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Dark
Light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展演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素人,加塗鴉,算不算藝術家?這個問題,困擾了臺灣半個多世紀,更讓無師自通,喜歡塗鴉的洪通,生前妾身未明,被當作鄉土運動工...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已連續舉辦八年的「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今年以試圖攫住時代轉變的「重組另世界」主題,於3月的三個週末成功舉辦。這樣一個非...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由國藝會與臺藝大有章藝術博物館共同主辦「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分別由鄒婷所策畫的「家物事」以及齊簡所提出的「特別容器...
無域之後:「香路輕旅圖」與藝術家找尋屬於自己的情境場域
陳俊德策展出城藝術展,每一屆展覽以展出富有傳統文化底蘊的當代藝術為方向,本屆「香路輕旅圖」參展藝術家共有八位,包含許文融...
繪畫於數位藝術中如何魂牽夢縈?「編碼與解碼—黃裕雄個展」中媒介與個人生命的雙重回返
闊別個人藝術創作實踐多年後再「復出」,「解碼與編碼」不只能量爆發式地展現了黃裕雄經長年經驗積累,之於數位媒材技術的游刃有...
毛澤東在臺灣?國美館舉辦湯瑪斯.魯夫攝影大展
於3月27日在國立臺灣美術館開鑼的「影像之後:湯瑪斯.魯夫1989-2020攝影作品展」,將出現有毛澤東主題的《中國樣板...
幾米的喃喃之森,詩與藝的交織
「幾米──畫室裡的呢喃」精選橫跨藝術家幾米完整創作生涯的90餘件作品展出。藝術生涯近23年,幾米的創作具有多變的敘事風格...
從「獎」到「展」,從在地到國際的轉型:桃美館館長劉俊蘭談「桃源國際藝術獎」
桃園市立美術館於2018年1月1日成立並接手該獎之辦理後,去年首度大幅轉型為「桃源國際藝術獎」,對國內外藝術家徵件,並於...
奈良美智特展關渡開幕,小而美的生涯回顧奏響最強音
奈良美智的臺灣首度個展於今11日在關渡美術館開幕。由文化總會力邀促成主辦的這次特展,於日本311大地震10週年之際推出,...
文章導覽
1
2
3
...
46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權聲明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