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回顧

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回顧

受到全球景氣復甦及中國經濟整體「穩中向好」的影響,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在經歷2011年以來價跌量縮的漫長調整期後…
受到全球景氣復甦及中國經濟整體「穩中向好」的影響,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在經歷2011年以來價跌量縮的漫長調整期後,終於在2017年迎來一片欣欣向榮的「早春」景象。根據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AMMA)的統計,該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約為人民幣255億元(以下幣值皆為人民幣),同比2016年春季之244億元增加了4.5%;至於秋季拍賣總成交額則為383億元,同比2016年秋季之265億元上揚了44.5%,總計全年度成交額為638億元,寫下六年來新高紀錄。更值得留意的是,在這波漲勢中,高端藝術品也頻頻創造了令人驚喜的天價,其中有34件藝術拍品突破億元大關,一舉刷新2011年市場高峰期20件過億元拍品之紀錄。此番成績,令不少在市場回落期間徘徊觀望的人們找回久違的信心,認為在此波「億元拍品」之帶動和激勵下,市場已開始回暖,距離春天或許不遠了。
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回顧
億元星光背後的市場格局
2017中國藝術市場可謂「億元拍品」的豐收年,不僅數量是歷來最多,且拍賣過程亦高潮迭起。從2017年3月15日春拍伊始,在紐約佳士得春拍夜場即由日本藤田美術館珍藏的四件宋元書畫、四件殷商青銅器和一件印度帕拉時期觀音像等合力拍出2.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億元),自此拉開億元拍品序幕;在隨後的6、7月,則分別由北京保利拍出1.86億元成交的傅抱石巨幅〈茅山雄姿〉、中國嘉德拍出黃賓虹〈黃山湯口〉3.45億元、潘天壽〈耕罷〉1.58億元、趙構等〈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1.49億元等過億元書畫;以及西泠拍賣拍出2.13億元成交的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締造中國境內古董藝術品拍賣之最佳紀錄。待進入10月秋拍,億元拍品更是遍地開花,不僅香港蘇富比、佳士得不約而同推出「樂從堂」珍藏名瓷重器,各自以拍出2.943億港元的北宋〈汝窯天青釉洗〉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以及以2.14億港元的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寫下明代官窯瓷器拍賣新頁;保利香港亦不遑多讓,拍出了1.32億港元的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再掀一波金銅佛像拍賣高潮。待12月轉戰北京,接棒的中國嘉德首次移至新地標(嘉德藝術中心)舉槌,即不負眾望地繳交出沈周〈送吳文定行圖並題卷〉1.48億元、徐渭〈寫生卷〉1.27億元、張大千〈江堤晚景〉1.32億元、張大千〈水月觀音〉1.01億元等多件拍品過億的亮麗成績;同一期間,北京保利亦以驚人氣勢拍出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9.3億元、吳昌碩〈花卉十二屏〉2.09億元、趙孟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1.91億元、李可染〈韶山 革命聖地毛主席舊居〉1.78億等億元拍品,尤其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更一舉刷新中國藝術品全球拍賣紀錄,成為首件成交額超過1億美元的藝術品,堪稱年度最受矚目的藝術事件之一。
34件億元拍品之輝煌紀錄,不僅遠遠勝過2011年出現20件過億拍品之紀錄,也幾乎等於近六年來過億拍品數量之總和。此番榮景,一方面固然與這幾年拍賣市場更著重於挖掘頂級精品的文化價值,並且增加生貨的徵集,遂使市場上珍稀拍品的價格不斷攀升有關;另一方面,企業藏家挾大量資本進入市場,亦使得高端拍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回看2016年藝術品市場,成交額5000萬元以上的中國書畫,有將近半數均由蘇寧、寶龍、廣匯、三胞、華誼傳媒等企業囊括;即使到了2017年,私人民營美術館仍是所費不貲地大肆購入億元天價拍品。例如由北京保利拍出的趙孟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和傅抱石〈茅山雄姿〉,皆由甘肅天慶博物館競得;北京寶瑞盈拍出的王時敏〈仿古山水〉冊頁,則由龍美術館納入囊中。中國企業購藏藝術精品的動機,無論是為了避險、融資或作有效的資產分配,抑或欲藉此彰顯企業品牌與個人文化形象;甚至是開設美術展館,將收藏向大眾開放,進而成為公有社會資源之一環,這些都對於促進藝術市場的成長有積極的作用。
雖說2017年中國藝術市場回暖,多半必須歸功於這些拍出億元天價的高端拍品;然而,由AMMA的統計資料來看,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各價位區間的拍品成交額均出現全面上漲的趨勢:除了億元拍品區間的漲幅最大,1000萬至5000萬元以及500萬至1000萬元區間之拍品成交額漲幅則分列第二、三名;這幾個中高端價位區間所體現的是該年度市場的活躍度及走勢,同時也深深影響了市場參與者信心指數的強度。再觀10萬至50萬以及50萬至500萬這兩個中低端價位區間之拍品成交額,雖說其所占份額較小且不及中高端拍品具有明星效應,但同比2016年亦有顯著提升,對鞏固市場基本盤面仍有不可或缺的功能。
黃賓虹〈黃山湯口〉以人民幣3.45億元刷新畫家個人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2017年中國嘉德春拍。圖│本刊資料室
難以撼動的中國書畫市場
若再以各項類別文物的走勢進行觀察,則能清楚地看出中國書畫板塊自2016年起,即一改自2013至2015年每年衰退二至三成的情勢,開始反轉上揚;到了2017年,雖然春拍中國書畫的成交量與交易額均較2016年同期下調7.38%和7.36%;但是一到秋季卻又迅速爬升,成交額反較2016年上漲13.87%,回歸一貫強勢主導地位。總計春、秋兩季成交額為261億元,約占全年份額之40.37%,顯見中國書畫板塊仍是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的重要樑柱。
翻開古代書畫板塊前十大排行名單,可見到儘管往年十大高價拍品有將近九成來自北京保利、北京匡時、中國嘉德等中國境內拍賣公司,但是到了2017年,卻有四席由紐約佳士得一手包辦、東京中央(香港)占一席,其次才是中國嘉德三席、北京保利一席、北京寶瑞盈一席。此現象應當是紐約佳士得占有春季首拍之優勢,以及本次推出的日本藤田美術館珍藏之中國古代書畫多為宋元名品或曾經由清宮收藏,因而吸引來中國與海外的收藏群體熱烈競標所致。若進一步細究前十大排行,即可看出古代書畫高端市場之主流仍集中在「量少質精」的宋元書畫,如陳容〈六龍圖〉、趙構等四人〈四朝宸翰—宋高宗等南宋皇帝御筆〉、趙令穰〈鵝群圖〉、李公麟〈便橋會盟圖〉、韓幹〈馬性圖〉、趙孟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王蒙〈泉聲松韻圖〉等,加總便占了七席;其次才是明清文人或宮廷書畫家作品,如沈周〈送吳文定行圖並題卷〉、徐渭〈寫生卷〉、王時敏〈仿古山水冊頁〉等。無論是古代書畫名家的創作,抑或經清宮帝王收藏或敕命繪製的宮廷書畫,只要拍品本身的價值、稀缺性以及清晰的來源出處,得以達到藏家的要求,都可能成為進榜的熱門拍品。值得一提的是,這次入榜古代書畫前十大的拍品皆以過億元成交,亦說明了中國藝術市場的資源愈來愈往高端精品集中之趨勢。
至於中國近現代書畫板塊,雖然自2015至今成交量逐年遞減,但其在2017年的成交額卻較2016年大幅增長18.72%,這當然也是拜「真、精、稀」之高端精品屢屢拍出天價所賜。翻開入榜前十大拍品名單,十件皆以過億元成交:其中表現最為突出者,當屬北京保利推出的齊白石〈山水十二條屏〉,以9.3億元榮登首件拍出「過億美元」的中國藝術拍品寶座;緊隨其後者,則是中國嘉德的黃賓虹〈黃山湯口〉及北京保利的吳昌碩〈花卉十二屏〉,分別以3.45億元和2.09億元成交,以上三件拍品皆刷新畫家個人作品的世界拍賣紀錄。其餘第四至十名席次,則由傅抱石、李可染、潘天壽、張大千等近現代名家包辦;這幾位都是目前市場上人氣最高的藝術家,也是此一板塊行情的風向標。另外,再從前十大拍品的分布區域來看,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各入榜一席,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則分占其中四席,大致反映了中國書畫資源大部分集中在中國,且藏家多為中國買家的現況。
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2億港元刷新中國瓷器世界拍賣紀錄,2017年香港蘇富比秋拍。圖│本刊資料室
首次超越書畫、熱點多元的瓷雜市場
2012年至今,中國的瓷器與工藝品市場之調整期已持續達六年之久;到了2017年,雖然中國境內拍賣公司在此一板塊的整體成交率和成交量仍持續下降,部分專案如宮廷藝術、佛教藝術的成交額降幅甚至到了27%至48%不等(依據中拍協發布之《2017年全國10家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評述》報告),然而,因港澳與海外地區在雜瓷專案的成交額均有明顯增長,兩者相互抵消下,整體仍維持小幅上揚。春、秋兩季成交額總計為275億元,約占全年份額的43.10%,首度超過中國書畫板塊之40.37%,成為2017年度份額占比最高的板塊。
放眼2017年瓷器高價拍品前十大排行,可見到十件入榜的清單當中,除了北京匡時以一件清乾隆〈粉彩九桃天球瓶〉挺進第八名;以及北京保利推出的〈玫茵堂舊藏清雍正琺瑯彩粉彩「平安春信」圖碗〉和清雍正〈粉青釉雙龍耳貼花壺〉分列第六及第十名;其餘七席皆由國際拍賣行所囊括,包括香港蘇富比四席、香港佳士得兩席、倫敦佳士得一席。倘由入榜的品類觀之,過去備受藏家青睞的清代康、雍、乾三代官窯瓷器,共占得六席,而看好度不斷提升的明代官窯瓷器,表現亦十分亮眼,共有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稜菱口大碗〉、明嘉靖〈五彩魚藻紋蓋罐〉、明宣德〈青花纏枝蓮托八吉祥合碗〉三件入榜第二、三、七名;此外,近幾年備受關注的宋瓷,表現更為搶眼,一件北宋〈汝窯天青釉洗〉以2.94億港元成交奪魁,一舉超越2014年香港蘇富比拍出的玫茵堂珍藏明成化〈鬥彩雞缸杯〉以2.81億港元成交之紀錄,榮登中國瓷器拍賣第一高價寶座!總計瓷器前十大高價拍品中,共出現五件過億元拍品,成功拉升了2017年度瓷器板塊市場的成交總額。
再觀2017年工藝品板塊,相比瓷器項目之表現亦不遑多讓。入榜前十大排行的工藝品,共有七件之成交額突破億元大關:其中有五件均從紐約佳士得「宗器寶繪—藤田美術館藏中國古代藝術珍品」專場拍出,包括四件商晚期青銅器安陽〈青銅饕餮紋方尊〉、安陽〈青銅饕餮紋方罍〉、安陽〈青銅饕餮紋瓿〉、〈青銅羊觥〉占居第一、二、四(後兩者並列第四)名,合計斬獲8.47億元,以及一件12世紀帕拉時期〈黑石世尊觀音像〉以2466萬美元(約1.66億人民幣)成交,入榜第六名。事實上,2017年藝術市場誠可謂青銅器表現最為亮眼的一年,除了紐約佳士得拍出的四件商晚期青銅器,杭州西泠拍賣所推出之流傳有緒、具重大歷史價值的西周宣王五年〈青銅兮甲盤〉,亦以2.13億元締造中國境內青銅器拍賣最高價紀錄。其餘進榜前十大的拍品,尚有明永樂〈銅鎏金大威德金剛〉、刷新中國古典家具成交紀錄的清康熙〈御製黃花梨鸞鳳牡丹紋大頂箱櫃成對〉、清乾隆〈御製白玉瓜稜式羊首掐絲琺瑯提樑茶壺〉、西藏11至12世紀〈合金銅釋迦牟尼佛站像〉等,分居第七至第十名,共涵蓋了在瓷雜板塊占有一席之地的佛教藝術、玉器、明清家具等重要項目,忠實反映當今工藝品項目熱點多元的趨勢。
展望:市場回歸理性與人文價值
回顧2017年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可謂異彩紛呈,不僅整體成交額創下六年來新高,並一舉拍出34件過億拍品、斬獲217個100%成交之白手套,以及刷新多項藝術家個人或單類品項的最高成交價紀錄。較之2011年藝術市場急速擴張、成交額猛爆式增長、投機風氣彌漫,加上假拍或不付款等種種脫序行為,2017年的拍賣市場在政府積極監管和輔導,以及本身不斷調整文化體制和經濟結構下,已日趨成熟穩定。
綜而觀之,時至2017年,藝術拍賣行不僅持續性地深度挖掘及開發新的熱點,以高品質、主題鮮明的特色專場獲取買家青睞;同時也賦予收藏活動更多人文及美學價值,讓藝術拍賣從單一同質化轉向差異化及強調文化價值取向之良性競爭;而伴隨著近年來藝術電商和線上平臺交易成為一種趨勢,再加上藝術品衍生的文創市場規模持續成長,也讓藝術市場更加普及化,吸引更多年輕的消費族群參與。以上這些改變,勢必將使得2018年的中國藝術市場在洗盡鉛華後,以穩健的步伐朝向更具規範、理性及更國際化的方向邁進。
廖堯震( 5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