溫潤,乃屬難得一見的傑出精品。而專長於藏傳佛教文物的Rossi & Rossi,則是主打一件14世紀的〈釋迦牟尼畫像〉(圖2),該作品線條筆法流暢,展現主角從容祥和的態度。Ben Janssens Oriental Art這次是以雅士品味和書齋文物為主題,例如一件大象造型的銅器(圖3),其全身雕刻繁複,足見前代匠師的巧思能手。其他諸如以明清織品為重的Jacqueline Simcox與專注留歐藝術家的Aktis Gallery,此次分別展出龍紋織絹和趙無極(1921~2013)的水墨作品(圖4),內容相當吸睛,引人注目。
圖4 Aktis Gallery:趙無極水墨作品。圖︱倫敦亞洲藝術週官網(Asian Art in London)
圖5 Littleton & Hennessy:康熙朝〈五彩瓷瓶〉。圖︱倫敦亞洲藝術週官網(Asian Art in London)
倫敦向來就是中國陶瓷買賣交流的重要據點,因而出現不少優秀的商家業者。例如這次Priestley & Ferraro主打的一件磁州窯白罐,其刻花線條布置精巧,整體風格大方簡練。Littleton & Hennessy的一尊大型康熙朝〈五彩瓷瓶〉(圖5),該器身描繪一女子乘坐車輿,且侍者環伺身旁,形象生動活潑而色彩清麗不俗。同樣也是展示康熙朝作品的Marchant,則是把焦點放在一件〈青花瓷瓶〉之上(圖6)。而專營外銷瓷的Cohen & Cohen,今年則以老虎為主題,展示陶瓷彩繪上虎虎生風的威風模樣。展會中預計還有更多精彩的中國藝術與東方古董,準備迎接眾人參觀蒞臨。
圖6 Marchant:康熙朝〈青花瓷瓶〉。圖︱倫敦亞洲藝術週官網(Asian Art in London)
邁入第19屆的倫敦亞洲藝術週(Asian Art in London),即將於11月3日揭開序幕。在開幕後的十天內,主辦單位與業者機構計畫帶來內容豐富的各項活動,其中包括私人團體的收藏特展、新書發表、研討會議以及主題演講和文物陳列。由於本次活動是在英國於6月公投決定脫歐後首次的籌辦,是否會受到該地政經社會或市場景氣的影響,頗值得加以留意。另外,在經歷過紐約和香港秋拍之後,倫敦還能維持住它買賣中國藝術古董的中心地位嗎?以下即為本次活動的預覽概要。
收藏特展與新書發表
在今年的倫敦亞洲藝術週中,最受矚目的展覽活動莫過於就是由東方陶瓷學會(Oriental Ceramic Society,簡稱OCS)所舉辦的會員珍藏展。OCS從1921年創社開始,一直是英國著名的中國藝術收藏團體,歷屆會員的收藏作品不僅量多質佳,其發行的《東方陶瓷學會年刊(Transactions of the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更是文博學界舉足輕重的參考資料。這次由康蕊君(Regina Krahl)在蘇富比(Sotheby’s)所籌畫的特展,名為「China without Dragons:Rare Pieces from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Members」,即以OCS會員的珍稀陶瓷藏品為陳列主題。而倫敦的另個知名的藝文組織:木版教育信託基金會(Muban Educational Trust),亦將在亞洲之家(Asia House)舉辦中國木刻版畫展,題為「Vision and Revision:The Art of Chinese Woodblock Prints」,兩者皆各自展現其豐足深厚的收藏實力。
除了實際展示藏品,還有兩本記錄私人收藏的出版品也將隨之登場。一是由Elizabeth Herridge所撰寫、書名為《Bringing Heaven to Earth:Silver Jewellery and Ornament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的著作。其內容是以作者自藏的50件晚清銀製珠寶和飾物作品為主,進而廣泛討論該類藝術的最新專著。另一本刊物則是由柯玫瑰(Rose Kerr)、Phillip Allen和施靜菲等學者所共同完成的Victor Sassoon爵士(1881~1961)牙雕藏品目錄《Chinese Ivory Carvings:The Sir Victor Sassoon Collection》,透過介紹超過350件的象牙雕刻,讀者可見識到當時中國匠師們的巧手天工與獨特創意。期冀透過這些引起多方討論的圖錄書籍,讓此類向來被主流收藏界所忽略的品評項目,能夠再次重獲世人注目與學界興趣。
圖1 Roger Keverne:盛清時期〈玉製香爐〉。圖︱倫敦亞洲藝術週官網(Asian Art in London)
林逸欣( 7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