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站上舞台:行為藝術是什麼?

站上舞台:行為藝術是什麼?

《誰怕當代藝術!》

行為藝術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即時性。就如紐約行為藝術雙年展(Performa)創辦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所言:「還有什麼比『我就站在你面前,快來看我』更吸引人注意?」身體做為媒介站上舞台,行為藝術已被視為探索自身與他人關係、性別和種族議題的有用途徑。
行為藝術的力量來自於它的即時性。就如紐約行為藝術雙年展(Performa)創辦人蘿絲李.戈柏(RoseLee Goldberg)所言:「還有什麼比『我就站在你面前,快來看我』更吸引人注意?」身體作為媒介站上舞台,行為藝術已被視為探索自身與他人關係、性別和種族議題的有用途徑。
在1968年和1971年之間,瓊.喬納思(Joan Jonas)在行為作品系列中用到鏡子,藉此檢視女體被物化的問題和女性對自我完美形象的執念。在一次演出中,她全身赤裸在觀眾面前用一面小圓鏡檢查自己的身體,看起來好像是第一次看到自己的身體一樣。這件動人的作品顯示出觀者目光銳利如刀刃的力量:觀者站在有利的位置,可以持續且目不轉睛地看到藝術家整個身體,不像藝術家自己一次只能看到局部。無論是我們對藝術家的身體,甚至是我們對自己的身體,往往正是這樣的身體性和高漲的意識,成為行為藝術強勁力道之所在。
站上舞台:行為藝術是什麼?
台裔藝術家謝德慶最出名的就是他那五件《一年行為表演》(One Year Performance)作品。在1978年到1986之間,他耗費一年的時間把自己囚禁在籠子裡,一年每小時打一次卡,一年完全待在戶外,一年和另一人綁在一起,最後則是一年不得從事任何藝術活動,包括創作、觀賞、談論、閱讀藝術。每件作品必須花上365天執行,漫長的時間簡直不可思議,他將行為藝術變成生活,又讓生活經驗變成藝術,使得作品滲透出巨大的力量。謝德慶以堅忍不拔的毅力,促使我們反思生命與存在的狀態,換句話說,活著的意義為何?
行為藝術以其臨場性和直觀性反映出我們的個人經驗,這樣的特質促使藝術家以此形式進入不同族群的生活。在《愚公移山》(When Faith Mo­es Mountains, 2002)中,藝術家法蘭西斯.阿里斯(Francis Alÿs)在祕魯利馬(Lima)郊外將500名自願者排成一列,請他們花一天的時間用鏟子把一座沙丘移動約十公分。這項耗時耗力的徒勞之舉,意在質疑祕魯從獨裁主義轉渡到民主主義的過程。其他作品則與觀眾有更直接的交流。在羅曼.昂達克(Roman Ondak)的《交換》(Swap, 2011)一作中,表演者坐在展廳的一張桌子前,桌上擺著一個物品,參觀者可以拿任何一件個人物品與表演者交換。這個以物易物的行為促發了一連串反應,刺探人們與所有物的關係,同時讓我們思考物品的價值和交換的意義。
誠如以上幾個範例所展現的,行為藝術是豐富多元的領域,每件新作都有潛力開發出不同的意義和層次。行為藝術不拘泥於某一個形式或方法,畢竟行為藝術的創作方式不只一種,這也是何以行為藝術能夠締造出一些極有挑戰性和影響力的作品。
烏雷與阿布拉莫維奇的《潛能》(Rest Energy)行為表演錄影,1980年作。(本刊資料室)
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ć)擁有「行為藝術之后」的封號,可謂當之無愧。她的行為作品深刻強烈、挖掘痛苦並經常冒著生命危險,將自己逼向瀕臨身體和精神崩潰的邊緣,因而在行為藝術的領域中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節奏0》(Rhythm 0, 1974)是阿布拉莫維奇早期、同時也是最知名的作品之一。她在作品中宣告:「我是物品」,她放棄對身體的一切自主權,任憑美術館參觀民眾處置。她在桌上放了72件物品,邀請民眾選一個物品任意用在她身上,這些物品從玫瑰、羽毛、筆、蜂蜜到鋸子、剪刀、鞭子甚至上膛的槍都有。民眾從被動的觀者變成行為表演的合作夥伴,有些人割傷她,施以攻擊,把她衣服脫掉,甚至將上膛的槍指著她的頭;也有些人試圖保護她,拭去她的眼淚。在這過程中阿布拉莫維奇始終不動如山。六小時過去,這場行為演出才宣告結束,還是因為有觀眾擔心阿布拉莫維奇的人身安全而堅持終止表演。透過這件作品,阿布拉莫維奇讓我們看到社會表面下暗藏的可怕侵略心態,但也展現出意志力戰勝暴力的一面。
正是阿布拉莫維奇所有作品所蘊涵的非凡抱負,作品得以從重複性的行為轉化成信任、毅力和昇華的課題。在1976年到1988年之間,她與伴侶兼合作夥伴烏雷(Ulay)創作了一系列極端互動行為的作品:他們對彼此嘶吼,用超過一小時的時間嘴對嘴吸氣和吐氣;烏雷拉弓將箭對準阿布拉莫維奇的心臟等。即使最終分道揚鑣,兩人也以極為感人的方式結束合作和伴侶關係。他們從中國長城的兩端穿山越嶺走向彼此,等到再見面的一刻,也是道再見的一刻。
近年來阿布拉莫維奇開始扮演行為藝術家和表演者的精神導師一角。她發展「阿布拉莫維奇法」(Abramović Method)做潔淨身心靈的訓練,並即將在紐約哈德森(Hudson)成立瑪麗娜.阿布拉莫維奇學院(Marina Abramović Institute)。即使從事行為藝術至今已經40年,她仍絲毫不打算慢下腳步。

本文節錄自本書

《誰怕當代藝術!》

為什麼它是藝術?它有什麼意義?本書是當代藝術須知的大集合!


安景輝、潔西卡.瑟拉思(Jessica Cerasi)( 2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