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豐采生命的永恆頌歌,何肇衢不朽的畫藝人生

豐采生命的永恆頌歌,何肇衢不朽的畫藝人生

「豐采・頌歌——何肇衢邀請展」於11月2日在文化部所屬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第一展廳開展,超過80年的生命經驗,凝聚成何肇衢不朽的畫藝人生,藝術與生活一體、創作與生命合一。何肇衢用他的藝術,也用他的生命,回應了他所屬的時代,留下了永恆的印記,更成為台灣不朽的文化資產。
何肇衢《淡水窗外》,50×60cm,1992。(國立中正紀念堂提供)
何肇衢超過一甲子的油畫創作,畫面精煉而色彩絢爛,取材日常生活,寫生風土人情,歌頌土地之美,成就其不朽的畫藝人生。
「豐采・頌歌——何肇衢邀請展」於11月2日在文化部所屬的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第一展廳開展,完整展出藝術家各時期代表作近150件;開幕式於同日舉行,現場包含客家委員會主委李永得、文化部長官以及喜愛藝術的觀眾均出席開幕活動,共襄盛舉。
何肇衢《朝陽白帆》,89.5×130cm,1998。(國立中正紀念堂提供)
何肇衢,1931年出生於新竹州竹東郡芎林庄鹿寮坑(今新竹縣芎林鄉五龍村)農家,一生執著油畫創作,年逾88歲仍創作不輟,為國內現代繪畫大師,亦為重要客籍前輩藝術家,他出生貧困農村,有著永不低頭、永不懈怠的樂觀奮進精神,是客家硬頸精神的文化典範。對何肇衢創作有深入研究的藝評家蕭瓊瑞認為,其作品以立體主義的「物象解構」和「畫面重構」為創作主軸,從對土地的歌頌出發,足跡踏遍全球,用大批色彩豐美的創作,表達對生命歡愉的讚歌。
蕭瓊瑞曾撰文表示,綜觀何肇衢的創作歷程,非單一線性的發展,而是反覆循環、不斷深化、持續擴張的發展模式;時而繁複、時而簡潔、時而多彩、時而單色;抽象與具象交錯,以即時的情緒、感受作為創作的動力與依歸。恰如何肇衢所說:「我所追求的是心中意象的重現,我是在畫畫,不是畫景,不是眼睛看到的景象,而是心中剎那的感動和美的經驗傳遞」;「把戶外的肉眼寫生,轉移成室內的心眼創作」,這些過程,都是藝術創作所淬鍊出的精華。
何肇衢《南庄》,90×90cm,1979。(國立中正紀念堂提供)
本展由客家委員會與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共同主辦,為深化展覽內涵,更特別在展覽期間舉辦三場免費的藝術講座,邀請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蕭瓊瑞、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陶文岳,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廖仁義主講,讓觀眾能更加深入探索何肇衢的繪畫世界。而除了本次於中正紀念堂的展出之外,明年1月9日至2月10日更將巡展至何肇衢的家鄉——新竹縣文化局美術館展出。
超過80年的生命經驗,凝聚成何肇衢不朽的畫藝人生,藝術與生活一體、創作與生命合一。何肇衢用他的藝術,也用他的生命,回應了他所屬的時代,留下了永恆的印記,更成為台灣不朽的文化資產。本次「豐采.頌歌——何肇衢邀請展」,正是為這位資深藝術家致上最崇高的敬意。
何肇衢《 淡水初夏》,112×162cm,1987。(國立中正紀念堂提供)
講座場次
主題|形色交響——何肇衢的風景頌歌
主講人|蕭瓊瑞(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教授)
時間|2018.11.17(六)14: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第一展廳
主題|形・意・線——談何肇衢的繪畫創作
主講人|陶文岳(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教授)
時間|2018.11.25(日)14: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第一展廳
主題|何肇衢的具象抽象繪畫
主講人|廖仁義(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所長)
時間|2018.12.15(六)14:00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第一展廳

豐采.頌歌——何肇衢邀請展

展期:2018.11.02-2019.01.02
地點: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第一展廳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1號

 

ARTouch編輯部( 156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