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堅守攝影與藝術的中點:絕版影像館十週年,前進Photo London

堅守攝影與藝術的中點:絕版影像館十週年,前進Photo London

成立於2009年的絕版影像館(UP Gallery),是台灣為數不多並專門致力於攝影與動態影像創作的藝廊之一,默默耕耘十週年之際,獲選參加即將於5月中旬舉辦的倫敦攝影博覽會(Photo London),邁出新的前進步伐,這也將是台灣藝廊首度亮相這一新興但具指標性的專業國際攝影博覽會。
絕版影像館(UP Gallery)距離新竹後站約10分鐘腳程,棲身靜巷內的寬敞四層樓房,足以讓習慣在委身都會大樓中的藝廊看展的人們眼前一亮。成立於2009年的絕版影像館,是台灣為數不多並專門致力於攝影與動態影像創作的藝廊之一,除了擁有令人欽羨的展覽空間,更是在影像品味、展覽企畫、機構運營上具有相當水準。
絕版影像館外觀。(絕版影像館提供)
絕版影像館展館空間。(絕版影像館提供)
默默耕耘十週年之際,絕版影像館獲選參加即將於5月中旬舉辦的倫敦攝影博覽會(Photo London),邁出新的前進步伐,這也將是台灣藝廊首度亮相這一新興但具指標性的專業國際攝影博覽會。倫敦攝影博覽會由前佳士得攝影總監、1970年代攝影拍賣先驅人物菲利普.迦納(Philippe Garner)擔任策展委員會主席,他與倫敦V&A美術館資深攝影策展人馬丁.巴恩斯(Martin Barnes)、前馬格蘭攝影通訊社全球銷售總監西蒙.克萊因(Simone Klein)等幾位頂尖國際攝影專家共同完成了此次參展藝廊的篩選,最終展商名單中還包括Howard Greenberg藝廊、Michael Hoppen藝廊、Christophe Guye藝廊、Ben Brown Fine Arts藝廊在內的國際知名專業攝影或綜合型藝廊。
中部的影像之家
絕版影像館創辦人廖益嘉攝影藝術家出身,多年的攝影創作歷程與對影像的敏感,也讓他深感台灣缺乏展呈攝影與影像藝術的專門平台,尤其是在空間光線部署上應有別於其他媒材作品的攝影作品,鮮有獲得最佳展示條件。萌生自創空間的想法後,考量到影像作品的市場表現,或難以支持台北空間租賃、機構運營的高成本,對機構純粹性的堅持,以及對展呈空間大小、條件的期許,讓廖益嘉決定回到家鄉新竹,改建了老家的房子作為理想之所,留下院落參差的圍牆根,寓意著將根留住。
之所以以「絕版」命名這一影像專門機構,一是直截了當地闡明在彼時尚為台灣市場所陌生的攝影作品版數觀念;二則是透過「孤版」、「獨特」的寓意來強調攝影作品的藝術價值和精神價值。蘊涵後者之意的「unique」一詞也成為絕版影像館的英文名,Unique Photo再合一,構成簡單明快、滿懷期許的「UP」,創立伊始便奠定了面向台灣內外的格局基調。
始終抱持長遠願景,絕版影像館十年來循穩健步調,逐漸發展出兼顧藝術性、商業性與公共性的結構規劃:藝廊空間1F主展區每年推出約三檔企劃型展覽(包括個展);B1與2F則為館內固定合作藝術家作品與館藏攝影作品的常設展,不定期輪替;B1同時辟有無償供公眾閱覽的攝影書區,也是開幕講座場地,並不時與其他藝文機構、附近院校攝影社團合作舉辦講座、課程等活動。
絕版影像館展館空間。(絕版影像館提供)
同為攝影專業出身的藝術總監廖子寧,主要負責空間展覽企畫、藝術家發掘與合作等重要工作。她舉目前與藝廊固定合作的攝影藝術家為例,如台灣的陳志宏、吳家昀、香港的唐景鋒、中國大陸的陳榮輝、俄羅斯的丹尼拉.特卡辰科(Danila Tkachenko)、印度的瑟米爾.陶迪(Sameer Tawde)等,闡明絕版影像館的審美格局,乃是透過尋求與那些既具備專業攝影的美學修為、又在當代觀念藝術範疇內展有一席之地的影像創作者合作,向市場及公眾推薦在兩個方向上均有可持續發展潛能的好作品。同時也對合作藝術家的構成有大致的掌握,基本維持在七成為包括台灣在內的亞洲藝術家、三成為歐洲藝術家、年輕與中生代創作者並重的總體結構,對東南亞、印度當代攝影的關注也是絕版影像館的特色之一,而西方攝影中首重歐洲藝術家,則是出於對台灣市場中歐洲攝影有所匱乏的觀察。
絕版影像館展館空間。(絕版影像館提供)
以策展規劃深耕本地、前進倫敦
採訪當日,一樓主展間正呈現唐景鋒與吳家昀的聯展,這個題為「我們回家吧!」的雙人展採廖子寧擅長的主題性策展,以身分、文化尋根為主題,串聯起他們各自從異鄉回到家族根源之地拍攝的系列作品。這也代表了近一段時間以來,絕版影像館超越過去以藝術家個展為主的企劃形態,朝向更為兼具深、廣度的策展方向發展的堅實步伐。其展呈佈局也經過了精心設計編排,唐景鋒與吳家昀的作品分別佔據的展示空間,以明、暗的燈光佈局,映襯出二者美學表現上的相異之處,加上畫面主題上的相通性,實質構成了兩位創作者之間精神性對話的可能。
這種對話型策展的理念,也將延續至絕版影像館為5月倫敦攝影博覽會「發現」(Discovery)單元所規劃的展位。有別於「我們回家吧!」展借重創作主題來製造出創作者之間的對話,倫敦的展位側重將「以傳統手法塑造當代影像」作為橋接的管道,展出陳榮輝「空城計」系列、吳季璁「氰山集」系列及其特意為這次倫敦攝影博覽會創作的「小品系列之十二.彎子木」。陳榮輝用大畫幅相機與8×10英吋底片,創作介乎紀實性與表演性之間的攝影作品;吳季璁則突破性地以藍曬這種古典工藝、結合皴法與水墨拼貼手法,創造出兼具東方山水與抽象觀念的大幅氰版直接攝影。基於對大家在關注攝影時會不自覺持有西方視角的觀察,同樣擔任策展人的廖子寧試圖藉以上述兩位藝術家的創作,在倫敦的博覽會現場展現東方人在攝影表現上的可能性。
陳榮輝《Freezing Lan 01》,48x60in。(絕版影像館提供)
吳季璁「小品系列之十二.彎子木」動態截圖。(絕版影像館提供)
陳榮輝這位剛滿而立的年輕攝影藝術家,近年來已獲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獎、三影堂攝影獎等國際與中國國內重要的攝影獎肯定。雖為新聞紀實攝影記者出身,卻在創作觀念、美學上皆具相當高度,「空城計」(Freezing Land)系列是陳榮輝超越新聞攝影視角、將社會性議題提升至藝術高度的代表作。他將目光置於中國偏鄉在城市收縮現象下的現實、城市空間的演變及年輕人在其中的狀態。他選擇了當前風行於中國年輕人間的「快手」App作為與拍攝對象相遇、相識的第一場域,再於最冷的季節數度前往東北拍攝,這些極具視覺與情感張力的大畫幅攝影作品具備嚴謹而成熟的美學構成,加上大畫幅相機沖印作品的繁複工藝,充分體現出經典攝影媒材在挖掘豐富現實與審美表現上的潛能。
 
陳榮輝《Freezing Land 33》,40x50in。(絕版影像館提供)
相較之下吳季璁的作品主題則不具議題性,但從純然的藝術角度切入,無論是氰版的山水走勢(「氰山集」)還是嵌於傳統書畫形態之中的錄像(「小品系列」),皆在傳統(傳統繪畫主題、古典藍曬工藝)與當代(顛覆性的影像觀念)之間製造出既對應又和諧的多重關係。「氰山集」作為非沖印作品,其中蘊含了許多偶然性(如台北、越南、柏林等地的不同日照造就不同的藍),每件作品獨一無二的孤版本質也與繪畫相似,也更易於為台灣藏家所接受。
吳季璁《氰山集之五十九》,60x60cm,氰版、宣紙、壓克力膠。(絕版影像館提供)
兩位藝術家作品雖然風格、主題各異,卻皆持古典的美學價值取向——這也與絕版影像館的自身美學價值觀相接近。絕版影像館放棄了倫敦攝影博覽會為之提供的藝廊主展區(Galleries)展位,留在申請時所選擇的為新興藝廊而設的「發現」展區,希冀能在距離入口處不遠的展位上,藉陳榮輝與吳季璁奪人眼球的大幅作品獲得嶄新關注與鮮明的識別度。展位內部佈局也將考量到兩位藝術家作品之間的相異性及對話可能,例如吳季璁的「氰山集」將與陳榮輝的一幅伊春河龍舟面對面,而後者的若干幅肖像作品將獨立呈現於另一面展牆。吳季璁的一件《皴法習作》則會陳列於展位中間的平台上,豐富整體的視覺結構。
廖子寧將這一展位規劃視為一次挑戰;而選擇這種挑戰是基於對攝影媒材的開放性、對合作藝術家的信心。首度合作的吳季璁是已找尋到自己定位的藝術家,但其作品還尚未在純攝影的博覽會上展出,攝影界對其創作媒材的認定與接受度也構成了挑戰的一部分。在某種意義上,陳榮輝循相反的路徑,從紀實新聞攝影出發、邁向攝影作為藝術的多元可能,他即將前往耶魯大學進行攝影專業深造,紐約勢必將會為他帶來更多創作上的刺激。磨練了攝影基本功、熟稔其美學規則的前提下,再去尋找突破這一媒材固有表現的可能性,這樣的藝術家始終為絕版影像館所追尋。
吳季璁《氰山集之五十七》,300x90cm,氰版、宣紙、壓克力膠。(絕版影像館提供)
十年歷程,看攝影的市場推廣潛力
恰好是走過第一個十年,絕版影像館漸漸透過內、外部的企畫轉型,朝向更為開闊的攝影世界發展。廖子寧觀察到雖然台灣藏家面對攝影的態度依舊相對保守,台灣藝術教育中缺乏專門的攝影系所、相關歷史脈絡薄弱,也造成了攝影創作者與藏家之間的隔閡。然而對比十年前的初創期,整體藝術市場對攝影的接受度已有不少提高,這與包括美術館在內的台灣藝術機構持續在推進攝影的展覽企畫與論述有關,而藝廊在扮演推廣、建議角色的同時,也無形中形塑著具有共通邏輯的市場氛圍。
十年的經營與推廣篳路藍縷,但廖子寧對攝影的市場潛力有信心。她在成長於影像時代的年輕藏家身上看到了對攝影的天然共鳴,也從國際二級市場上看到了攝影藝術性被認定、市場早已健全的局面。在十年厚度的累積下,絕版影像館也將開拓新的領域,計劃在現代攝影的範疇內溯源攝影美學,投入新的挑戰。
絕版影像館展館空間。(絕版影像館提供)
嚴瀟瀟(Yan Xiao-Xiao)( 165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