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認識你的「房東」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認識你的「房東」

還有一個租來的房子,是本人的身體。俗話說,眼為心靈之窗。我這個房子,窗戶壞了,採光不好。找房東理論,我膽子小不敢,只好在里面多裝上幾盞燈增強照明。......房東就是命運,誰敢向它抱怨?有地方住就不錯了,能活著就挺好了。等我離開這房子,死亡來臨時,那將又是一次嶄新的旅行。哪兒都會有房東,哪兒都會有空房出租,流浪者不必担心,生命也不必担心死亡。我將死了又死,以明白生之無窮。──周雲蓬
我公公癌末時,連未上小學的兒子都看得出來他的爺爺「生了很嚴重的病」,他問我「爺爺為什麼會生病?」
「因為他老了。」
他追問「那為什麼我會生病?」
「因為小孩也容易生病。」
「那為什麼你不會生病?」
「我……我也會生病啊。」(是在你看不到的時候生病。)
於是,我並沒有回答到我兒子的問題。因為我不知道怎麽回答。因為我真的不知道答案。
「身體」這個課題,我最喜歡柳生弦一郎(Genichiro Yagyu,他的英譯本也很多)。他講毛髮、講鼻孔、肚臍、乳房、腳掌,還講痂、血……不知道你有沒發現,這幾個身體的部位,都是平常不太會注意的、或是自己也看不太清楚的,誰有看過自己的腳掌?鼻孔呢?哪個大人能說明什麽是「痂」、「血」?
《腳底》the soles of your feet
若看熟了他主要幾本繪本,會發現他講解的「模式」,首先是觀察差異、比較,你的腳掌比爺爺的小、剛出生的嬰兒對比你現在腳的大小,也會加上對幾種熟悉動物的腳掌來看看;接著是用途講解,這部份他加入了和大自然的聯繫,赤腳在草地上、半夜看不到踩在橡皮筋的感覺,最後他帶出了「足弓」,還有整個跨頁跑步時腳掌落地的足印分解圖。大部份的內容,其實以「觀察」居多,說教(講解)部份較少,很多的觀察,其實是我們一生之中都不太會去留意的。例如「毛髮」那本,他就畫了不同的眉形、鬍鬚型、還觀察了腋毛、成人的隱私部位毛(大人越是覺得隱秘不可看,小孩反而越好奇)……
我看他的繪本,有種重新學會「觀察」之感,特別是別人不會留意到的「觀察」,再來類比,發現別人沒發現的觀點,「觀察」本來是藝術的初始,觀察了一隻牛的樣子,畫在岩洞上;時至今日,當代藝術也離不開「觀察」的本質,只是媒材和關注題材變得更多更廣。
斗膽地說,科普繪本的重點在於呈現觀察(與其趣味)和喚起感受(腳踩在草地上、沙灘上)、還有(最好有)幽默,而非滿滿的知識;若每一頁都在承載一條又一條的知識很容易令人看不下去,或看完就不會再翻──如梁文道在他的音頻節目「八分」(「知識只求八分飽」之意),用在科普繪本正合適不過,只要「八分滿」的知識就好,「十分滿」則令人多少倒胃了。
我想,我的一生就是一個黑暗體驗館。大家出去了,會如獲至寶地用起自己的雙眼,而本人的體驗還將繼續下去,而且免費,賺了。
(引用自周雲蓬《綠皮火車》。周雲蓬:中國盲人歌手、詩人。)
馬尼尼為maniniwei( 48篇 )

美術系卻反感美術系,停滯十年後重拾創作。 著散文《帶著你的雜質發亮》、《我不是生來當母親的》、《沒有大路》; 詩集《我們明天再說話》、《我和那個叫貓的少年睡過了》、《我現在是狗》、《幫我換藥》;繪本《馬惹尼》、《詩人旅館》、《老人臉狗書店》等數冊。 編譯、繪《以前巴冷刀.現在廢鐵爛:馬來班頓》(openbook好書獎,年度中文創作)。作品入選台灣年度詩選、散文選,獲國藝會補助數次;2020臺北詩歌節主視覺設計、不定期開辦繪本創作課;於博客來okapi撰寫繪本專欄文逾百篇。 網站:https://maniniwei.wixsite.com/maniniwei Fb/IG:馬尼尼為 maniniwei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