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Dark
Light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文化場館安全專題】你的美術/博物館安全嗎?文化場域的「公安」意識
【專題】可是,我們回不去了,之後:藝術家的自我復刻
【專題】愛妳,也厭妳──創作下的女性
【專題】出天龍國:台灣意識、地方勃發
水的素描:從羅尼.霍恩的冰島到王綺穗的水滴
死於水中的亞洲女人:解讀藍可兒《犯罪現場:賽西爾酒店事件》的陰性觀點建構
(後)疫情時代新的近身關係,從「思辨之夜」看向全球未來
台灣城市策展趨勢回探:以「南方以南」和「浪漫台三線」為例
(後)疫情時代的燈會轉向:光環境改造與美術館燈節
政治山頭兵馬倥傯,C-Lab藝文前瞻何去何從?
臺灣生活美學基金會與C-LAB空總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執行長,由前公視執行副總謝翠玉接任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十五上元暝:台灣美術中的元宵節
太苦了!清宮的元旦筵宴
品.味— 關於味覺的美學探索
莫使惹塵埃:深藏民間的臺灣藝術遺珍
請給洪通一個家:信任基礎薄弱,作品難以翻身
來一場初春的藝術饗宴: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2021年春季展覽直擊
一個「走觀念路線」的影展,黃明川談嘉義國際藝術紀錄影展的八年
2021年策展人培力計畫「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家物事」與「特別容器」
【詔藝之眼】讓哥吉拉告訴你那些「不願面對的真相」:專訪藝術家曾慶強
魔術、劇場與電子時代:湯尼.奧斯勒的奇幻世界
以吟遊的插畫讀透土地的淵博─專訪種籽設計的森林品牌工法
【藝術家的自我復刻專題】再會,從此離去, 但仍是條野狗:高俊宏專訪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台南藝博疫情後新生創參展新高,深化產官學藏合作四大策略,重點畫廊搶先看
2021年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宣布停辦
香港巴塞爾2021不缺席!官方稱規模將縮小、觀眾人數將變少
2021年巴塞爾藝術展將巴塞爾展會延期至9月
亞洲蘇富比人事變動:程壽康將榮退年底出任榮譽主席,洛嘉熙榮升董事總經理
綻放的大地之女,奈良美智拍場首獻《萌芽》:中國嘉德香港2021春拍當代藝術精品紛呈
3.23億港元破紀錄,巴斯奇亞《戰士》問鼎亞洲最高成交價西方藝術品
略勝疫籌:2020中國藝術拍賣市場的突破與展望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Dark
Light
專欄
2017工藝之夢
Seen by Debbie
你是我的眼.藝術不在家
北方以北專欄
卞卡專欄
影形力專欄
攝影作為評論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
新藝市好物集
施登騰專欄
李立鈞專欄
楊天帥專欄
樊香君專欄
石隆盛專欄
簡子傑 X 蔡佩桂專欄
簡秀枝專欄
美感教育專欄
荷蘭的藝術家生存手冊
蕭文杰專欄
藝文牧民專欄
許峰瑞專欄
詔藝之眼
道聽途說
鄭又嘉專欄
開放論壇
關鍵字專欄
高千惠專欄
高森信男專欄
黃心蓉專欄
【蕭文杰專欄】碧潭美景不該保育嗎?判定不具文化景觀價值的問題何在?
文化資產的保存不只是思古幽情!而是協助這個社會可以面對當下的都市價值與未來的挑戰!碧潭周遭不適合高密度的開發,新北市政府...
【許峰瑞專欄】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結案)
本篇文章,將TCAC分為以社團法人協會為組織的TCAC,以及作為一個替代空間的TCAC來思考。臨時和永久改變的差異,正好...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 攪乳海
我等在擾乳海上空飛行,黎明與黃昏在飛速中擦身而過,冷色調與暖色調的氣流迴旋出海上極光。內海中央浮出一座稱為須彌的山脊,外...
【數位藝術保存專欄】繞口令中的玄機:數位的數位典藏(Collect Digital)與數位典藏(Digital Archive)
自本篇開始的共六篇專欄,將僅關注第二項作為「collection」的原生數位物件數位蒐藏,特別是美術館中的數位藝術作品典...
【關鍵字專欄】狗(上)
在台灣現當代藝術的發展中,狗一直都在,但是問題是如何「在」?一般來說,我們對於動物的觀看,多半會是類比式的,把動物變成我...
【高森信男專欄】重回美洲的美國藝術:從紐約MoMA戰前展覽看「新政」時期的美國
戰後美國當代藝術的發展過度耀眼,常使我們忽略美國藝術建構的過程中也曾經歷過主體性建構及區域文化想像建構的階段。不論我們對...
【高千惠專欄】Creative Criticism: 養殖場
參訪「生技奇點養殖場」這個基地,是個祕密任務。在神祕地悄悄下機與神祕地悄悄上機之間,所見所聞原是不應留下見證的痕跡。
【影形力專欄】空性影形力:關於陳界仁《再現空白》的佛法訓諭
值得加以推敲的,與其是和所謂的實驗媒體藝術展相關的各種在野影像產生互文網絡,倒不如是藝術家試圖從弔母文來超越電影之死的假...
【蕭文杰專欄】待完成的轉型正義,踏查基隆港口城市的二二八文化地景
所謂的「促轉文資」、「不義遺址」、「負面文化資產」,是學者在面對過去人類犯下違反人權的場址所延伸的不同稱呼,但為將其歸納...
【施登騰專欄】從轉譯談文物敘事的多重向度與核心
我常用「讀」去定位參觀展覽的行為內容,畢竟不論是多媒體、影片、圖文資料等展示,都是「閱讀」。但「讀」展覽不是「讀」書,要...
文章導覽
1
2
3
...
39
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展演
訪談
專欄
新聞
市場
藝博會
拍賣
人物
影音
小典藏
相關網站
書店
餐廳
創意空間
Critic Tic-Tac-Toe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權聲明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Line
Apple Store
Google Pl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